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895852B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610082104.0
申请日:2016-02-0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包括:形成粉末;形成片状生压实体;和形成耐热层。粉末包含复合颗粒和溶剂。复合颗粒包含无机填料颗粒和粘合剂。生压实体通过将粉末在溶剂保留在其中的状态下挤压而形成。耐热层通过在形成生压实体以后将生压实体置于正极混合物层和负极混合物层中至少任一个的表面上而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08963192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486518.9
申请日:2018-05-2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1393 , H01M4/04 , H01M4/62 , H01M10/0525 , H01M10/054 , H01M10/058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0404 , H01M4/133 , H01M4/1393 , H01M4/587 , H01M4/622 , H01M4/625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7 , H01M2220/20 , H01M4/04 , H01M10/054 , H01M10/0587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的制造方法和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将负极活性物质、第1碳材料、增稠剂和溶剂混合,由此调制第1分散液。将第1分散液和第2碳材料混合,由此调制第2分散液。将第2分散液和粘结剂混合,由此调制负极涂料。将负极涂料涂布于负极集电体的表面并进行干燥,由此制造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负极活性物质的BET比表面积为3m2/g以上且8m2/g以下。第1碳材料的BET比表面积为30m2/g以上且100m2/g以下。第2碳材料的BET比表面积为200m2/g以上且500m2/g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5609710B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510789105.4
申请日:2015-11-1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1393 , H01M4/134 , H01M4/04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0435 , B29C43/24 , B32B37/06 , B32B2037/243 , B32B2457/10 , H01M4/0404 , H01M4/0471 , H01M4/139 , H01M4/661 , H01M2004/027
Abstract: 制造用于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负极的方法包括:制备具有第一主表面(21a)和第二主表面(21b)的铜箔(21),所述第一主表面(21a)和第二主表面(21b)为铜箔的相对面;通过将负极活性材料、增稠剂、粘合剂和溶剂相互混合以得到混合物并将混合物造粒而得到粒状体(4);通过挤压粒状体而得到第一负极混合物层(21a);将第一负极混合物层置于第一主表面上;和通过使第二主表面与加热辊(93)以其中第一负极混合物层置于第一主表面上的状态接触而将铜箔软化。加热辊的温度为铜箔的再结晶温度或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05895852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082104.0
申请日:2016-02-0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包括:形成粉末;形成片状生压实体;和形成耐热层。粉末包含复合颗粒和溶剂。复合颗粒包含无机填料颗粒和粘合剂。生压实体通过将粉末在溶剂保留在其中的状态下挤压而形成。耐热层通过在形成生压实体以后将生压实体置于正极混合物层和负极混合物层中至少任一个的表面上而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05655546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510829328.9
申请日:2015-11-2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1391 , H01M4/1397 , H01M4/04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0435 , H01M4/139 , H01M4/661 , H01M10/0525 , H01M4/1391 , H01M4/0411 , H01M4/0471 , H01M4/1397 , H01M2004/028
Abstract: 制造正极的方法包括:制备具有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的集电箔;通过将正极活性材料、导电材料、粘合剂和溶剂相互混合以得到混合物并将混合物造粒而得到溶剂保留在其中的粒状体;通过将粒状体挤压成片状而得到第一正极混合物层;将第一正极混合物层置于第一主表面上;和将集电箔在其中第一正极混合物层置于第一主表面的状态下加热,使得集电箔的温度变成集电箔的软化点或更高且第一正极混合物层的温度低于粘合剂的熔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097446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011500730.X
申请日:2020-12-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和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该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具备负极集电体以及在负极集电体的表面设置的负极合剂层。负极合剂层至少包含石墨颗粒、实心无机填料和中空无机填料,相对于负极合剂层的厚度方向,将从负极集电体侧的表面起至负极合剂层的厚度的40%的范围设为第一区域,将从与负极集电体相反侧的表面起至负极合剂层的厚度的40%的范围设为第二区域时,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在充放电时的体积变化率互不相同,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与充放电时的体积变化率小的区域相比,充放电时的体积变化率大的区域的实心无机填料的含有率高、且中空无机填料的含有率低。
-
公开(公告)号:CN109841913B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1811414357.9
申请日:2018-11-2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该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至少包括以下的(α)、(β)和(δ)。(α)准备至少包含正极、负极、凝胶膜和电解液的单电池。(β)进行单电池的初始充电。(δ)在初始充电之后对单电池实施加工,由此制造成品电池。负极至少包含负极活性物质。凝胶膜形成在负极的表面。凝胶膜包含高分子材料和电解液。凝胶膜具有触变性。以凝胶膜置于第1压力下的状态进行初始充电。实施加工以使得凝胶膜置于第2压力下。并且第2压力高于第1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841913A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811414357.9
申请日:2018-11-2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该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至少包括以下的(α)、(β)和(δ)。(α)准备至少包含正极、负极、凝胶膜和电解液的单电池。(β)进行单电池的初始充电。(δ)在初始充电之后对单电池实施加工,由此制造成品电池。负极至少包含负极活性物质。凝胶膜形成在负极的表面。凝胶膜包含高分子材料和电解液。凝胶膜具有触变性。以凝胶膜置于第1压力下的状态进行初始充电。实施加工以使得凝胶膜置于第2压力下。并且第2压力高于第1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655546B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510829328.9
申请日:2015-11-2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1391 , H01M4/1397 , H01M4/04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0435 , H01M4/139 , H01M4/661 , H01M10/0525
Abstract: 制造正极的方法包括:制备具有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的集电箔;通过将正极活性材料、导电材料、粘合剂和溶剂相互混合以得到混合物并将混合物造粒而得到溶剂保留在其中的粒状体;通过将粒状体挤压成片状而得到第一正极混合物层;将第一正极混合物层置于第一主表面上;和将集电箔在其中第一正极混合物层置于第一主表面的状态下加热,使得集电箔的温度变成集电箔的软化点或更高且第一正极混合物层的温度低于粘合剂的熔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609712B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510788886.5
申请日:2015-11-1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36 , H01M4/62 , H01M4/133 , H01M4/134 , H01M4/1393 , H01M4/1395 , H01M10/052 , H01M10/058 , H01M10/058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28 , H01M4/70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10/0569 , H01M2220/20
Abstract: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00)包括:负极集电箔(21);和置于负极集电箔上的负极混合物层(22)。负极混合物层包含多个粒状颗粒。各个粒状颗粒包含负极活性材料(2)和涂膜(4)。涂膜在负极活性材料表面上形成。涂膜包括第一膜(4a)和第二膜(4b)。第一膜在负极活性材料表面上形成。第二膜在第一膜上形成。第一膜包含羧甲基纤维素聚合物。第二膜包含聚丙烯酸聚合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