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力供给系统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460556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280017943.4

    申请日:2012-04-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50/12 H02J5/005 H02J7/025 H04B5/0037 H04B5/008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电力供给系统(101),通过使供电共振线圈(105)和受电共振线圈(108)共振,将电力以磁场能形式从供电共振线圈(105)输送到受电共振线圈(108),其中,相对于供电共振线圈(105)的线圈直径(D),受电共振线圈(108)的线圈直径(E)小。而且,将供电共振线圈(105)与受电共振线圈(108)之间的磁耦合维持为稳定的状态,来扩大能够在使送电效率稳定的状态下送电的空间区域。

    冲击试验装置及冲击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87463C

    公开(公告)日:2010-02-03

    申请号:CN200510082935.X

    申请日:2005-07-07

    Abstract: 一种冲击试验装置,其包括:一用于以任意的保持力保持着一试件的保持装置,并且保持装置将试件固定在接近于试件被设置在产品中时实际状态下的压缩率条件下;一冲击施加装置,其用于向由保持装置保持着的试件施加一个冲击力;一力传感器,其用于感测由冲击施加装置施加于试件上的冲击力;一高速摄影机,其用于在冲击力施加装置向试件施加冲击力时对试件的位移进行检测;以及一输出装置,其用于使来自于力传感器的信号与来自于高速摄影机的信号同步,且在试件受到冲击力作用时输出一冲击应力—应变特性曲线。

    无线电力供给系统、供电及受电装置、磁场空间形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54975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0993960.5

    申请日:2013-05-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电力供给系统、供电及受电装置、磁场空间形成方法。通过共振现象从供电共振器(22)对受电共振器(32)供给电力,由此能够在供电共振器(22)与受电共振器(32)之间形成具有较小的磁场强度的磁场空间(Z)。此时,通过将从交流电源供给到供电模块(2)的交流电力的频率设定为反相共振模式或者设定为同相共振模式,能够变更磁场空间(Z)的形成位置,另外,通过变更供电线圈(21)与供电共振器(22)之间的距离(A)和受电共振器(32)与受电线圈(31)之间的距离(B),能够变更磁场空间(Z)的大小。

    供电装置和受电装置
    1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790450B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610186572.2

    申请日:2013-05-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供电装置和受电装置。供电模块(202)的供电共振器(22)的线圈面与受电模块(203)的受电共振器(32)的线圈面彼此相向地配置,在供电共振器(22)和受电共振器(32)的线圈内周面侧配置覆盖供电共振器(22)和受电共振器(32)的线圈内周面整体的圆筒状的磁性构件(23)和(33),使磁场在供电共振器(22)与受电共振器(32)之间变化来进行电力传送,由此通过磁性构件(23)和(33)阻断在供电共振器(22)和受电共振器(32)的周围产生的磁场,从而与没有配置磁性构件(23)和(24)的情况相比,使从供电模块(202)向受电模块(203)传送电力时的能量的送电效率提高。

    无线电力供给系统
    2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460556B

    公开(公告)日:2017-10-17

    申请号:CN201280017943.4

    申请日:2012-04-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50/12 H02J5/005 H02J7/025 H04B5/0037 H04B5/0081

    Abstract: 涉及一种无线电力供给系统(101),通过使供电共振线圈(105)和受电共振线圈(108)共振,将电力以磁场能形式从供电共振线圈(105)输送到受电共振线圈(108),其中,相对于供电共振线圈(105)的线圈直径(D),受电共振线圈(108)的线圈直径(E)小。而且,将供电共振线圈(105)与受电共振线圈(108)之间的磁耦合维持为稳定的状态,来扩大能够在使送电效率稳定的状态下送电的空间区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