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20256A

    公开(公告)日:2019-12-27

    申请号:CN201910853612.8

    申请日:2013-12-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一种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其具备正极、负极、配置在上述正极与上述负极之间的隔离体、以及包含具有离子传导性的支持电解质的电解液,上述正极包含导电性聚合物,上述负极包含能够嵌入·脱嵌离子的碳质材料,上述电解液包含负极覆膜形成剂。因此,在正极使用导电性聚合物、负极使用碳质材料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中,能够使重量能量密度变得优异,并且能够有效地抑制电池性能的劣化。

    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85270B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380066915.6

    申请日:2013-12-24

    Abstract: 一种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其具备:正极、负极、配置在上述正极与上述负极之间的隔离体、以及包含具有离子传导性的支持电解质的电解液,上述正极含有下述(a)成分和(b)成分、且包含满足下述(α)条件的组合物,上述负极包含选自金属锂和能够嵌入·脱嵌锂离子的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因此,重量能量密度优异,并且可以减小电解液量依存性。(a)导电性聚合物。(b)聚阴离子酸的一部分被锂置换而成的锂盐。(α)相对于上述(a)成分的、参与充放电反应的元素的含量,上述(b)成分的锂元素含量以摩尔比计处于0.1~1.0的范围。

    蓄电装置的制造方法及由其得到的蓄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247140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380014715.6

    申请日:2013-0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9 H01M4/13

    Abstract: 为了得到无需用锂离子对电极进行预掺杂的繁琐操作便具有充分的电池性能的新型蓄电装置,提供一种蓄电装置的制造方法,所述蓄电装置具有电解质层(3)以及将其夹持而相对设置的正极(2)和负极(4),该方法具备通过下述a~c形成正极(2)的工序以及通过下述d形成负极(4)的工序。a.使下述(X)处于还原去掺杂状态的工序。b.用抗衡离子对下述(Y)的阴离子进行补偿的工序。c.至少使用由上述a得到的还原去掺杂状态的(X)以及由上述b得到的补偿状态的(Y)形成正极(2)的工序。d.使用未掺杂状态的下述(Z)形成负极(4)的工序。(X)因离子的嵌入·脱嵌而导电性变化的掺杂状态的正极活性物质。(Y)阴离子性材料。(Z)能嵌入和脱嵌离子的负极活性物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