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存储方法、溯源方法、溯源存储系统及溯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260662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541451.5

    申请日:2023-05-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溯源存储方法、溯源方法、溯源存储系统及溯源系统,属于溯源存储技术领域,溯源存储方法包括:获取数据拥有者私钥、数据使用者私钥、数据拥有者公钥和数据使用者公钥;对公开信息进行加密得到公开信息密文,对隐私信息进行加密得到隐私信息密文;对摘要签名得到签名Signowner和签名Signuser;对公开信息密文、隐私信息密文和签名Signuser加密得到第一密文数据;对公开信息密文、隐私信息密文和签名Signowner加密得到第二密文数据;将公开信息密文和隐私信息密文的哈希值记录在链上,将第一密文数据和第二密文数据存储在链外。本发明保证了区块链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提高了存储容量和查询效率。

    基于区块链的跨域细粒度属性访问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666067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562634.0

    申请日:2022-05-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跨域细粒度属性访问控制方法及系统,本发明以区块链和基于属性访问控制方法作为基础,任务状态属性引入属性访问控制模型中,可以根据任务的状态、所需条件等信息来动态的分配请求者的权限,并且利用主体节点属性、环境属性等来计算主体节点信任值的方法,能够帮助客体节点判断主体节点能否访问自己的资源,还能够实时更新主体节点的综合信任值,再通过主体节点的综合信任值来动态的分配请求者的权限,请求者只会拥有访问资源的最小的权限,达到了基于属性细粒度访问控制,使得恶意请求者没有能够利用的额外权限,降低了跨域访问控制的计算开销和空间开销,同时还可以很好地抵御越权攻击、伪造冒充式攻击和共谋攻击。

    基于机器学习的RSA掩码防御算法的侧信道攻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08678B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710951181.X

    申请日:2017-10-13

    Inventor: 万武南 陈俊 陈运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信息安全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RSA掩码防御算法的侧信道攻击方法,采集RSA双重掩码算法N条功耗曲线,进行滤波,对齐处理,并进行模乘截取;然后对截取的各模乘与某一个特定模乘根据泊松相关系数公式求各模乘相关系数;对每个模乘求的相关系数与某一定的模乘相关系数,求欧式距离;对欧式距离,采用机器学习聚类分析方法,进行聚类,分成多类;每各模乘所属类对应猜测密钥值。本发明考虑双重掩码的噪声影响,无法采用一阶或高阶侧信道攻击方法,并且攻击过程中分类方法采用人工观察设定阈值方式;利用模乘之间功耗的相关性特征差异,评估功耗点有效度,本发明能够有效分析幂指数。

    基于机器学习的RSA掩码防御算法的侧信道攻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08678A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710951181.X

    申请日:2017-10-13

    Inventor: 万武南 陈俊 陈运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信息安全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RSA掩码防御算法的侧信道攻击方法,采集RSA双重掩码算法N条功耗曲线,进行滤波,对齐处理,并进行模乘截取;然后对截取的各模乘与某一个特定模乘根据泊松相关系数公式求各模乘相关系数;对每个模乘求的相关系数与某一定的模乘相关系数,求欧式距离;对欧式距离,采用机器学习聚类分析方法,进行聚类,分成多类;每各模乘所属类对应猜测密钥值。本发明考虑双重掩码的噪声影响,无法采用一阶或高阶侧信道攻击方法,并且攻击过程中分类方法采用人工观察设定阈值方式;利用模乘之间功耗的相关性特征差异,评估功耗点有效度,本发明能够有效分析幂指数。

    一种基于无证书签密的区块链跨链身份认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72093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0162494.7

    申请日:2024-02-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跨链身份认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无证书签密的跨链身份认证方法。本发明对目前跨链身份认证领域存在的去中心化程度低、进行身份认证需要的资源多和可扩展性较差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适用于跨链环境下的基于无证书签密的身份认证方案,不需要中心化的公钥证书体系,不用存储数字证书及对数字证书进行验证等,也不存在采用基于身份的加密算法的跨链方案中的密钥托管问题。本发明方案的跨链数字身份标识符合W3C的DID规范,使得本方案的身份认证系统可以连接跨链网络中的其他参与方,与其他兼容DID标准的系统进行互联互通,很好地解决了系统的可扩展性问题,从而兼容新的应用场景。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医疗数据分类加密共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61786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0713088.0

