-
公开(公告)号:CN106165162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580017427.5
申请日:2015-03-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吴羽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制作出输入输出特性优异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电极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负极用碳质材料以及单位体积放电容量高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电极、具备该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电极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和车辆。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负极用碳质材料的数均粒径为0.1~2.0μm,数均粒径除以体积平均粒径获得的值为0.3以下,利用X射线衍射法确定的(002)面的平均层面间隔d002为0.340~0.390nm,氢和碳的原子比(H/C)为0.10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6165161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580017287.1
申请日:2015-03-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吴羽
IPC: H01M4/587 , H01M4/36 , H01M4/62 , H01M10/056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7 , C01B32/05 , C01P2006/10 , C01P2006/60 , C01P2006/80 , H01M4/364 , H01M4/622 , H01M10/0525 , H01M2004/027 , H01M2220/20 , Y02E60/122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单位体积的放电容量高且循环特性优异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等。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包含含有非石墨化碳材料以及石墨质材料的碳材料混合物作为活性物质,关于所述非石墨化碳材料,根据元素分析得到的氢原子与碳原子的原子比(H/C)为0.10以下,平均粒径(Dv50)为1~8μm,关于所述石墨质材料,根据丁醇法求出的真密度(ρBt)为2.15g/cm3以上。所述非石墨化碳材料的真密度(ρBt)优选为1.52g/cm3以上且小于2.15g/cm3。
-
公开(公告)号:CN104641499B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380044852.4
申请日:2013-08-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7 , C01B32/05 , H01M4/133 , H01M2004/027 , H01M2220/2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以来源于植物的炭为原料、钾元素被充分脱灰、平均粒径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负极用碳质材料的制造方法,以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负极用碳质材料。所述课题可通过平均粒径为3‑30μm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负极用碳质材料的制造方法解决,该制造方法包含以下工序:(1)将平均粒径100‑10000μm的来源于植物的炭在含有卤素化合物的非活性气体气氛中在500℃‑1250℃下进行热处理的气相脱灰工序;(2)将气相脱灰得到的碳质前体进行粉碎的工序;以及(3)将经粉碎的碳质前体在非氧化性气体气氛下在1000℃‑1600℃下进行焙烧的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4094458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380005435.9
申请日:2013-02-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吴羽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3 , C01B32/05 , H01M4/133 , H01M4/587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H01M2220/20 , Y02E60/122 , Y02P70/5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优异输出特性且显示优异循环特性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碳质材料、以及使用其的负极电极。所述课题可通过一种非水电解质电池用碳质材料解决,其特征在于,真密度为1.4~1.7g/cm3,元素分析中氢原子和碳原子的原子比(H/C)为0.1以下,平均粒径Dv50为3~35μm,Dv90/Dv10为1.05~3.00,并且圆度为0.50~0.9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