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130223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445407.X
申请日:2015-07-2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04B7/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40/145
Abstract: 一种基于锂辉石矿渣的水凝胶的制备方法,涉及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将锂辉石矿渣与强碱进行水热反应从锂辉石矿渣中提取得到锂辉石提取液,再加入酸调pH至7~9,硅酸钠和偏铝酸钠才能反应生成最多的硅铝酸盐的络合物,然后才能凝结成水凝胶。本发明使用方便,节能环保,制作简单。本发明的锂辉石矿渣来源于工业上利用锂辉石矿提取碳酸锂后产生的工业固体废渣,本发明变废为宝,原料成本低。制成的水凝胶具有一定的弹性,呈固体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4312116A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10532245.9
申请日:2014-10-1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生物可降解的高分子导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高分子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将聚己内酯、聚乳酸和碳纤维加入到密炼机中,在密炼机的转子剪切速率为25s-1~50s-1、温度为170℃的条件下密炼后,经模压定型。形成的复合材料中聚己内酯分散相焊接了碳纤维的搭接点,使碳纤维在聚乳酸基体中形成牢固的网络结构。本发明极大地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使其可以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通用领域及许多工程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862355B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210379312.9
申请日:2012-10-0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可降解的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可降解的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在聚乳酸电纺纤维膜中引入聚己内酯组分以增强纤维和需要改性的聚己内酯基体的界面粘结,同时利用聚乳酸和聚己内酯熔点上较大的差异,利用层叠的方式将以聚乳酸为主体的纤维以固态的方式和熔融态的聚己内酯复合,从而在保持聚己内酯生物相容和生物可降解性能的同时增强其力学强度,以满足不同组织工程领域及其它材料应用领域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4119689A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310160543.5
申请日:2013-04-2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nventor: 吴德峰
IPC: C08L101/00 , C08L9/02 , C08L51/00 , C08L51/06 , C08K13/06 , C08K3/22 , C08K3/34 , B29B9/06 , H01B3/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油再生低烟无卤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配方40~60份回收低烟无卤粒子,10~20份丁腈橡胶,15~25份氢氧化镁,3~6份蒙脱土,5~10份相容剂,1~2份润滑剂,0.2~0.4份抗氧剂,2~4份黑色母。本发明克服了无机物为阻燃剂,加入加工助剂和功能助剂经螺杆挤出造粒而成所带来的耐油性很差或基本不耐油或价格昂贵等缺陷。本发明采用密炼机接螺杆挤出机组造粒,简化了加工工艺,以回收低烟无卤粒子为基础树脂,不仅可以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而且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显著提高电缆料的耐油性能,而且可以改善再生电缆料的耐老化性能,降低烟密度,提高防火等级,显著改善丁腈橡胶与再生低烟无卤粒子的相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734716B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0910264347.6
申请日:2009-12-2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01G23/053 , B82B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非耐高温基材表面负载晶型可控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属于材料制备技术领域。通过对钛原料进行水解或加碱沉淀处理后得到的氢氧化钛,再经胶溶得到负载用处理液,将经过预处理基材浸入到上述负载用处理液中,在70~100℃温度下保温反应24~72小时,然后通过清洗、干燥得到负载有晶型可控的纳米二氧化钛的非耐高温基材料。本方法制备过程简单,对设备要求低,所得材料可以用于空气净化,有机污染物降解以及紫外线屏蔽等方面。
-
公开(公告)号:CN102220658A
公开(公告)日:2011-10-19
申请号:CN201110150540.4
申请日:2011-06-0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纳米导电纤维及制备方法,涉及纳米纤维的制备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将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和表面羧基化的碳纳米管加入到由三氟乙酸和二氯甲烷组成的复配溶剂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分散,制成纺丝液;再将纺丝液在直流高电压下喷射生产纳米导电纤维。本发明以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为绝缘外层,以碳纳米管为导电内芯,使纤维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该产品既可用于过滤材料,也可以应用在电子电器工程,还可应用于传感器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1613521A
公开(公告)日:2009-12-30
申请号:CN200910031677.0
申请日:2009-06-2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导电合金材料及制备方法,涉及一种生物可降解高分子三元纳米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将聚己内酯、聚乳酸和碳纳米管加入到密炼机中,在170℃的温度、50rpm转子转速下熔融共混6-8min,得到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导电合金材料。本发明的优点和效果在于利用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制备具有一定导电性能的生物可降解的聚己内酯/聚乳酸/碳纳米管三元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添加极少量碳纳米管的方法来增容、增强聚己内酯/聚乳酸共混体系。碳纳米管在PCL相以及不相容相界面上的选择性分散,显著减小了PLA分散相液滴的尺寸,增加了两相界面粘结,对PCL/PLA共混体系增容的同时还起到一定的增强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1445651A
公开(公告)日:2009-06-03
申请号:CN200810243491.7
申请日:2008-12-2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连续的生物高分子三元纳米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按如下原料组分和质量份数:聚己内酯60-70份,聚乳酸30-40份,有机粘土1-6份,加入到密炼机中,在150-190℃的温度、40-60rpm的转子转速下熔融共混8-10min,得到双连续的生物高分子三元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利用简便易行且成本低廉的方法制得具有双连续相结构的生物可降解的聚己内酯/聚乳酸三元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热塑性、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及组织可吸收性,满足环境发展的要求,不仅在塑料的通用领域,而且在生物医学工程方面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903938A
公开(公告)日:2007-01-31
申请号:CN200610041004.X
申请日:2006-07-1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聚酯/石墨纳米导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由聚酯和石墨组成,聚酯和石墨的质量比为100∶2~30。本发明具有较低的渗滤阈值(4~5%),特别是石墨含量6%时,电导可达到10-8S/cm,具有较好的抗静电性。由于导电填料填充量较低,本发明基本保持了聚酯的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有望在防静电材料、电磁屏蔽材料、微波吸收等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903935A
公开(公告)日:2007-01-31
申请号:CN200610041002.0
申请日:2006-07-1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聚酯/石墨纳米导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由主基体聚酯、辅基体和石墨组成,各组分的质量比为:100∶5~60∶2~40。本发明具有较低的渗滤阈值(3~4%),且当石墨含量为4%时电导率可达到10-6S/cm,具有较好的抗静电性。由于导电填料填充量较低,本发明基本保持了聚酯的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有望在防静电材料、电磁屏蔽材料、微波吸收等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