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630744B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310307309.0
申请日:2013-07-19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胡玉岚 , 王奕 , 毕天姝 , 刘灏 , 冯谦 , 钱程 , 梅成林 , 李田刚 , 安然然 , 罗航 , 张健 , 张远 , 杨汾艳 , 徐柏榆 , 翁洪杰 , 盛超 , 陈晓科 , 孙闻 , 陈锐 , 马明 , 张俊峰 , 王晓毛
IPC: G01R25/02
Abstract: 一种PMU相角检测方法,包括步骤:获取相角数据,对相角数据进行分段拟合得到FEA曲线;根据各个分段区间内FEA曲线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的平均值确定量测误差;基于相角和频率的关系,确定拟合参数,根据拟合参数确定所有分段区间内的拟合误差;根据拟合误差与量测误差确定系统误差;根据系统误差校正相角数据。本发明通过对相角数据进行分段拟合得到FEA曲线,根据FEA曲线分别计算量测误差、拟合误差及系统误差,能有效地检测出PMU相角量测中存在的系统误差,并对误差的大小做出准确评估,及时对PMU相角数据校正,降低相角量测的突变性,消除伪波动,提高PMU相角量测质量,有利于对整个电网的调度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3795090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410046197.2
申请日:2014-01-29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广域测量系统的发电机无功出力的紧急控制方法,以发电机励磁参考电压阶跃控制为手段,通过增加发电机无功出力来解决关键母线电压跌落持续时间过长的问题,按照参与电压控制电厂励磁参考电压百分之一增量阶跃控制的关键母线电压增量测度的大小选择参与励磁控制的电厂机组,并根据参与励磁参考电压阶跃控制的机组机端电压上限确定参与控制机组的励磁考电压阶跃控制量实现在线发电机励磁控制改善系统电压质量。实现了基于动态响应的紧急控制过程,只需调节关键母线所在区域和邻近区域发电机无功出力,付出的代价小,能够有效改善或抑制故障后关键母线电压恢复问题,提高系统的整体电压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788905B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210248168.5
申请日:2012-07-17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感应电压下同塔多回三相不对称线路参数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同塔多回线路中任意两回之间的阻抗测量;S2单回线路的电容测量;S3同塔多回线路中任意两回之间的耦合电容测量。本发明可确保测量准确安全,并消除强感应电压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3995921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410163286.5
申请日:2014-04-22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微网供电系统可靠性的模拟评估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三个步骤:S1确定评估模型;S2元件状态抽样;S3进行系统评估。本发明运用各类设备的历史运行数据作为基础,引入分布式电源故障点、故障时间序列进行系统供电可靠性的分析,对系统分布式电源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模拟,充分考虑了因设备自身性能发生故障对系统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其分析结果能够较真实的反映微网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788902B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210248165.1
申请日:2012-07-17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Inventor: 陈晓科 , 赵艳军 , 尹建华 , 赵进全 , 盛超 , 曾杰 , 唐景星 , 王玲 , 张跃 , 杨汾艳 , 孙闻 , 张健 , 罗航 , 王奕 , 安然然 , 李贺龙 , 姜良刚
Abstract: 一种抗高感应电压干扰的高压输电线路工频参数实测装置,包括依次连接单相电源、多抽头变压器和线路参数测试仪,其中测试仪分别外接上位机和同步电源,其输出端接被测线路。本测量装置简单实用,能够消除高感应电压干扰和三相不对称对线路参数测量的影响,提高线路参数测量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698577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310720023.5
