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011933A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380002816.1
申请日:2013-08-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2/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1 , C01F17/0043 , C04B35/016 , C04B2235/3225 , C04B2235/76 , C04B2235/765 , C04B2235/767 , H01M4/382 , H01M4/505 , H01M4/8605 , H01M4/8663 , H01M4/9016 , H01M4/923 , H01M12/08 , Y02E60/122 , Y02E60/128 , Y02P70/54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氧电池以及用于该金属氧电池的储氧材料的制造方法,该金属氧电池使用了含有以通式AxByOz表示的六方晶的复合金属氧化物为正极材料的储氧材料,同时能够降低过电压。该金属氧电池1具备以氧为活性物质的正极2、以金属锂为活性物质的负极3和包夹在正极2和负极3中的电解质层4。该金属氧电池1的正极2具备含有下述混晶的储氧材料:由通式AxByOz(式中,A是选自由Y、Sc、La、Sr、Ba、Zr、Au、Ag、Pt、Pd组成的组中的一种金属;B是选自由Mn、Ti、Ru、Zr、Ni、Cr组成的组中的一种金属;x=1,1≤y≤2,1≤z≤7,其中排除A和B均为Zr的情况)表示的六方晶复合金属氧化物和由该通式AxByOz表示的一种以上的非六方晶复合金属氧化物的混晶。
-
公开(公告)号:CN11972536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036304.3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13 , H01M4/66 , H01M4/80 , H01M4/70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态电池的负极,其使电极活性物质的填充变大,并且即使在反复充放电的情况下也难以发生由金属锂的析出而导致的内部短路等。通过提供该固态电池的负极,有助于进一步的固态电池的能量效率化。本发明涉及一种固态电池的负极,具备:负极集电体,其将金属多孔体作为构成材料;以及负极活性物质,其填充于所述负极集电体,在所述负极集电体从固体电解质侧的表面沿厚度方向设有不具有金属多孔体的孔部,所述孔部的孔径为100μm~180μm,所述厚度方向上的深度大于所述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4843429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210097862.5
申请日:2022-01-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02 , H01M4/74 , H01M50/531 , H01M10/0525
Abstract: 提供一种电极,具有集电器、电极合材、形成穿孔的金属板状体、及电极极耳,前述集电器是金属多孔质体,在前述集电器的空隙中填充前述电极合材,前述电极极耳是从前述金属板状体延伸出来的延伸部,在前述穿孔中存在树脂,在俯视的情况下,在前述集电器的内部,配置形成前述金属板状体的前述穿孔的区域。而且,提供一种蓄电设备,具有该电极。
-
公开(公告)号:CN114824158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097855.5
申请日:2022-01-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13 , H01M4/139 , H01M4/36 , H01M4/80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及使用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在金属多孔体中填充有电极复合材料的电极中,电解液的渗透优异,离子扩散性提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具有由金属多孔体构成的集电体、和对集电体填充至少含有电极活性物质的电极复合材料而得的电极层,其中,电极层中的集电体在厚度方向的中间区域中的孔隙率小于在厚度方向的两表面区域中的孔隙率,在中间区域填充有第一电极活性物质,在两表面区域填充有粒径比第一电极活性物质大的第二电极活性物质。
-
公开(公告)号:CN113346042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176470.3
申请日:2021-02-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13 ,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4/134 , H01M4/136 , H01M4/66 , H01M4/80 , H01M50/531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及使用了该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是用以获得以泡沫金属作为集电体的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极,进一步,能够提高耐久性以及输出入特性(输出密度)。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以分割成多个电极分割体的方式来构成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的电极层,并缩短各个电极分割体中的电子的移动距离和离子的移动距离,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使用了由泡沫金属构成的集电体。
-
公开(公告)号:CN104137325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380011530.X
申请日:2013-03-1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28 , H01M4/131 , H01M4/38 , H01M4/381 , H01M4/382 , H01M4/463 , H01M4/466 , H01M4/485 , H01M4/8605 , H01M4/8663 , H01M8/04216 , H01M12/08 , H01M2004/027 , H01M2004/028 , Y02E60/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氧电池(1)。金属氧电池(1)具备含有储氧材料并以氧为活性物质的正极(2)、以金属为活性物质的负极(3)以及被包夹在该正极(2)和该负极(3)之间并含有电解液的电介质层(4)。在该储氧材料的表面发生该正极(2)的电池反应。在该金属氧电池(1)中,该正极(2)含有至少被覆该储氧材料一部分表面的导电性高分子,该导电性高分子能够抑制氧的透过,并能够对金属离子进行传导。利用该金属氧电池能够提高电池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137325A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380011530.X
申请日:2013-03-1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28 , H01M4/131 , H01M4/38 , H01M4/381 , H01M4/382 , H01M4/463 , H01M4/466 , H01M4/485 , H01M4/8605 , H01M4/8663 , H01M8/04216 , H01M12/08 , H01M2004/027 , H01M2004/028 , Y02E60/128 , H01M4/40 , H01M4/42 , H01M4/46 , H01M4/52 , H01M4/60 , H01M4/8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氧电池(1)。金属氧电池(1)具备含有储氧材料并以氧为活性物质的正极(2)、以金属为活性物质的负极(3)以及被包夹在该正极(2)和该负极(3)之间并含有电解液的电介质层(4)。在该储氧材料的表面发生该正极(2)的电池反应。在该金属氧电池(1)中,该正极(2)含有至少被覆该储氧材料一部分表面的导电性高分子,该导电性高分子能够抑制氧的透过,并能够对金属离子进行传导。利用该金属氧电池能够提高电池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843435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105798.0
申请日:2022-01-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及具备该负极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可通过抑制多孔质金属体内部的空隙产生而抑制耐久劣化及电极的结构劣化,且提高能量密度及循环耐久性。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其具有由多孔质金属体构成的集电体、配置于所述多孔质金属体的细孔内的负极材料及第二负极活性物质,所述负极材料具备:第一负极活性物质,配置于所述细孔的内表面上且由硅系材料构成;骨架形成剂,配置于所述第一负极活性物质上且含有具有硅氧烷键的硅酸盐;及第二负极活性物质,配置于所述骨架形成剂上。
-
公开(公告)号:CN113764614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0589473.X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13 , H01M10/0525 , H01M10/613 , H01M10/654 , H01M10/6551 , H01M10/6553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池单体的结构,其能够使电池单体的电极层充分具备热传递性,并且能够在不使能量密度降低或不损害小型化的情形下提高散热性。本发明涉及一种单体结构,具备:正/负极,其是在具有三维结构的导电性基材中含有电极活性物质而成;及,集电体,其连接至正/负极;所述单体结构设为下述构成:前述集电体的其中一面与前述正/负极的长度方向(大面积部)连接,并且,前述集电体的另一面在单体的长度方向(大面积部)上露出。
-
公开(公告)号:CN108091823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711055062.2
申请日:2017-11-0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63 , C01B32/16 , C01B2202/36 , H01M4/04 , H01M4/36 , H01M4/621 , H01M4/76 , H01M4/887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极合剂层和电池,该电极合剂层使用碳纳米管的成型体且能够减小内部电阻。电极合剂层具有:活性物质、以及由紧贴于活性物质的表面上的碳纳米管构成的导电体,碳纳米管的根数密度为4根/μm以上。根数密度被定义为下述值:在电极合剂层表面的扫描式电子显微镜像中,以纵横分别为0.3μm的间隔设定测定线,测量紧贴于所述活性物质的表面上且横切该测定线的该碳纳米管的总根数,将碳纳米管的总根数除以该活性物质表面的该测定线的总计长度而得到的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