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92977A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0938875.6
申请日:2021-08-1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底电网的储能规划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所述方法通过考虑负荷互补特性,对保底负荷供电路径进行优化,并考虑重要用户在灾害期间的负荷用电需求,选择关键变电站配置储能系统,得到多个初始储能规划方案,并根据场地约束、潮流约束、可靠供电约束和负荷响应时间约束从多个初始储能规划方案中选出至少一个候选储能规划方案,最后,考虑储能系统效率、储能保底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电能质量,从至少一个候选储能规划方案中选出一个最终储能规划方案,以根据最终储能规划方案对保底电网的储能系统进行配置,其能考虑保底电网差异化建设特点,对保底电网的储能系统进行规划,并考虑负荷互补特性,实现保底电网储能的优化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3629773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1057990.9
申请日:2021-09-0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系统及其发电方法,其中该发电系统包括:发电子系统、电网子系统和储能子系统;发电子系统设置于海岛上,用于进行风力发电,并将风力发电后得到的发电电能发送至电网子系统;电网子系统,用于为海岛上的本地负荷提供运行时的运行电能;储能子系统,用于根据本地负荷和风力发电时风力出力的大小关系,调整储能子系统和电网子系统之间的传输关系。本申请中的储能子系统可以适时地从电网子系统中吸收或释放电能,为平抑风力发电功率波动、提高风力发电接入电网的能力提供了有效的手段,提高了风电的并网接入能力,可从源头降低风力发电并网功率的波动性,大幅提升风力发电并网消纳能力,确保了既有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3572161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857726.7
申请日:2021-07-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抗灾保底电网的储能系统在线状态监测和评估方法,通过监测储能系统中各个电池模块的各项数据,同时获取电池管理系统评估各个电池模块的电池储能状态值,基于各项数据对储能系统整体状态进行评估,在电网集控中心中对储能系统在预设场景下的抗灾保底电网支撑能力进行评估,从而提供支撑时间、输出功率、供电范围以及风险预测的结果,实现了针对保底电网应用场景提供具体方法对储能系统的输出时间预测、输出功率特性预测及对应能够覆盖的保底电网范围等直观的抗灾保障能力进行评估和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0707744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0954815.6
申请日:2019-10-0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风电场集群发电状态的监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检测每一风电场的风速;根据每一风电场的风速建立风电场集群发电功率模型;根据风电场集群发电功率模型、预设的条件功率以及预设的置信度获得风电场集群发电功率波动的置信区间;根据风电场集群发电功率模型以及预设的条件功率获得风电场集群发电功率的波动偏度;应用风电场集群发电功率波动的置信区间以及风电场集群发电功率的波动偏度监测风电场集群的发电状态。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实现对海上风电集群发电功率波动特性的分析,从而确保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011979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155181.9
申请日:2024-02-0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州南网科研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生产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通过目标产品的多个制造数据将工业制造数据区域划分为多个监测子数据区域;采集每个监测子数据区域的设备运行信息和生产信息;根据设备运行信息,计算设备运行数据融合指数,并根据生产信息,计算有效生产数据融合指数,并基于设备运行数据融合指数和有效生产数据融合指数,计算每个监测子数据区域的生产过程优化系数;将生产过程优化系数与预设的生产过程优化系数阈值进行对比,若生产过程优化系数不大于生产过程优化系数阈值,则确定当前监测子数据区域的生产过程存在异常,否则,确定不存在异常;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实现对工业生产过程的优化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3659668B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110921185.X
申请日:2021-08-1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化学储能电站电池放电回路,在所述电化学储能电站电池放电回路中,当有若干蓄电池组处于放电核容状态时,第一开关单元将核容装置接入放电母线,使得核容装置与放电母线连接,再通过若干处于放电核容状态的蓄电池组对应的第二开关单元,将若干处于放电核容状态的蓄电池组的放电端接入放电母线,使得若干处于放电核容状态的蓄电池组可以通过第二开关单元,使放电电流流入放电母线,从而利用核容装置核对流过放电母线得电流对蓄电池组进行核容。进一步的,当有若干蓄电池组处于充电状态时,通过若干处于放电核容状态的蓄电池组对应的第三开关单元,将若干处于放电核容状态的蓄电池组的充电端接入充电母线,实现蓄电池组的充电。
-
公开(公告)号:CN114066010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213026.0
申请日:2021-10-1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户侧的储能优化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基于用户侧的电力负荷数据,获得用户侧的日负荷曲线;根据日负荷曲线,获得储能设备的充、放电时间段;根据日负荷曲线和充、放电时间段,确定储能设备在充电时间段的充电电量和在放电时间段的放电电量;进一步根据储能设备的电池放电深度,确定储能设备的第一充、放电功率和第一储能容量;根据电池放电深度用和户侧的保安负荷,确定储能设备的第二放电功率和第二储能容量;根据上述确定的充电功率、放电功率和储能容量,对储能设备进行储能优化配置。本发明公开的储能优化配置方法充分考虑了用户侧的保安负荷,提高了储能设备在电网失电时对用户侧进行供电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203909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503572.1
申请日:2021-05-08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风电场连续故障穿越响应测试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预先根据风电场和交流系统的实际拓扑与配置,搭建包括所述风电场和所述交流系统的实时仿真模型;根据所述交流系统,配置所述实时仿真模型的交流系统参数;执行所述实时仿真模型的风电场中风电机组的并网操作,并配置连续故障穿越控制功能使能;根据待测试项目,配置所述实时仿真模型的风电场的有功功率水平,并在所述实时仿真模型的风电场的并网点生成连续故障穿越电压波形,执行连续故障穿越响应测试。本发明有效解决了规模化风电场连续故障穿越响应的准确测试问题,不仅方法灵活全面,还实现了对风电场并网性能的可靠把控,有效维护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3708444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0938888.3
申请日:2021-08-1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电站的能量均衡控制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建立的能量均衡控制模型,确定当前储能电站投入运行的电池投入组;当检测到当前的储能电站处于防灾抗灾工作模式时,且检测到所述电池投入组的电池分组个数小于等于电池备用组的电池分组个数时,控制所述电池投入组投入并放电,同时对所述电池投入组的平均荷电状态进行检测;当检测到所述电池投入组的平均荷电状态满足预设荷电状态条件时,控制所述电池投入组退出,并从所述电池备用组中投入Nk个电池分组进行放电,其能考虑到保底电网的差异性需求,针对防灾抗灾场景提供一种有效的储能电站的能量控制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3555872A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10859523.1
申请日:2021-07-28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灾害全周期的保底电网中储能系统的应急运维方法,首先根据最新的灾害强度分布信息来预测区域电力系统在灾害全周期发生故障的电力元件及对应的修复时间,从而将区域电力系统的电网状态和风险程度进行了量化,为区域电力系统的响应动作和恢复时间的确定提供了依据,并在确定区域电力系统的响应动作后,在对应的恢复时间内对发生故障的电力元件进行修复,以及对区域电力系统进行恢复,并通过弹性评估技术来确定区域电力系统和保底电网受灾害影响时的弹性评估结果,基于此弹性评估结果来确定的储能系统的应急运维方案,能够最大程度地保障保底电网储能站对保底电网的支撑作用,并保证储能系统在灾害全周期稳定运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