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424118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80003288.1
申请日:2020-06-12
Applicant: 杰富意化学株式会社
IPC: C01B32/205 , H01M4/587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以得到单位质量的放电容量高、且连续充放电时的电极膨胀率低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的整体中间相石墨化物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整体中间相石墨化物的制造方法具有如下工序:热处理工序,对原生QI(喹啉不溶物)的含量为1质量%以下的焦油和/或沥青进行热处理而得到整体中间相;不熔化工序,使所述热处理工序中得到的整体中间相不熔化而得到整体中间相不熔化处理品;烧成工序,将石墨化催化剂添加于所述不熔化工序中得到的整体中间相不熔化处理品,然后进行烧成而得到整体中间相烧成品;以及石墨化工序,将所述烧成工序中得到的整体中间相烧成品进行石墨化而得到整体中间相石墨化物。
-
公开(公告)号:CN104538594B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410680322.5
申请日:2008-02-08
Applicant: 杰富意化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 , H01M4/386 , H01M4/587 , H01M10/0525
Abstract: 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包含具有实质上在全部表面具有包含碳质材料A的被膜A的硅粒子与石墨质材料密合的结构的复合材料A。该负极材料,由于金属粒子间以及金属粒子与碳质材料之间的密合性高,金属粒子之间以及金属粒子与碳质材料不会由于伴随着充放电的膨胀收缩而剥离,所以若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则得到放电容量高、具有优异的循环特性和初期充放电效率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4538594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680322.5
申请日:2008-02-08
Applicant: 杰富意化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 , H01M4/386 , H01M4/587 , H01M10/0525 , H01M4/38
Abstract: 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包含具有实质上在全部表面具有包含碳质材料A的被膜A的硅粒子与石墨质材料密合的结构的复合材料A。该负极材料,由于金属粒子间以及金属粒子与碳质材料之间的密合性高,金属粒子之间以及金属粒子与碳质材料不会由于伴随着充放电的膨胀收缩而剥离,所以若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则得到放电容量高、具有优异的循环特性和初期充放电效率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4428927A
公开(公告)日:2015-03-18
申请号:CN201380035481.3
申请日:2013-07-02
Applicant: 杰富意化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3 , H01M4/134 , H01M4/1393 , H01M4/1395 , H01M4/364 , H01M4/38 , H01M4/386 , H01M4/387 , H01M4/587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是由鳞片状石墨粒子、煅烧碳以及能与锂合金化的金属粒子构成的球状的复合体,上述复合体在内部具有空隙,且上述鳞片状石墨粒子在上述复合体的内部非平行地存在,在上述复合体的表面以取向成同心圆状的方式存在,并且上述金属粒子分散地存在于上述复合体粒子中。
-
公开(公告)号:CN1742397A
公开(公告)日:2006-03-01
申请号:CN200480002917.X
申请日:2004-09-22
Applicant: 杰富意化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粒子,该复合粒子含有金属、石墨材料和碳材料,其中可以与锂合金化的金属的至少一部分和选自石墨材料和碳材料的至少1种材料接触,且该金属周围的空隙相对于全部空隙为20vol%以上。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使用该复合粒子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负极和锂离子二次电池。如果在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中使用本发明的复合粒子,则在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性能中,可以实现较大的放电容量、优异的周期性质和优异的初期充放电效率这三种性质。
-
公开(公告)号:CN114080702A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180003562.X
申请日:2021-02-12
IPC: H01M4/36 , H01M4/587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使用时输出特性优异的球状化石墨。上述球状化石墨在使用X射线CT而得到的初级粒子的粒度分布中,等效球直径为0.8μm以下的初级粒子的体积比率为40.0%以下,而且等效球直径为1.5μm以上且3.0μm以下的初级粒子的体积比率为13.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7534148B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680025230.0
申请日:2016-05-30
Applicant: 杰富意化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材料时能够得到优良的电池特性的负极材料。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材料用石墨质粒子,其为在对球状和/或椭圆体状石墨进行各向异性加压而形成的石墨质粒子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具有碳质材料的碳质包覆石墨质粒子,所述碳质包覆石墨质粒子满足下述(1)~(3)。(1)该碳质材料的含量相对于所述碳质包覆石墨质粒子中的所述进行各向异性加压而形成的石墨质粒子100质量份为0.1~3.0质量份。(2)利用压汞仪测定的细孔径1.1μm以下的细孔容积为0.100mL/g以下,并且细孔径0.54μm以下的细孔容积相对于该细孔径1.1μm以下的细孔容积的比率为80%以上。(3)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吸油量为40.0mL/100g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7078288B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580058234.4
申请日:2015-10-15
Applicant: 杰富意化学株式会社
IPC: H01M4/36 , H01M4/587 , H01M4/133 , H01M10/0525 , C01B32/205
Abstract: 本发明要提供具有优良的初始充放电效率、快速充电性、快速放电性和长期的循环特性中的至少一种特性的负极材料、使用该负极材料的负极和锂二次电池。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材料用石墨质粒子,其是在赋形为球状或大致球状的球化石墨质粒子(A)的该粒子内部和/或该粒子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具有碳质材料(B1)的复合石墨质粒子(C1)与在赋形为球状或大致球状的球化石墨质粒子(A)的该粒子内部和/或该粒子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具有石墨质材料(B2)的复合石墨质粒子(C2)的混合物,该混合物满足下述(1)~(5)。(1)碳网面层的面间距(d002)为0.3360nm以下、(2)振实密度为1.0g/cm3以上、(3)平均粒径为5~25μm、(4)平均长径比为1.2以上且小于4.0、以及(5)利用压汞仪得到的细孔径0.5μm以下的细孔容积为0.08ml/g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7078288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580058234.4
申请日:2015-10-15
Applicant: 杰富意化学株式会社
IPC: H01M4/36 , H01M4/587 , H01M4/133 , H01M10/0525 , C01B32/205
Abstract: 本发明要提供具有优良的初始充放电效率、快速充电性、快速放电性和长期的循环特性中的至少一种特性的负极材料、使用该负极材料的负极和锂二次电池。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材料用石墨质粒子,其是在赋形为球状或大致球状的球化石墨质粒子(A)的该粒子内部和/或该粒子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具有碳质材料(B1)的复合石墨质粒子(C1)与在赋形为球状或大致球状的球化石墨质粒子(A)的该粒子内部和/或该粒子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具有石墨质材料(B2)的复合石墨质粒子(C2)的混合物,该混合物满足下述(1)~(5)。(1)碳网面层的面间距(d002)为0.3360nm以下、(2)振实密度为1.0g/cm3以上、(3)平均粒径为5~25μm、(4)平均长径比为1.2以上且小于4.0、以及(5)利用压汞仪得到的细孔径0.5μm以下的细孔容积为0.08ml/g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1632187A
公开(公告)日:2010-01-20
申请号:CN200880005862.6
申请日:2008-02-08
Applicant: 杰富意化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 , H01M4/386 , H01M4/587 , H01M10/0525
Abstract: 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包含具有实质上在全部表面具有包含碳质材料A的被膜A的硅粒子与石墨质材料密合的结构的复合材料A。该负极材料,由于金属粒子间以及金属粒子与碳质材料之间的密合性高,金属粒子之间以及金属粒子与碳质材料不会由于伴随着充放电的膨胀收缩而剥离,所以若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则得到放电容量高、具有优异的循环特性和初期充放电效率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