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462640C
公开(公告)日:2009-02-18
申请号:CN200510085963.7
申请日:2005-07-21
Applicant: 林内株式会社
IPC: F24H1/00
Abstract: 一种单罐式组合热源机,具有:第1及第2的一对燃烧器(2-1、2-2)、第1及第2的一对热交换器(3-1、3-2)、隔挡壁(8);在第1及第2两燃烧器(2-1、2-2)的临界部相对于第1及第2的一对热交换器(3-1、3-2)的临界部而言在横向一侧发生有错移的场合下,使用其下部相对于隔挡壁(8)的上部而言在横向一侧发生错移了的形状的隔挡壁(8),其中该隔挡壁(8)的上部是位于两热交换器(3-1、3-2)临界部位置;并使隔挡壁(8)的下部位于两燃烧器(2-1、2-2)的临界部位置。即使导致两燃烧器的临界部的位置在横向偏移,作为两热交换器,无论何种机型都能使用共通的热交换器,来实现成本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664448A
公开(公告)日:2005-09-07
申请号:CN200510052925.1
申请日:2005-03-02
Applicant: 林内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组合燃烧装置,有至少2个燃烧部,还具有控制机构,其依据配置在来自各燃烧部的燃烧排气的合流部处的CO传感器所检测出的CO浓度判断出燃烧状态发生恶化时,大于与燃烧量对应的基准空气量地增加燃烧运转中的对各燃烧部的空气供给量。在两燃烧部同时燃烧运转中,判断出只因一方燃烧部的不充分燃烧导致燃烧状态恶化,当两燃烧部的空气供给量又被同时增加时,可防止正常燃烧着的另外的燃烧部的燃烧状态因空气过多所导致的恶化。对各燃烧部设定空气增量系数,以使不会产生因正常燃烧状态下的燃烧用空气的增量所导致的燃烧状态的恶化。判断出燃烧状态发生恶化时,配合空气增量系数的设定值地增加燃烧运转中对各燃烧部的燃烧用空气的供给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395433B
公开(公告)日:2010-05-19
申请号:CN200680053684.5
申请日:2006-11-29
Applicant: 林内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单罐式复合热源机,将具有第1燃烧器(4-1)和设于其上方的供热水用的第1主热交换器(5-1)的第1燃烧部(3-1)和具有第2燃烧器(4-2)和设于其上方并具有供热水用以外用途的第2主热交换器(5-2)的第2燃烧部(3-2)以由隔离壁(2a)进行划分的形式横向并列设置在单个的罐体(2)内,在具有连接在第1和第2主热交换器上游端的潜热回收型第1和第2副热交换器(11-1、11-2)的结构中,即使具有副热交换器也能实现排气系统的小型化。由隔离壁(9c)将配置在罐体(2)上且两燃烧部共用的排气罩9内的空间划分成供第1和第2燃烧器(4-1、4-2)的燃烧排气流入的第1和第2排气空间(10-1、10-2)。在各排气空间内,配置由在横向上成蛇行的吸热管(11a)构成的第1和第2副热交换器(11-1、11-2)。
-
公开(公告)号:CN1847729A
公开(公告)日:2006-10-18
申请号:CN200610006947.9
申请日:2006-01-26
Applicant: 林内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单罐式组合热源机,具有并排设置在单一的罐体内的一对燃烧器、并排设置在罐体上部的一对热交换器、以及将罐体内的空间划分成2个燃烧室的隔离壁,而且,使来自燃烧鼓风机的燃烧用空气经由在罐体下部形成的供气室而供给两燃烧室;将隔离壁形成为由2枚板构成的空心结构,使来自供气室的空气流入隔离壁的内部间隙。另外,还设置有连通于供气室的空心的空气引导部件,通过经由空气引导部件的内部空隙而从其上端吹出的空气,来生成沿着隔离壁的横向两侧的外壁面而流向上方的冷却空气流。从而使得不增宽隔离壁与各燃烧器之间的横向间隔,也能确保隔离壁的耐热性,以实现热源机的小型化。
-
公开(公告)号:CN1834536A
公开(公告)日:2006-09-20
申请号:CN200610067886.7
申请日:2006-03-14
Applicant: 林内株式会社
IPC: F23C5/08
Abstract: 一种燃烧装置,其具有:在内部将多个以前后方向作为较长方向来配置的燃烧器(4)并排设置在横向上的燃烧筐(2)、以及以对在燃烧筐的前板部(21)上形成的开口(22)进行封堵的方式而被安装在燃烧筐上的复式接头(8),使得燃气从在复式接头上所设置的燃气喷嘴(81)朝向燃烧筐内的燃烧器的燃气流入口(4a)喷出;通过使燃烧筐的前板部的开口形成位置相对于该位置的上方的前板部的部分而偏置于后方,而在开口形成位置的上缘形成出前后方向的阶梯面(23)。而且,使复式接头的上缘经密封部件(9)而压接于该阶梯面。这样,可以使复式接头变得小型化,而且还可以削减复式接头的组装作业的工时,实现成本降低。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