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载银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08470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817163.4

    申请日:2020-08-14

    Inventor: 杨瑞洪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载银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一定量的活性炭,浸泡在AgNO3溶液中;2)选取反絮凝剂,在超声波条件下溶解于AgNO3溶液中;3)然后将葡萄糖溶液缓慢滴加到在搅拌状态的AgNO3溶液中,水浴加热,并磁力搅拌;4)将3)的产物过滤,多次水洗,除去多余的葡萄糖,直到完全去除Ag+,再真空干燥;5)将4)产物在鼓风烘箱中干燥,再在管式炉中氮气氛围500°高温灼烧,得到产品,本发明具有较好的银吸附能力以及抗菌性。

    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方法及该方法的专用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6430858B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611095029.8

    申请日:2016-1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方法及该方法的专用设备,该废水处理方法包括:将待处理的有机废水的pH调至酸性,然后依次经微电解处理、Fenton试剂处理、絮凝沉淀、厌氧生物处理和好氧生物处理,处理后的废水经再次混凝沉淀后,将上清液排出;其中,微电解处理过程采用规整化Fe/Al/C多元微电解填料。该废水处理方法的专用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pH调节池、微电解反应器、Fenton反应器、絮凝沉淀池、厌氧滤柱、好氧滤柱和二级沉淀池,以及向pH调节池和Fenton反应器内分别投加pH调节剂和双氧水的加药系统;且微电解反应器中装填有规整化Fe/Al/C多元微电解填料。采用本发明的废水处理方法及废水处理设备,可大大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显著提高出水水质。

    一种高效水处理设备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626640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585129.8

    申请日:2018-12-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1/001 C02F1/5281 C02F2201/002 C02F2201/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水处理设备,包括水池和位于水池内的箱体,所述箱体的顶侧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底端延伸至箱体内,所述转轴上安装有多个搅拌叶,所述箱体的底部焊接有多个支撑板,且多个支撑板的底部与水池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箱体的两侧均为开口设置,所述箱体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且两个安装孔基于转轴对称设置,所述安装孔内活动安装有两个隔板,所述隔板靠近转轴的一侧开设有多个通孔。本发明设计合理,便于搅动污水,使得污水能够与混凝剂充分混合,方便控制加入药剂的剂量,且能够将隔板从箱体上拆卸下来,方便人们冲洗箱体内的沉积物,有利于使用。

    一种分散式污水处理装置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529727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390258.5

    申请日:2018-04-22

    Inventor: 吴昌胜 杨瑞洪

    Abstract: 一种分散式污水处理装置,它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调节池通过管路与污水泵连接,管路上连接有加药器,污水泵与气浮池连接,气浮池内底部设置有释放器和隔板,释放器的一侧设置有反应搅拌机,隔板的一侧设置有溶气水存放池,溶气水存放池的上方设置有污泥池;所述的气浮池的上端设置有刮沫机;所述的溶气水存放池通过溶气水泵与溶气罐连接,溶气罐的底部与释放器连接,溶气罐的上端与空压机连接。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分散式污水处理装置,污水处理效果好,能够分离污水中细小悬浮物,藻类等微聚体,回收工业废水中有用物质,如造纸废水中纸浆等,代替二沉池分离和浓缩水中污垢,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一种测定固体物质密度和孔隙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07903A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810262479.4

    申请日:2018-03-16

    Inventor: 史瑶 杨瑞洪

    Abstract: 一种测定固体物质密度和孔隙率的方法,本发明涉及分析技术领域;它的操作步骤如下:试样预处理:将样品破碎成粒径约10mm左右,并且尽量处理规整一些,再将表面清理干净;细沙需要淘洗去除泥,并干燥,以减小压缩性;表观体积和表观密度的测定;孔隙率的测定;真实密度的计算ρs(g/cm3)。不需用到太复杂的仪器即可完成对多孔性固体物质密度和孔隙率的测定,且测定步骤比较简单,实用性更强。

    一种环境保护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01786A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810216157.6

