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652435A
公开(公告)日:2012-08-29
申请号:CN201180004610.3
申请日:2011-11-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 东芝医疗系统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一种超声波探头,能够改善频率特性、指向特性中出现的异常频率的灵敏度恶化。本实施方式的超声波探头具有超声波振子(10)和在从超声波振子(10)放射的超声波的放射方向上重叠配置的多个声匹配层(20),多个声匹配层(20)形成为薄膜状,相邻接的纵波声阻抗大致相同而泊松比相互不同。
-
公开(公告)号:CN102327128A
公开(公告)日:2012-01-25
申请号:CN201110183538.7
申请日:2011-06-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 东芝医疗系统株式会社
IPC: A61B8/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6B1/0622 , A61B8/4281 , A61B8/4455 , G10K11/02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形态涉及超声波探头和超声波诊断装置。提供能够降低由背面材料反射的超声波的影响的超声波探头和超声波诊断装置。超声波探头具有接收发送超声波的超声波振子、声阻抗比超声波振子的大的中间层、支承超声波振子的背面材料、和缓冲层。超声波振子、中间层和背面材料依超声波振子、中间层和背面材料的顺序配置。声阻抗比中间层和背面材料小的缓冲层配置在中间层与背面材料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1011263A
公开(公告)日:2007-08-08
申请号:CN200610171120.3
申请日:2006-12-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 东芝医疗系统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6B1/0622 , A61B8/4281
Abstract: 本发明的超声波探头具备:在背面具有接地电极(13)和信号电极(12)的压电振子(10);配置在上述压电振子(10)的前面侧的声音匹配层(30);配置在上述压电振子(10)的背面侧的衬垫材料(40);可变形基板(50),隔在上述压电振子(10)和上述衬垫材料(40)之间,覆盖上述压电振子(10)的背面全体,并且具有接地布线层(512)和信号布线层(514),其中接地布线层(512)和信号布线层(514)分别从上述可变形基板(50)的与上述压电振子(10)相对的表面露出,通过上述接地布线层(512)的露出面(512a)和信号布线层(514)的露出面(514a)与上述接地电极(13)和信号电极(12)电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1006931A
公开(公告)日:2007-08-01
申请号:CN200610064297.3
申请日:2006-11-03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 东芝医疗系统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0K11/02 , B06B1/0622
Abstract: 一种超声波探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射接收超声波的压电振子;声透镜,该声透镜使从上述压电振子发射接收的超声波收敛或扩散;声音匹配层,该声音匹配层设置于上述压电振子和上述声透镜之间,从上述压电振子到上述声透镜,声阻变化,减小上述压电振子的声阻和上述声透镜的声阻之间的差,其中上述声音匹配层由第1区域、第2区域、第3区域构成,该第1区域位于超声波的发射接收方向的中途部分,该第2区域位于上述第1区域和上述压电振子之间,该第2区域的声阻的变化率小于上述第1区域,该第3区域位于上述第1区域和上述声透镜之间,该第3区域的声阻的变化率小于上述第1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300883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079137.6
申请日:2013-03-13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 东芝医疗系统株式会社
IPC: A61B8/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41/0825 , B06B1/0622 , H01L41/25 , Y10T29/42
Abstract: 本实施方式的超声波探头具备压电振子、背面部件和柔性基板。压电振子在超声波放射方向侧的前面及其相反侧的背面分别具有电极。背面部件具有与压电振子的宽度大致相等的第1宽度。柔性基板设有布线图案。另外,柔性基板在背面部件的宽度方向的端部附近向与放射方向大致相反的方向折曲。另外,柔性基板的布线图案被覆盖部件覆盖。进而,相对于布线图案位于前面侧的层的前面,具有与所述第1宽度大致相等的宽度,进而该层的背面形成为具有比所述第1宽度短的第2宽度。另外,通过该层的第1宽度与第2宽度之差,在该层与背面部件之间设有间隙。另外,覆盖部件至少覆盖从柔性基板的折曲部分到间隙内的布线图案。
-
公开(公告)号:CN102727252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210114466.5
