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热近临界水氧化偏二甲肼废液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776495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274302.7

    申请日:2016-04-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1/727 C02F2103/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过热近临界水氧化偏二甲肼废液的方法和系统,本发明所指的近临界条件为温度高于水的临界温度374.15℃、压力小于水的临界压力22.13Mpa。反应过程加入一定的氧气,可以迅速降解偏二甲肼废液污染物,使其无害化,实现废液的达标排放。与超临界水氧化法相比,近临界水减小了系统的工作压力,降低了对反应器材质的要求,提高了系统的使用安全性,提高了系统的寿命,降低了装置的成本。该方法装置结构简单,可以回收废液处理过程的反应热量,使其维持后续的反应进行,从而节约了处理费用。

    一种高吸附活性氢氧化钙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69793A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410281576.X

    申请日:2014-06-21

    Abstract: 一种高吸附活性氢氧化钙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CaCl2放入三颈瓶中,加入去离子水溶解,采用磁力搅拌器搅拌;称取SDS或PEG,它们与CaCl2的质量比为:CaCl2∶SDS=22.2∶(0.47~2.34)或CaCl2∶PEG=22.2∶(2.65~14.44),加入到三颈瓶中搅拌溶解;NaOH溶于去离子水中,CaCl2∶NaOH质量比=22.2∶8,然后以40ml/h的速率滴入三颈瓶中,搅拌反应0.5h~2.5h得到浆体;将浆体抽滤后,洗涤后干燥。本发明制备出颗粒均匀、呈单分散纳米Ca(OH)2粉体,颗粒粒度为200nm~300nm;比表面积可达88m2/g。对N2的最大吸附量可达到80mL/g;同时对NOx去除率可达98%,这对航天发射场液体推进剂N2O4的泄漏处理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种过热近临界水氧化偏二甲肼废液的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5500882U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20177382.X

    申请日:2016-03-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过热近临界水氧化偏二甲肼废液的系统,该系统包括供料装置,预热装置,氧化剂供给装置,反应装置,冷却装置和分离装置。本实用新型所指的近临界条件为温度高于水的临界温度374.15℃、压力小于水的临界压力22.13Mpa。反应过程加入一定的氧气,可以迅速降解偏二甲肼废液污染物,使其无害化,实现废液的达标排放。与超临界水氧化法相比,近临界水减小了系统的工作压力,降低了对反应器材质的要求,提高了系统的使用安全性,提高了系统的寿命,本系统结构简单,可以回收废液处理过程的反应热量,使其维持后续的反应进行,从而节约了处理费用。

    一种固体粉剂吸附气体性能的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2649071U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220108736.7

    申请日:2012-03-14

    Inventor: 侯瑞琴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体粉剂吸附气体性能的测量装置,在反应瓶瓶塞中央及一侧分别打孔插入两根导管,粉剂通过粉剂加入漏斗、粉剂导入短管、真空活塞、中央的粉剂导入管进入反应瓶;粉剂导入短管上端还连接真空泵,对反应瓶进行抽真空;侧面的导管为硬质斜切角导入管,通过2个真空活塞接压力表;气体通过2个真空活塞接压力表的连接软管注入。上述材质均不能与固体粉剂、气体发生化学反应。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固体微细粉对气体捕获吸附的定量测量,具有结构简单、可重复使用、准确可靠、经济实用的特点。

    过热近临界水氧化处理放射性废有机物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5751545U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620662642.2

    申请日:2016-06-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过热近临界水氧化处理放射性废有机物的装置。该装置包括供料系统、预热系统、氧化剂供给系统、反应系统、富集排盐系统、冷却系统、分离系统。本实用新型可以迅速降解放射性废机油,使其无害化和无机化,放射性金属离子富集于多级除盐装置中,定期回收进行深埋处理,实现放射性废弃物的减量化,减小了放射性物质长期储存的危险性,同时减量化的放射性物质地质深埋占地少,可以大量节省处置费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