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75116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080037441.2
申请日:2020-05-2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传递过大的外力的动力传递装置。动力传递装置(200)具有输入杆(204)、输出杆(212)和壳体(202),所述输入杆(204)、所述输出杆(212)和所述壳体(202)分别能够相对移动且以彼此能够进行动力传递的方式被机械连接,动力传递装置(200)具有主弹簧(208)、复位弹簧(216)和减振器(214),其中,所述主弹簧(208)被配置在作为输入杆(204)与输出杆(212)的动力传递路径的第1动力传递路径上;所述复位弹簧(216)被配置在作为输入杆(204)与壳体(202)的动力传递路径的第2动力传递路径上;所述减振器(214)被配置在作为输出杆(212)与壳体(202)的动力传递路径的第3动力传递路径上。
-
公开(公告)号:CN1126935C
公开(公告)日:2003-11-05
申请号:CN96196021.3
申请日:1996-07-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3/044 , F28D9/0025 , Y10S165/399
Abstract: 通过凸折线L1与凹折线L2将第1传热板S1与第2传热板S2弯折成连折状的结构件,再将该结构件接合于外壳体6的内周与内壳体7的外周,使第1传热板S1与第2传热板S2沿辐射方向配置,以此在圆周方向交替地形成燃气通路与空气通路。燃气通路与空气通路的一端部切成角形,封闭其一边与另一边,形成燃气通路入口11与空气通路出口16。同样,在燃气通路与空气通路的另一端部形成燃气通路出口与空气流路入口。由此,可以提供构造简单、制造容易,且因流路弯曲可将压力损失限制到最小限度的热交换器。
-
公开(公告)号:CN1452695A
公开(公告)日:2003-10-29
申请号:CN01815151.5
申请日:2001-09-0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4B27/06 , F04C18/344 , F01B13/06 , F01C1/34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B13/061 , F01B13/068 , F01C1/3446 , F01C21/0836 , F02B53/00 , F02G5/00 , Y02T10/166
Abstract: 在放射状配置于转子(31)的多个缸(39)上,使活塞(41)滑动自由地嵌合的同时,将与活塞(41)连动的多个叶片(42)呈放射状地配置,在邻接的一对叶片(42)之间,划分叶片室(54)。在从缸(39)及叶片室(54)排出气态动作媒质的排气行程完成时开始,至开始供给气态动作媒质的吸气行程的开始时为止的期间,为不使缸(39)及叶片室(54)的容积发生变化,而使活塞(41)及叶片(42)的半径方向的移动停止,据此,以防止由于封入缸(39)及叶片室(54)的液态动作媒质而产生的水锤现象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92267A
公开(公告)日:1998-09-02
申请号:CN96196021.3
申请日:1996-07-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3/044 , F28D9/0025 , Y10S165/399
Abstract: 通过凸折线L1与凹折线L2将第1传热板S1与第2传热板S2弯折成连折状的结构件,再将该结构件接合于外壳体6的内周与内壳体7的外周,使第1传热板S1与第2传热板S2沿辐射方向配置,以此在圆周方向交替地形成燃气通路与空气通路。燃气通路与空气通路的一端部切成角形,封闭其一边与另一边,形成燃气通路入口11与空气通路出口16。同样,在燃气通路与空气通路的另一端部形成燃气通路出口与空气流路入口。由此,可以提供构造简单、制造容易,且因流路弯曲可将压力损失限制到最小限度的热交换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