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832396B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210194964.5
申请日:2012-06-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6 , H01M8/0258 , H01M8/0263 , H01M8/0267 , H01M8/0273 , H01M8/1007 , H01M8/241 , H01M8/2457 , H01M8/248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燃料电池(10)在第一隔板(14)与第二隔板(16)之间夹持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18)。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18)具备树脂框构件(42),并且在所述树脂框构件(42)上设有与燃料气体入口连通孔(22a)相邻的入口缓冲部(56)。入口缓冲部(56)具有与燃料气体入口连通孔(22a)相邻的第一缓冲区域(56a)和与燃料气体流路(32)相邻的第二缓冲区域(56b),并且所述第一缓冲区域(56a)的层叠方向的开口尺寸设定得比所述第二缓冲区域(56b)的层叠方向的开口尺寸大。
-
公开(公告)号:CN102763262B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180010017.X
申请日:2011-02-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73 , H01M8/0284 , H01M8/1004 , H01M8/242 , H01M8/246 , H01M8/2483 , Y02E60/521
Abstract: 构成燃料电池(10)的燃料电池单元(12)设有第一隔板(14)、第一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16a)、第二隔板(18)、第二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16b)及第三隔板(20)。在第一隔板(14)、第二隔板(18)及第三隔板(20)的外周缘部设有树脂制引导构件(90a、90b及90c)。树脂制引导构件(90a、90b及90c)具有向外侧突出的外周端部(100a、100b及100c),并且在所述树脂制引导构件(90a、90c)上形成有从所述外周端部(100a、100c)向内侧离开的凹状的避让部(102a、102b)。
-
公开(公告)号:CN102832396A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210194964.5
申请日:2012-06-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6 , H01M8/0258 , H01M8/0263 , H01M8/0267 , H01M8/0273 , H01M8/1007 , H01M8/241 , H01M8/2457 , H01M8/248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燃料电池(10)在第一隔板(14)与第二隔板(16)之间夹持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18)。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18)具备树脂框构件(42),并且在所述树脂框构件(42)上设有与燃料气体入口连通孔(22a)相邻的入口缓冲部(56)。入口缓冲部(56)具有与燃料气体入口连通孔(22a)相邻的第一缓冲区域(56a)和与燃料气体流路(32)相邻的第二缓冲区域(56b),并且所述第一缓冲区域(56a)的层叠方向的开口尺寸设定得比所述第二缓冲区域(56b)的层叠方向的开口尺寸大。
-
公开(公告)号:CN102763262A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1180010017.X
申请日:2011-02-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73 , H01M8/0284 , H01M8/1004 , H01M8/242 , H01M8/246 , H01M8/2483 , Y02E60/521
Abstract: 构成燃料电池(10)的燃料电池单元(12)设有第一隔板(14)、第一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16a)、第二隔板(18)、第二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16b)及第三隔板(20)。在第一隔板(14)、第二隔板(18)及第三隔板(20)的外周缘部设有树脂制引导构件(90a、90b及90c)。树脂制引导构件(90a、90b及90c)具有向外侧突出的外周端部(100a、100b及100c),并且在所述树脂制引导构件(90a、90c)上形成有从所述外周端部(100a、100c)向内侧离开的凹状的避让部(102a、102b)。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