    申请日:2023-06-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区块链的医疗数据分类加密共享方法,属于信息安全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系统初始化、医疗数据加密处理、密钥生成以及数据共享等步骤;本发明采用星际文件系统存储加密医疗数据,区块链存储医疗数据描述、访问策略、密钥等信息的方式减轻区块链存储压力,将医疗数据按照基本信息、医疗科室、疾病进行细粒度划分后分类加密,按需共享数据,避免数据滥用,并利用区块链技术和加密算法相结合的方法提供灵活的访问控制,对称加密和基于属性的加密相结合的方法减小计算开销。

    基于零知识证明和跨链的访问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800435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1047221.X

    申请日:2023-08-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零知识证明和跨链的访问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属于区块链访问控制技术领域,基于零知识证明和跨链的访问控制方法包括:S1.访问主体和访问客体身份注册;S2.成员域身份注册;S3.访问主体访问预处理;S4.验证访问主体访问权限;S5.返回访问权限验证结果。本发明将简洁非交互式零知识证明与基于属性的访问控制相结合,通过将访问控制过程中涉及属性或访问策略等具有隐私性的数据转变成简洁非交互式零知识证明中的待证明陈述,利用零知识证明算法过程中不泄漏任何隐私数据的特点来防止隐私数据的泄漏。该方法可以更好地实现跨域访问的数据安全,抵御中间人攻击和共谋攻击等多种威胁攻击方式。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医疗数据分类加密共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61786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713088.0

    申请日:2023-06-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区块链的医疗数据分类加密共享方法,属于信息安全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系统初始化、医疗数据加密处理、密钥生成以及数据共享等步骤;本发明采用星际文件系统存储加密医疗数据,区块链存储医疗数据描述、访问策略、密钥等信息的方式减轻区块链存储压力,将医疗数据按照基本信息、医疗科室、疾病进行细粒度划分后分类加密,按需共享数据,避免数据滥用,并利用区块链技术和加密算法相结合的方法提供灵活的访问控制,对称加密和基于属性的加密相结合的方法减小计算开销。

    基于区块链的异构身份联盟风险评估系统、方法及终端

    公开(公告)号:CN114139203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111469641.8

    申请日:2021-12-0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风险评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异构身份联盟风险评估系统、方法及终端,身份认证中心、受评估节点、风险评估节点、联盟链、云服务器。本发明利用密文策略属性加密保障了隐私数据的安全存储,同时确保数据拥有者对风险评估数据的控制权,并结合网络分片思想和聚合签名技术,提出一种两级共识机制GABFT,先利用一致性哈希算法对网络节点分组,组内及组间采用结合聚合签名的PBFT达成共识,该共识机制在提高风险评估结果处理效率、降低通信开销的同时,支持了节点的动态变化,相比较PBFT,GABFT可以将节点达成共识所需要的通信次数由平方级降至线性级,吞吐量提升约2‑3倍。

    基于区块链的跨域细粒度属性访问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666067B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562634.0

    申请日:2022-05-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跨域细粒度属性访问控制方法及系统,本发明以区块链和基于属性访问控制方法作为基础,任务状态属性引入属性访问控制模型中,可以根据任务的状态、所需条件等信息来动态的分配请求者的权限,并且利用主体节点属性、环境属性等来计算主体节点信任值的方法,能够帮助客体节点判断主体节点能否访问自己的资源,还能够实时更新主体节点的综合信任值,再通过主体节点的综合信任值来动态的分配请求者的权限,请求者只会拥有访问资源的最小的权限,达到了基于属性细粒度访问控制,使得恶意请求者没有能够利用的额外权限,降低了跨域访问控制的计算开销和空间开销,同时还可以很好地抵御越权攻击、伪造冒充式攻击和共谋攻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