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670995A
公开(公告)日:2005-09-21
申请号:CN200510055070.8
申请日:2005-03-15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164 , H01M8/04007 , H01M8/04186 , H01M8/1011 , Y02E60/523
Abstract: 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系统。该燃料电池系统,包括:分别具有阳极和阴极的一个或更多个燃料电池单元;向上述阳极供给燃料的混合罐;与上述燃料电池连接且使来自上述燃料电池的排出物流到上述混合罐的排出路;以及在上述排出路上具有的、把上述排出物冷却到被控制的温度的冷却器。
-
公开(公告)号:CN1604369A
公开(公告)日:2005-04-06
申请号:CN200410011709.8
申请日:2004-09-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PC: H01M8/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074 , H01M8/04014 , H01M8/04156 , H01M8/04186 , H01M8/0662 , H01M8/1009 , H01M8/247 , H01M2250/30 , Y02B90/18
Abstract: 在燃料电池的壳体内布置了电动组件(52);燃料槽;第一管道,燃料通过它循环于电动组件与燃料槽之间;空气供给部分,它向电动组件供给空气;以及第二管道,来自电动组件的产物通过它而排出。第一和第二管道分别设置有第一和第二散热器部分(70)和(75)。冷却风扇(82)位于第一和第二散热器部分之间,将空气循环通过散热器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01447581A
公开(公告)日:2009-06-03
申请号:CN200810190296.2
申请日:2006-03-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618 , C01B3/326 , C01B3/586 , C01B2203/0233 , C01B2203/0283 , C01B2203/0445 , C01B2203/047 , C01B2203/066 , C01B2203/0811 , C01B2203/0822 , C01B2203/0827 , C01B2203/1064 , C01B2203/1076 , C01B2203/1211 , C01B2203/1223 , C01B2203/1288 , H01M8/0668 , Y02P20/128 , Y02P20/52
Abstract: 一种燃料重整装置,其包括:绝热容器、重整器、被构造成减少气体中的CO的CO处理单元、重整器加热单元、绝热元件和催化剂单元。该绝热容器具有开口。该重整器被提供在绝热容器中并且将燃料重整而得到含有H2和CO的气体。该重整器加热单元被构造成含有用于氢气燃烧反应的第一催化剂并且被构造成利用该燃烧反应将重整器加热。该绝热元件覆盖了绝热容器的开口。该催化剂单元被构造成提供在绝热容器中并且被构造成含有用于可燃气体燃烧反应的第二催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01442134A
公开(公告)日:2009-05-27
申请号:CN200810190297.7
申请日:2006-03-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nventor: 佐藤裕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186 , H01M8/1009 , H01M8/1011 , H01M2008/1095 , Y02E60/523
Abstract: 一种燃料电池设置有:包括阳极、阴极和设在阳极和阴极之间的质子透过膜的膜电极组件;和将含有任意水溶性有机物质的燃料供应至阳极的燃料供应路径,该燃料供应路径包括反向扩散阻挡件,从而防止水以与燃料供应相反的方向扩散。
-
公开(公告)号:CN100477360C
公开(公告)日:2009-04-08
申请号:CN200610106227.X
申请日:2006-07-05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011 , H01M8/0234 , H01M8/04186 , Y02E60/523
Abstract: 一种燃料电池,包括燃料电极、氧化剂电极、燃料供应口、以及用来从燃料供应口向燃料电极输送液体燃料的多孔材料层。所述多孔材料层的孔隙率、渗透性和曲折因子中至少之一根据多孔材料层的位置距燃料供应口和燃料电极中至少之一的距离而具有不同的值。
-
公开(公告)号:CN100477348C
公开(公告)日:2009-04-08
申请号:CN200610121302.X
