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083777B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1810587324.8
申请日:2018-06-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板垣圭亮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车辆的发动机的进气结构。用于车辆的内燃机的进气结构包括:进气通道构件(25),该进气通道构件在内部限定了具有空气入口(40A)以及空气出口(40B)的进气通道(40);以及PCU(14),该PCU设置在所述车辆的发动机舱中并且设置有用于冷却所述PCU(14)的冷却装置。为了所述PCU与所述进气通道构件之间的顺利的热传递,所述进气通道构件设置为邻近所述车载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9083776B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1810586418.3
申请日:2018-06-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板垣圭亮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内燃机的发动机进气系统的进气导管结构。用于车辆的内燃机的发动机进气系统的进气导管结构(22)包括:通路部分(28),其在内部限定了空气通路,空气通路具有位于通路部分的上游端部的空气入口(22A)以及位于通路部分的下游端部的空气出口(22B),并且在车身的结构构件(40、11B)的上方延伸;以及共振器部分(29),其从通路部分的下游端部悬垂并且在内部限定了共振腔室(35)。通路部分设置有构造为搁置在结构构件的上表面上的5E95表面(28G),共振器部分设置有与结构构件的竖直表面对置的竖直表面(29C)。
-
公开(公告)号:CN109080446B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810579729.7
申请日:2018-06-0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板垣圭亮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发动机进气结构。用于车辆(1)的内燃机(13)的发动机进气结构包括:车身开口(6),该车身开口形成在车辆的发动机舱(3)的前部中;进气导管构件(22),该进气导管构件限定了面向前方的空气入口(22A)以及从空气入口向后延伸的空气通路,空气入口定位成高于车身开口;以及流动阻碍构件(60),该流动阻碍构件典型地由辅助装置(诸如喇叭)组成,流动阻碍构件(60)定位在从车身开口延伸至空气入口的笔直路径中。
-
公开(公告)号:CN109209697B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810705602.5
申请日:2018-07-0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板垣圭亮
IPC: F02M35/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进气歧管。该进气歧管包括:多个分支管,所述分支管具有紧固至气缸盖的前表面或后表面的下游端;主管,该主管连接至所述分支管的上游端;和罩,该罩包括:罩主体,该罩主体附装至所述分支管中的至少一个分支管的一部分的上表面以限定漏气通路;和从所述罩主体向上突出的突起,所述至少一个分支管的所述一部分与所述气缸盖相邻,其中,所述突起在前后方向上与所述气缸盖间隔开,从而使得位于所述分支管的所述下游端的上方的燃料管线在所述前后方向上插设在所述突起和所述气缸盖之间,所述突起定位成从前方看时与所述燃料管线的一部分重叠。
-
公开(公告)号:CN219257504U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20083949.7
申请日:2023-01-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体局部结构,可在避免散热器支撑件与橡胶进气管的连接处的进气泄漏的同时抑制振动传递。车体局部结构包括:散热器,位于发动机室的前端;散热器支撑件,支撑所述散热器的上部且具有开口;橡胶进气管,具有连接于所述开口的开放端及位于所述开放端的第一凸缘;以及螺栓,将所述第一凸缘固定于所述散热器支撑件,其中所述第一凸缘具有供所述螺栓穿过的通孔,所述车体局部结构还包括套环及多个突起,所述多个突起一体成形于所述第一凸缘且间隔地排列,所述套环安装于所述通孔且被所述多个突起保持。
-
公开(公告)号:CN219034880U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20081639.1
申请日:2023-01-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板垣圭亮
IPC: F02M35/104 , F02D9/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吹扫气体通路结构,能够最大限度地运用脉冲衰减效果,使得引擎转动稳定。吹扫气体通路结构包括连通燃料槽以及吸气歧管的吹扫气体通路,所述吹扫气体通路包括形成于所述吸气歧管内的吹扫气体导入通路,所述吹扫气体导入通路依序设置有导入部、扩径部、缩径部以及喷出部,所述导入部连接所述吸气歧管的外部,所述扩径部从所述导入部向所述缩径部形成为渐扩,所述缩径部形成于所述扩径部中截面积最大的端部,所述喷出部连接于所述缩径部以及所述吸气歧管与节气阀体的交界面。
-
公开(公告)号:CN210889160U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921878362.5
申请日:2019-11-0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板垣圭亮
IPC: F02M35/10 , F02M35/104 , F01M1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燃机的安装结构,能够有效利用腔室的形状与上方空间来固定构件,并具有良好的刚性,进而降低内燃机运作时所产生的放射音。所述内燃机包括进气岐管、设于所述进气岐管的外面的腔室、与设于所述进气岐管的外面的进气构件,所述内燃机的安装结构包括:平坦面,形成在所述腔室的上面;以及突出部,形成在所述平坦面上,并往所述进气岐管的上方延伸,并且所述进气构件固定在所述突出部上而安装在所述腔室与所述进气岐管的上方。
-
公开(公告)号:CN218953462U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20109951.7
申请日:2023-01-1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板垣圭亮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的吸气通路结构,能够使再循环的排气气体与再循环的吹扫气体均匀混合,进而使引擎转动稳定。车辆的吸气通路结构包括:吸气分歧管,包括稳压箱;吹扫气体通路,连通于所述吸气分歧管,且具有吹扫气体通路喷出口;以及排气再循环通路,连通于所述吸气分歧管,且具有排气再循环通路喷出口,其中所述吹扫气体通路喷出口设置于所述稳压箱的壁面上,所述排气再循环通路喷出口与所述吹扫气体通路喷出口相邻地设置,且所述排气再循环通路喷出口在所述壁面上较所述吹扫气体通路喷出口凸出而形成有段差,所述稳压箱装设有节气阀体,且所述节气阀体与所述排气再循环通路喷出口、以及所述吹扫气体通路喷出口邻接地设置。
-
公开(公告)号:CN210889161U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921880426.5
申请日:2019-11-0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燃机的安装结构,能够降低进气岐管所产生的放射音,进而降低从内燃机的间隙传出的漏音。所述内燃机包括相邻配置的进气岐管与腔室,所述内燃机的安装结构包括:内吸音材,安装在所述进气岐管的内侧;以及外吸音材,安装在所述进气岐管的外侧,并且安装在所述进气岐管的外侧的所述外吸音材夹持在所述进气岐管与所述腔室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219139181U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20086567.X
申请日:2023-01-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体局部结构,可在散热器支撑件与橡胶进气管的连接处释放声压以抑制振动传递。车体局部结构包括:散热器,位于发动机室的前方;散热器支撑件,支撑所述散热器的上部且具有开口;管状部,形成于所述散热器支撑件的所述开口处;以及第一进气管,装设于所述管状部的外侧且位于所述发动机室内,其中所述管状部的整个外周被所述第一进气管覆盖且与所述第一进气管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管状部的末端与所述第一进气管彼此分离而形成第二间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