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199307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432658.X
申请日:2014-08-28
IPC: G05B17/02
Abstract: 一种硬件在环仿真方法和系统,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硬件在环仿真系统稳态运行中电力系统模型输出的检测量;获取所述硬件在环仿真系统的总延时时间,并获取工频周期时间;根据所述总延时时间、预设的工频周期采样点数、所述工频周期时间计算延时点数;将所述检测量进行快速离散傅里叶分解,获得其实部和虚部;根据所述延时点数对所述实部和虚部进行相位补偿,获得补偿后的实部和虚部;将补偿后的实部和虚部通过离散傅里叶反变换组合并叠加,获得补偿后的检测量;根据补偿后的检测量对待测电气设备进行在环仿真试验。通过本发明方案不仅提高了硬件在环仿真系统仿真的稳定性和精度,同时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3674930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461286.9
申请日:2013-09-29
Applicant: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黄青丹 , 宋浩永 , 陆国俊 , 王勇 , 王劲 , 黄慧红 , 张德智 , 赵崇智 , 刘静 , 徐诗颖 , 吴培伟 , 李聃 , 戴月容 , 林满堂 , 裴利强 , 吕慧媛 , 李助亚 , 练穆森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F6气体设备故障熔融物成分测定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A、样品预处理;B、定性及半定量分析,包括利用EDS能谱仪确定样品中元素种类及相对含量以及利用X射线衍射光谱仪确定样品中的化合物种类;C、定量分析,包括进行ICP测试测定样品中的阳离子含量以及进行IC测试测定样品中的阴离子含量。本发明SF6气体设备故障熔融物成分测定方法通过EDS能谱仪测试、XRD测试、ICP测试和IC测试结果的有机结合,对SF6气体设备故障熔融物成分定性和定量分析,可准确测定SF6气体设备故障熔融物成分,有助于电力设备故障分析以及指导设备的运行和日常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03633640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10538464.3
申请日:2013-11-04
IPC: H02J3/00
Abstract: 一种电网连通网络分析方法和系统,当电网中母线的电压为不合格值时获取电网数据。去除电网数据中母线的电压为不合格值时断开的开关元件的信息,得到目标数据,获取电压为不合格值的母线所连接的节点设为待测节点。判断与待测节点相连的电气元件是否为边界元件,若否,则将与待测节点相连的电气元件设为目标元件,获取连接目标元件的其它节点设为待测节点,再次进行判断;若是,则将与待测节点相连的除电容外的电气元件设为目标元件,根据目标元件构建初始连通网络。获取初始连通网络中的电容并设为目标电容,根据目标元件和目标电容获取电网连通网络。从电压为不合格值的母线出发,获取母线在电压为不合格值时所处的电网连通网络,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928756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10469904.X
申请日:2012-11-19
Applicant: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振荡波法的电缆局部放电检测定位仿真系统,包括:测试电缆、高频耦合器、振荡波电路、控制模块以及显示模块;所述测试电缆上设有缺陷点;所述控制模块输出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振荡波电路产生振荡波电压;所述振荡波电路将所述振荡波电压输出至与其串联连接的所述测试电缆,所述振荡波电压在所述缺陷点处激发出局部放电信号;所述高频耦合器连接在所述测试电缆的第一端点上,用于接收所述局部放电信号;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接收的局部放电信号对所述缺陷点进行定位;所述显示模块将所述定位的结果进行显示。本发明的技术,仿真成本低、效率高,在电力系统仿真平台中进行实验和培训,适用于普遍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798758A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210324378.8
申请日:2012-09-04
Applicant: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IPC: G01R2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并联电容器组串联电抗率的测量方法和系统,其方法包括步骤:对并联电容器组进行谐波监测;根据所述谐波监测获得的原始数据获取各次谐波的电压值、电流值;根据所述各次谐波的电压值、电流值确定电抗率。本发明的数据基础是谐波的监测数据,不需要专门的电抗率测量设备,能够最大化地节约投资成本;且本发明可以在系统运行时进行谐波监测,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其监测结果满足实时性,完整性和精确性的要求;可以准确有效地监测出电容器处于实际运行状态时串联电抗率的大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能否有效的抑制谐波的放大,其推广应用保证了电容器组的安全可靠运行,加强了现有电网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590621B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1710935559.7