申请日:2012-03-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 东芝医疗系统株式会社
Inventor: 青木稔
IPC: A61B8/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6B1/0607 , A61B8/4494 , Y10T29/490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声波探头和超声波探头的制造方法,用于防止伴随振子的振动的声特性的劣化。振子部(1)为了进行超声波的发送接收而进行振动。缓冲层(5)设置于振子部(1)的背面侧。背面件(6)设置于缓冲层(5)的背面侧,使来自振子部(1)的超声波衰减。缓冲层(5)具有比背面件(6)大的泊松比。
-
公开(公告)号:CN102652000A
公开(公告)日:2012-08-29
申请号:CN201180002645.3
申请日:2011-10-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 东芝医疗系统株式会社
Inventor: 青木稔
IPC: A61B8/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B8/4444 , A61B8/4433 , B06B1/06 , G01S7/5208
Abstract: 根据本实施方式,超声波探头(3)具备压电振子(354)、开/短路切换基板(321)、短路端子(322)、GND端子(38)。并且,开/短路切换基板(321)及短路端子(322)在任意时期切换短路状态和开放状态,上述短路状态是压电振子(354)的电极与GND端子(38)连接的状态,上述开放状态是压电振子(354)的电极未与GND端子(38)连接的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1028200B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710084462.6
申请日:2007-03-02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 东芝医疗系统株式会社
IPC: A61B8/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B8/4461 , A61B8/12 , A61B8/4483 , A61B8/4488 , A61B8/463 , A61B8/465 , A61B8/483 , G01S7/52074 , G01S15/89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声波诊断装置以及超声波诊断处理方法。在超声波探头(2)的超声波放射面旋转时的多个角度下由描绘部(11)生成多个超声波断层像,并且再描绘部(12)满足特定的条件时,保存超声波放射面的角度的信息,使超声波放射面从与被保存的角度信息不同的超声波放射面的角度旋转到基于被保存的角度信息的角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011263B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号:CN200610171120.3
申请日:2006-12-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 东芝医疗系统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6B1/0622 , A61B8/4281
Abstract: 本发明的超声波探头具备:在背面具有接地电极(13)和信号电极(12)的压电振子(10);配置在上述压电振子(10)的前面侧的声音匹配层(30);配置在上述压电振子(10)的背面侧的衬垫材料(40);可变形基板(50),隔在上述压电振子(10)和上述衬垫材料(40)之间,覆盖上述压电振子(10)的背面全体,并且具有接地布线层(512)和信号布线层(514),其中接地布线层(512)和信号布线层(514)分别从上述可变形基板(50)的与上述压电振子(10)相对的表面露出,通过上述接地布线层(512)的露出面(512a)和信号布线层(514)的露出面(514a)与上述接地电极(13)和信号电极(12)电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1601592A
公开(公告)日:2009-12-16
申请号:CN200910147037.6
申请日:2009-06-08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 东芝医疗系统株式会社
IPC: A61B8/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B8/4461 , A61B8/12 , A61B8/14 , A61B8/4245 , A61B8/483 , G01S15/8938 , G01S15/8993 , G10K11/35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超声波探头和超声波诊断装置,能够收集包含诊断部及其周边部的较大视野范围的三维图像数据而提高检查效率,并且不会损害操作性。在超声波探头内具备:具有多个振子的振子部;保持振子部的一端且能够在长度方向上伸缩的臂部;保持振子部的另一端的导轨;驱动臂部以使振子部沿着导轨摆动的驱动部。导轨结构为包括:规定了具有第一曲率的主轨道的主导轨部;以及至少一个的副导轨部,该副导轨部规定与主导轨部端部连接而具有比第一曲率大的第二曲率的副轨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