申请日:2013-12-23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输电单极运行时变压器中性线电流的计算方法,包括:建立接地极模型和大地土壤模型,计算接地极周围地表电位分布;建立电网的直流电路模型;根据计算的所述地表电位分布和建立的所述直流电路模型,计算变压器中性线电流。本发明考虑海岸效应对大地土壤模型的影响,建立接地极模型和大地土壤模型计算接地极周围地表电位分布;建立电网的直流电路模型,根据求得的中性点电位计算变压器中性线电流。本发明适应性强,可以计算内陆和沿海地区变压器中性线电流,能显著提高计算精度,对直流单极大地运行时变压器乃至整个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3269211A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310157826.4
申请日:2013-04-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武汉大学
Inventor: 胡玉岚 , 王奕 , 钱珞江 , 丁涛 , 梅成林 , 李田刚 , 安然然 , 罗航 , 张健 , 张远 , 杨汾艳 , 徐柏榆 , 翁洪杰 , 盛超 , 陈晓科 , 孙闻 , 陈锐 , 马明 , 张俊峰 , 王晓毛
IPC: H03H17/02
Abstract: 一种三相交流系统测量数据的数字滤波方法,包括步骤:将三相电压信号VA、VB、VC转换为两相αβ坐标系下的电压信号Vα、Vβ;根据设定的传递函数分别对电压信号Vα、Vβ进行低通滤波得到电压信号V'α、V'β;计算所述电压信号V'α、V'β的基频相位δ;根据传递函数计算低通滤波的基频相位延迟角δ0;根据基频相位δ将电压信号V'α、V'β转换为旋转dq两相坐标系下的直流电压Vd、Vq;以δ-δ0为变换角将直流电压Vd、Vq转换为三相坐标下的电压信号V'A、V'B、V'C。上述三相交流系统测量数据的数字滤波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滤波方式的基频相位延迟问题,提高电力系统的相位控制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236693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310149145.3
申请日:2013-04-25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包括串联单元和并联单元;所述串联单元包括两个串联变换器和三个变压器,所述并联单元包括一个并联变换器;两个所述串联变换器交流侧的三个单相输出端分别连接至三个所述变压器的端子,其中两个所述串联变换器的同相输出端接同一变压器,所得的电压通过三个所述变压器耦合后串联接入至三相馈线的每一条单相馈线上,两个所述串联变换器的直流侧都分别连接至所述并联变换器的直流侧,所述并联变换器交流侧的三个单相输出端分别连接至所述三相馈线上的每一条单相馈线。本发明能有效解决子模块冗余问题,其电压暂降补偿能力和工作稳定性都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788902A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210248165.1
申请日:2012-07-17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Inventor: 陈晓科 , 赵艳军 , 尹建华 , 赵进全 , 盛超 , 曾杰 , 唐景星 , 王玲 , 张跃 , 杨汾艳 , 孙闻 , 张健 , 罗航 , 王奕 , 安然然 , 李贺龙 , 姜良刚
Abstract: 一种抗高感应电压干扰的高压输电线路工频参数实测装置,包括依次连接单相电源、多抽头变压器和线路参数测试仪,其中测试仪分别外接上位机和同步电源,其输出端接被测线路。本测量装置简单实用,能够消除高感应电压干扰和三相不对称对线路参数测量的影响,提高线路参数测量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112169B
公开(公告)日:2017-11-14
申请号:CN201410277214.3
申请日:2014-06-19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杨汾艳 , 张跃 , 曾杰 , 盛超 , 陈晓科 , 李峰 , 刘正超 , 林冬 , 孙闻 , 赵艳军 , 唐景星 , 王钤 , 付聪 , 郑扶民 , 钟红梅 , 刘成功 , 王奕 , 翁洪杰 , 马明 , 李玎 , 朱良合 , 张远
Abstract: 一种以投资回收期最短为目标的能源供应系统优化配置方法:S1确定优化目标;S2利用计算机基于遗传算法优化:S2‑1系统初始化;S2‑2初始化种群P;S2‑3计算初始种群各个体适应度函数值,并执行逻辑排序操作,计算聚集距离;S2‑4,从父代种群中通过选择、交叉和变异操作得子代种群,通过再次仿真,计算种群个体适应度函数值,并执行排序,计算各个体聚集距离,选择生成下一代父代种群;S2‑5,判断是否满足终止条件:满足则调用仿真策略,进行数据仿真,输出优化结果;否则返回。本发明首次提出了以综合能源供应系统投资回收周期最小为目标的优化规划设计方法,采用基于单目标遗传算法对各设备的类型和装机容量进行优化,对系统设备的构成及容量进行确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