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270344B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1811164794.X
申请日:2018-10-0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脉冲丢失下的相参脉冲信号频率估计方法,首先在脉冲范围内进行相位解模糊处理和单脉冲级频率估计;其次,执行两次以两个脉冲为一组的相位解模糊处理和频率估计,并得到脉冲丢失位置信息;再次,根据脉冲丢失位置信息将相参脉冲串分成若干个大段,以所有大段中的有效最小脉冲个数作为分段长度,对大段进行细分,并进行小分段级的频率估计,剔除误差太大的小段,综合剩余小段得到频率估计值;最后,搜索连续的有效小段最多的大段,将这些大段中的连续有效小段分别组成观测区间,并进行观测区间级的频率估计,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的频率估计值。本发明在脉冲丢失的情况下,仍能精确估计处相参脉冲串的频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836336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575202.4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采用MRC且适用于SWIPT AF协议的中继选择方法,将中继传输过程分为四个阶段:信源节点在(1-α)T内广播能量信号,中继节点采集能量;中继节点在第一个 内接收信源节点广播的信息信号;在第二个 内,接收信号ySRk经第一传输节点放大后转发至目的节点;在第三个 内,接收信号ySRk由第二传输节点放大后转发至目的节点。若第一传输节点、第二传输节点为不同的中继节点,则目的节点采用最大比合并的方式将两个传输节点的信息信号合并为一个。本发明保证了系统能量效率的最大化,保障了通信系统的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09270344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1164794.X
申请日:2018-10-0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脉冲丢失下的相参脉冲信号频率估计方法,首先在脉冲范围内进行相位解模糊处理和单脉冲级频率估计;其次,执行两次以两个脉冲为一组的相位解模糊处理和频率估计,并得到脉冲丢失位置信息;再次,根据脉冲丢失位置信息将相参脉冲串分成若干个大段,以所有大段中的有效最小脉冲个数作为分段长度,对大段进行细分,并进行小分段级的频率估计,剔除误差太大的小段,综合剩余小段得到频率估计值;最后,搜索连续的有效小段最多的大段,将这些大段中的连续有效小段分别组成观测区间,并进行观测区间级的频率估计,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的频率估计值。本发明在脉冲丢失的情况下,仍能精确估计处相参脉冲串的频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142199B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510437447.X
申请日:2015-07-2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H04W40/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门限和最大化安全容量准则的中继传输方法。本发明信源节点S传输信号给中继节点,转发到目的节点D,选出通过主链路(S→Rk→D)传输信号,目的节点D的接收信噪比大于某一固定信噪比门限值所对应的中继节点集合,窃听者E也能接收到中继节点放大转发出的信号,在候选的中继节点集合中,得到相应的窃听者E的接收信噪比,利用目的节点D和窃听者E的接收信噪比,求得整个通信系统的安全容量,从候选中继节点集合中选出安全容量最大的那个中继。本发明克服了以往二种方法的各自缺陷。本发明保证主链路通信的可靠性及整个通信系统的安全性,发挥出多中继系统的最佳性能,其信道安全性和可靠性都能兼顾。
-
公开(公告)号:CN115225196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210808217.X
申请日:2022-07-1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智能反射面辅助能量采集系统的短包安全传输方法,信源节点在K个智能反射面和一个没有外来能源供给的中继节点辅助下,和目的节点通信。通信开始之前,在K个智能反射面的辅助下,中继节点从信源节点发送的能量信号中采集能量。通信过程中,先以信道增益最大为目标,选出#imgabs0#在保证目的节点接收信噪比大于一定门限前提下,以最大化安全速率的下界为目标,获得有用信号的功率分配因子α*。最终,在#imgabs1#和中继节点的协助下,信源节点采用α*作为功率分配因子,和目的节点通信。所提方案通过信噪比和保密速率下界来优化功率分配因子,在考虑通信的一定可靠性的前提下,最大化整个通信系统的短包保密传输速率下界,保证了通信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8139205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259223.3