申请日:2017-10-10
IPC: G06Q1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适应频繁集挖掘法的缺陷亲和性分析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预设编码的数据集,并得到总输入数据集;生成第一层的频繁项集;从每层的候选集中寻找频繁项集,并保存对应的支持度;查找对应层项集的超集,并生成下一层级的候选项集,并且调用扫描函数模块查找下一层级的候选项集中是否有频繁项集,同时构建成下一层的候选项集;将每层的频繁项集存入知识库,并通过设备ID与变压器主诊断评价系统建立关键链接关系。该方法可以通过自适应式阈值算法,有效解决了现有方法中静态数据分析的迟缓、以及统一阈值与动态数据规模不同步的问题,并实现了广域数据支撑的变压器缺陷亲和性分析,提高了挖掘结果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193559B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811280876.0
申请日:2018-10-30
Applicant: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供电电源快速切换系统和切换控制方法、装置,其中,供电电源快速切换系统包括:逆变器、蓄电模块、供电网电信号检测模块、电抗模组、控制器和双向晶闸管模块;供电网电信号检测模块用于采集供电网的输出电信号,并输出供电网的输出电信号至控制器;蓄电模块依次与逆变器和电抗模组串接后并入供电网;双向晶闸管模块用于串接在供电网与负载之间;控制器用于根据供电网的输出电信号,控制逆变器的工作状态。当发生电压暂降时,控制逆变器的工作状态,使逆变器输出强迫关断电压给供电网和负载间的双向晶闸管模块,采用强迫式关断方式,快速切断供电网与负载之间的供电通路,切除速度快,电压暂降治理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08717415B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810276603.2
申请日:2018-03-30
Applicant: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生产设备生命周期状态数据建模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生产设备在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的设备数据,根据设备数据按照逻辑控制模型生成拓扑数据,根据设备数据和拓扑数据,获取设备运行档案以及定义数据结构,根据设备数据、拓扑数据、设备运行档案和数据结构,建立生产设备的状态数据模型。采用本方法能够实现了生产设备在全生命周期下的大数据资源的记录和处理,完善大数据资源的全面性,建立的状态数据模型存储着经过逻辑关系关联、提取、融合、梳理的数据,可以展示梳理后清晰的与生产设备相关联的数据,准确地记录生产设备各个阶段的状态,提高获取生产设备的状态数据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193559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280876.0
申请日:2018-10-30
Applicant: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供电电源快速切换系统和切换控制方法、装置,其中,供电电源快速切换系统包括:逆变器、蓄电模块、供电网电信号检测模块、电抗模组、控制器和双向晶闸管模块;供电网电信号检测模块用于采集供电网的输出电信号,并输出供电网的输出电信号至控制器;蓄电模块依次与逆变器和电抗模组串接后并入供电网;双向晶闸管模块用于串接在供电网与负载之间;控制器用于根据供电网的输出电信号,控制逆变器的工作状态。当发生电压暂降时,控制逆变器的工作状态,使逆变器输出强迫关断电压给供电网和负载间的双向晶闸管模块,采用强迫式关断方式,快速切断供电网与负载之间的供电通路,切除速度快,电压暂降治理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07966207A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711492762.8
申请日:2017-12-30
Applicant: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IPC: G01H11/08 , G05B19/042 , G08C1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H11/08 , G05B19/0428 , G05B2219/2612 , G05B2219/2656 , G08C1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载分接开关振动信号采集装置和分析系统。有载分接开关振动信号采集装置,包括振动传感器、信号转换器和无线传输设备,振动传感器、信号转换器和无线传输设备依次连接,且无线传输设备无线通信连接信号分析设备;振动传感器采集有载分接开关的振动信号并传输至信号转换器,信号转换器对振动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数字信号,并通过无线传输设备将数字信号无线传输至信号分析设备。通过无线传输,不受通信线缆的限制,不需要再采集现场布设线缆,适用便利,尤其适用于在多采样点要求和恶劣应用环境下进行适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