申请日:2006-08-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612 , B01J19/0093 , B01J2219/00822 , B01J2219/00835 , B01J2219/0086 , B01J2219/00873 , H01M8/06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学反应装置,该装置通过具有凹部和凸部的微沟道分布反应流体。该化学反应装置包括用于承载催化剂的阳极化膜、由该阳极化膜覆盖以限定微沟道壁构件的凸部和凹部,在凸部中设置的弯曲的凸拐角,在凹部中设置的弯曲的凹拐角。
-
公开(公告)号:CN100463264C
公开(公告)日:2009-02-18
申请号:CN200610068351.1
申请日:2006-03-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nventor: 佐藤裕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186 , H01M8/1009 , H01M8/1011 , H01M2008/1095 , Y02E60/523
Abstract: 一种燃料电池设置有:包括阳极、阴极和设在阳极和阴极之间的质子透过膜的膜电极组件;和将含有任意水溶性有机物质的燃料供应至阳极的燃料供应路径,该燃料供应路径包括反向扩散阻挡件,从而防止水以与燃料供应相反的方向扩散。
-
公开(公告)号:CN101179135A
公开(公告)日:2008-05-14
申请号:CN200710161213.2
申请日:2007-09-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011 , H01M4/921 , H01M4/926 , H01M8/0245 , H01M8/04119 , H01M2004/8684 , Y02E60/523 , Y02P70/56
Abstract: 一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其包括:电解质膜;阳极催化剂层,其被设置在所述电解质膜的一侧上,所述阳极催化剂层加速甲醇与水的生成质子、电子以及二氧化碳的反应;阴极催化剂层,其被设置在所述电解质膜的另一侧上,所述阴极催化剂层加速所述质子、所述电子以及氧之间的生成水的反应;具有防水特性的致密防水层,其被设置在所述阳极催化剂层的与所述电解质膜相对的一侧上,所述致密防水层通过煅烧包含碳粉和防水聚合物的浆液而形成,并且煅烧后具有100μm或者更厚的厚度;以及多孔气体扩散层,其被设置在所述致密防水层的与所述阳极催化剂层相对的一侧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150201A
公开(公告)日:2008-03-26
申请号:CN200710142428.X
申请日:2007-08-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011 , H01M8/04194 , H01M8/04447 , H01M8/04574 , H01M8/04582 , H01M8/04589 , H01M8/04619 , H01M8/04753 , H01M8/04798 , H01M8/2455 , H01M8/249 , H01M2008/1095 , Y02E60/523
Abstract: 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包含:电池堆,其包括多个发电单元,每个包括第一板、第二板,以及膜电极组件;第一集电器,其被配置以从第一板中的上游区收集电流;第二集电器,其被配置以从第一板中的下游区收集电流;第三集电器,其被配置以从第二板中的上游区收集电流;第四集电器,其被配置以从第二板中的下游区收集电流;以及控制器。
-
公开(公告)号:CN1941484A
公开(公告)日:2007-04-04
申请号:CN200610141561.9
申请日:2006-09-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19/0093 , B01J2219/00783 , B01J2219/00835 , B01J2219/0086 , B01J2219/00873 , C01B3/323 , C01B2203/0233 , C01B2203/0283 , C01B2203/0445 , C01B2203/066 , C01B2203/085 , C01B2203/1064 , C01B2203/1076 , C01B2203/1211 , C01B2203/1288 , H01M8/0618 , Y02P20/52
Abstract: 一种氢气产生装置的重整单元,包括:第一片,具有:多个第一穿透凹槽;多个限定第一穿透凹槽的第一壁;通过在第一壁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的阳极氧化形成的氧化铝层;和第一催化剂层,包含要在氧化铝层上承载的杂多酸;以及与第一片相对布置的第二片,第二片具有:多个第二穿透凹槽,被形成为与第一穿透凹槽一一对应;多个限定第二穿透凹槽的第二壁;以及第二催化剂层,形成在第二壁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第一壁插入到第二穿透凹槽中,第二壁插入到第一穿透凹槽中,由此第一壁和第二壁分别相对于彼此定位并互相间隔开不超过500μm。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