申请日:2024-03-0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H04W74/0833 , H04W72/0446 , H04W7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NOMA的动态上行链路随机接入方法,包括:基站在每轮随机接入开始前,向K0个用户广播ACB因子ρ(0≤ρ≤1),用户Ui(i=1,2,...,K0)收到基站广播的ACB因子ρ后,会产生一个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数ξi(0≤ξi≤1),若ξi<ρ,用户Ui从时间间隔BI内随机选择一个时隙来发送请求接入信号,该时间间隔BI与每轮随机接入的用户数有关,基站统计出空闲时隙数、成功时隙数和冲突时隙数,然后利用这些参数估计剩余用户数;并进而更新ACB因子ρ。结果表明,随着接入用户数的增多,本发明系统仍然可以允许绝大多数的用户接入,减少所有用户都接入成功所尝试的次数,从而更高效地利用系统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4980140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0573176.0
申请日:2022-05-2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智能反射面和中继站辅助的下行通信系统,该系统包括一个基站BS、两个智能反射面IRS l,l=1,2、一个中继站R、一个远距离用户D1和一个近距离用户D2,智能反射面l部署Nl个智能反射单元l=1,2;基站在智能反射面和中继站的辅助下,以非正交多址接入的方式向两个用户发送各自的有限长数据信号;还公开该系统的信息传输方法。本发明以绿色通信为研究背景,结合了智能反射面、中继站放大转发技术和非正交多址技术,考虑到了超可靠低时延,采用乘性路损和加性路损选择最优的一个智能反射面,操作简单且有利于降低接收机的复杂度,方案保证近距离用户通信的一定可靠性的前提下,最小化远距离用户的平均误块率性能,普遍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193591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154022.2
申请日:2023-02-2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H04W72/044 , H04W28/06 , H04W12/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多智能反射面辅助NOMA系统的短包安全传输方法,所提系统为一个信源节点S、K个智能反射面IRS、两个合法用户D1、D2;一个没有外来能源供给需要进行能量采集的窃听节点E。包括以下步骤,S发送导频信号,E从S的发送信号和IRS的反射信号中采集能量,确定使得E采集到的能量大于某一门限所对应的智能反射面集合SU;从SU中,选择最优的IRSk*;基于IRSk*,确定最优的功率分配系数α*以最大化D1和D2处的保密速率下界,保证数据的安全传输;在IRSk*的协助下,S采用NOMA协议向D1、D2发送私密的短包数据,同时E不但采集能量也试图窃取D1、D2的私密数据。该方法在保证能量采集用户采集到的一定能量的前提下,能保证D1、D2短包数据的安全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1629419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343806.6
申请日:2020-04-2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适用于AF中继系统的传输方法,信源节点传输导频信号给目的节点和中继节点,两者分别根据接收到的信号估计接收信噪比,然后把估计结果通过反馈链路反馈给信源节点,从而选择信息传输方式:信源节点直传信号至目的节点,或者信源节点通过中继节点将接收到的信号放大后转发到目的节点。其中,后者选出目的节点接收信噪比大于某一固定信噪比门限值所对应的中继节点集合,这样可以保证主链路通信质量的可靠性。同时,在候选中继节点集合中,选择使得系统能量效率最大的中继节点传输,即可保证通信系统的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1629418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343256.8
申请日:2020-04-2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max-max准则且适用于SWIPT AF中继系统的传输方法,具体为:信源节点发送导频信号,目的节点和中继节点接收信号;目的节点根据接收到的信号估计接收信噪比,并将估计结果通过反馈链路反馈给信源节点,信源节点根据接收信噪比与门限的关系选择相应信息传输方式传输信息,所述信息传输方式包括信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采用直接传输或者中继传输。本发明在保证链路通信的可靠性的基础上,实现了系统能量效率的最大化,从而能够发挥出多天线系统的最佳性能,其信道传输性能达到最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