    申请日:2018-03-16

    Inventor: 吴昌胜 杨瑞洪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境保护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植物提取液34‑40份、碳酸氢钠9‑12份、过氧化氢8‑12份、渗透剂3‑6份、三乙醇胺0.5‑2份、酒石酸2‑4份、乙醇10‑12份、去离子水50‑70份。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环境保护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环境保护剂的成分对周围人体和环境无污染,天然萃取对人体无伤害,该环境保护剂效率高且用量少,其中的成分与甲醛反应后有较好的稳定性、不易分解、水溶性好。该环境保护剂的制备方法采用萃取工艺生产周期短,易于连续稳定生产,适合推广应用。

    一种组合式生物膜法污水处理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910051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490583.0

    申请日:2024-10-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组合式生物膜法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处理机箱,以及设置于处理机箱底部的滤污箱;所述处理机箱内置有通水箱、设置于通水箱中的若干过滤栏,以及设置于过滤栏中的生物膜组架;所述过滤栏沿着通水箱的箱内腔呈依次等距排布,相邻的过滤栏之间通过连接栏固定,所述生物膜组架呈插合式安装于过滤栏中;所述生物膜组架包括组架支框、设置于组架支框外围的组装插件,设置于组架支框内框的膜层栏,以及安装于膜层栏内的若干填充件;所述组架支框通过组装插件安装于过滤栏内。本发明所设计的组合式生物膜法污水处理设备,采用模块化设计构思,结构组合自由度高,能够有效适应不同污染程度的水体处理。

    一种用于催化水中苯胺聚合的催化剂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41692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592599.6

    申请日:2024-05-14

    Abstract: 本案涉及一种用于催化水中苯胺聚合的催化剂及其应用,是由含氮化合物、氧化铜、锌粉以及硒粉混合后煅烧而得。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1,3‑二甲基脲独特的取代结构,甲基供电子,利于氨基配位,有利于与金属配合,而金属则利用其与硒粉的相互作用,减少了硒粉在高温下的挥发损耗,从而形成独特的聚合物氮化碳负载铜锌硒催化剂,在光催化苯胺聚合反应中,催化剂中过剩的碳基载体是黑色,强化了对可见光吸收,从而可以充分利用光能,促进水分解,产生过氧化氢氧化物,进行氧化苯胺聚合形成无毒害的聚合物,本申请制备催化剂材料的过程非常简单,对苯胺废水的处理也十分便捷,且不需要酸碱助剂和化学氧化剂,更加绿色环保。

    一种有机-无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69228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284776.6

    申请日:2023-10-07

    Inventor: 杨瑞洪

    Abstract: 本案涉及一种有机‑无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首先对硅藻土进行酸碱刻蚀;之后将其与磁粉混合在其表面以三乙烯四胺为起始原料超支化聚合;以KH570为改性剂对聚合氯化铝进行改性之后聚合,制备聚合氯化铝‑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聚马来酸酐;将其与超支化改性硅藻土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升温至60℃搅拌反应24h,过滤、干燥,即得。本发明基于聚合氯化铝制得了一种新型的有机‑无机杂化复合高分子絮凝剂,以硅藻土为载体负载磁粉赋予絮凝剂磁性,回收更加方便快捷;超支化聚合物以及阳离子基的聚合物链对水体中的污染物吸附网捕,COD和浊度去除率高,也能抑制铝离子的释放,具有很高的净化效果,安全性高无二次污染。

    一种生活污水的处理方法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462365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542637.2

    申请日:2023-05-15

    Abstract: 本案涉及一种活污水的处理方法,将生活污水依次经过预处理、曝气沉淀、脱氮除磷、过滤即可排放;其中,所述曝气沉淀包括接触氧化步骤和缺氧沉淀步骤;所述脱氮除磷过程是在含有吸附膜的处理池中进行;所述吸附膜是以聚偏氟乙烯为载体材料,通过硅藻土/石墨烯复合粉末复合改性静电纺丝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生活污水中营养物质尤为丰富,常规的吸附膜不具备抗污染性能,本申请制得的复合吸附膜采用天然材料硅藻土和氧化石墨烯改性而成,成本较低,制得的吸附膜具有吸附量大、可回收、再生效果好的特点;且赋予了PVDF膜抗蛋白质性,能长期在水体中使用,膜的性能稳定,便于回收再利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