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气分析方法
    1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657710B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0880012109.X

    申请日:2008-10-17

    Inventor: 冲明男 冈弘章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497 A61B5/097 G01N33/0047 G01N2033/497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呼气分析方法。现有的具有冷却凝结机构的呼气分析装置,不仅凝结液收集容器的操作烦杂而且需要时间。本发明为使用呼气分析装置分析呼气的方法,上述呼气分析装置包括:容器、呼气注入口、呼气排出口、冷却部、电极部、对置电极部、和化学物质检测部,上述呼气含有水蒸汽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上述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分子量为15以上500以下,上述方法包含:从上述注入口向上述容器注入上述呼气的注入步骤、利用上述冷却部冷却上述电极部使上述呼气在上述电极部外周面凝结的凝结步骤、使凝结了的上述呼气成为带电微粒子的带电微粒子化步骤、利用静电力向上述化学物质检测部回收上述带电微粒子的回收步骤、和检测被回收的上述带电微粒子所含有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检测步骤。

    化学物质检测方法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224404A

    公开(公告)日:2011-10-19

    申请号:CN201080003297.7

    申请日:2010-05-19

    Inventor: 冲明男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简便且有效地检测出气体试样中含有的极微量的化学物质的方法。本发明是一种利用了应用静电喷雾的分析装置进行气体试样中所含有的化学物质的检测方法。分析装置具备容器、注入口、冷却部、雾化电极、对置电极部、中间电极、液体检测部和检测电极。在本发明的检测方法中,将气体试样在雾化电极的表面上作为第1冷凝液冷凝。第1冷凝液被带电微粒化,并在对置电极的表面上得到第2冷凝液。使所得到的第2冷凝液与检测电极接触,在对置电极和检测电极之间施加直流电压。基于产生的电流值能够检测出化学物质。

    电化学测定用电极板、具有该电极板的电化学测定装置、和使用该电极板对目标物质进行定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95381A

    公开(公告)日:2009-12-02

    申请号:CN200880001929.9

    申请日:2008-07-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327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化学测定用电极板,其能够以良好的灵敏度检测和定量微量地含有在生物体内的物质。本发明的电化学测定用电极板(10),在基板本体(32S)的两面具备通过相同面积的上层开口部(31W)和下层开口部(33w)而被开口的氧化电极(32W)和还原电极(32w),并且具备从氧化电极(32W)的上表面贯通至还原电极(32w)的下表面的多个贯通孔(32H),通过对氧化电极(32W)施加能够使还原体进行氧化反应的电位并对还原电极(32w)施加能够使氧化体进行还原反应的电位,形成在氧化电极(32W)和还原电极(32w)间表现出氧化还原循环效果的电极对。

    人工脂质膜形成方法
    1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216773B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080003225.2

    申请日:2010-03-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432 B01L3/50270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抑制电解液的泄露和蒸发而稳定地形成人工脂质膜的方法。本发明是使用人工脂质膜形成装置而形成人工脂质膜的人工脂质膜形成方法,上述形成装置具备第1腔室、第2腔室、隔板和人工脂质膜形成部。第1腔室和第2腔室具有10pl以上、200μl以下的容量。本发明的人工脂质膜形成方法具备准备上述人工脂质膜形成装置的工序,向上述第1腔室注入具有1.3mPa·s以上、200mPa·s以下的粘度的第1电解液的工序,向上述人工脂质膜形成部注入脂质溶液的工序,向上述第2腔室注入具有1.3mPa·s以上、200mPa·s以下的粘度的第2电解液的工序和形成人工脂质膜的人工脂质膜形成工序。

    人工脂质膜形成方法和人工脂质膜形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971013B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0980108607.9

    申请日:2009-08-20

    Inventor: 冲明男 冈弘章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6872 B01L3/502707 B01L3/50276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简便且以短时间形成人工脂质膜的方法和适用于该方法的实施的人工脂质膜形成装置。具体而言,本发明的人工脂质膜形成方法具备基板、第1隔片、第1薄膜、第2隔片、第2薄膜和外罩,上述基板和上述第1薄膜之间具备第1腔室,上述第1薄膜具备第1贯通孔,上述第1薄膜和上述第2薄膜之间具备第2腔室,上述第2薄膜具备第2贯通孔,在上述外罩中具备注入口,上述方法依次包括向上述第1腔室注入电解液的第1电解液注入工序,向上述第1贯通孔或上述第2贯通孔注入脂质溶液的脂质溶液注入工序,和向上述注入口注入电解液,在注入了上述脂质溶液的贯通孔内部形成人工脂质膜的第2电解液注入工序。

    化学物质检测方法
    1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224404B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080003297.7

    申请日:2010-05-19

    Inventor: 冲明男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简便且有效地检测出气体试样中含有的极微量的化学物质的方法。本发明是一种利用了应用静电喷雾的分析装置进行气体试样中所含有的化学物质的检测方法。分析装置具备容器、注入口、冷却部、雾化电极、对置电极部、中间电极、液体检测部和检测电极。在本发明的检测方法中,将气体试样在雾化电极的表面上作为第1冷凝液冷凝。第1冷凝液被带电微粒化,并在对置电极的表面上得到第2冷凝液。使所得到的第2冷凝液与检测电极接触,在对置电极和检测电极之间施加直流电压。基于产生的电流值能够检测出化学物质。

    试料气体收集方法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932923A

    公开(公告)日:2010-12-29

    申请号:CN200980103994.7

    申请日:2009-02-04

    Inventor: 冲明男 冈弘章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试料气体收集方法,静电喷雾装置包括:能够封闭的容器(101);设置于上述容器的一端的试料气体的注入口(102);设置于上述容器的另一端的试料气体的排出口(103);设置于上述容器的内部的雾化电极部(104);设置于上述雾化电极部的附近的第一冷却部(105);设置于上述容器的内部的对置电极部(106);设置于上述对置电极的附近的针状的收集电极部(107);和设置于上述收集电极部的附近的第二冷却部(108)。将上述试料气体冷却冷凝后,使其变成带电微粒。被带电微粒化的试料气体在通过静电力而收集于上述收集电极部107之后,被冷却冷凝。通过以上的方法,能够抑制溶液在收集电极上扩散。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