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湍流环境下UCTD中传感器响应时间同步匹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09488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080377.0

    申请日:2025-0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传感器数据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复杂湍流环境下UCTD中传感器响应时间同步匹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利用温控水流槽产生不同的流速和湍流强度,将UCTD探头置于温控水流槽中测量不同流速和湍流强度下的温度和电导率,记录UCTD中温度和电导率传感器在不同流速和湍流强度下的响应时间;通过对记录的实验数据进行多项式回归分析,建立温度和电导率传感器响应时间模型;使用梯度下降法最小化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的误差,优化模型中的参数;利用优化后的模型建立同步响应时间模型,对温度传感器和电导率传感器的响应时间差异进行同步匹配。本发明所公开的方法极大地提高了UCTD在海洋环境监测中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种海洋自然电位传感器的响应速度测试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0561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23193.0

    申请日:2025-01-07

    Abstract: 本发明海洋科学的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海洋自然电位传感器的响应速度测试装置及方法,其中装置包括:箱体,所述海洋自然电位传感器位于安装空间的顶部;电位切换模块,其位于所述海洋自然电位传感器的下方;电压测量模块,其与所述海洋自然电位传感器连接,所述电压测量模块用于采集所述海洋自然电位传感器的电位跃迁信号,并输出所述海洋自然电位传感器的响应参数;所述电位切换模块包括:电源单元、导体阵列和电荷处理单元;本发明采用导体阵列作为响应源,有效提高海洋自然电位传感器响应速度测量的可靠性。采用背景电流低、吸附低的硼掺杂金刚石薄膜,以获取更小的电容和电荷量,减少充放电对电位变化和电位传感器的响应速度测量的影响。

    一种检测过氧化氢浓度的电化学电极及其检测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7058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54942.1

    申请日:2024-11-19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检测过氧化氢浓度的电化学电极及其检测装置和方法。本发明包括旋转电极、静电极和参比电极,旋转电极包括依次连接的驱动电机、旋转杆和旋转体,旋转体的内部设有第一集流体且底部镶嵌有检测电极;静电极包括绝缘外壳、第二集流体和对电极,第二集流体设置于绝缘外壳的内部,对电极镶嵌在绝缘壳体的顶部并平行设置于检测电极的正下方。本发明还给出了设有上述电化学电极的过氧化氢浓度检测装置以及在该检测装置上进行过氧化氢浓度检测的方法。本发明在过氧化氢浓度检测过程中,检测电极表面的过氧化氢浓度保持相对稳定,与整个过氧化氢溶液本身的浓度接近,检测结果误差小,重现性好,检出限低,检测范围大,检测效率高。

    一种海洋温度传感器动态补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6947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510065210.7

    申请日:2025-0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传感器数据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海洋温度传感器动态补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造不同温度梯度的盐水分层,获取传感器在不同运动速度和温度梯度下的阶跃响应曲线,计算相应的时间常数,建立数据集;构建时间常数与运动速度及温度梯度之间的关系模型,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及数据集对关系模型进行参数寻优,得到最优的关系模型;根据海洋温度传感器实时测量的温度值和运动速度计算实际环境的温度梯度;使用最优的关系模型计算海洋温度传感器的时间常数,调整滤波器的参数,实现动态补偿。利用本发明的时间常数与运动速度及温度梯度之间的关系模型可以实时调整传感器的时间常数,保证传感器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响应速度和测量精度。

    一种平行结构的石墨烯-金刚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94399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31838.9

    申请日:2024-09-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行结构的石墨烯‑金刚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微波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在单晶金刚石表面沉积金刚石薄膜,通过切片打磨的方法分别制备上下表面为(111)取向的单晶金刚石薄膜;利用微波等离子体技术,通过氢等离子处理单晶金刚石薄膜表面得到具有氢终端表面的单晶金刚石;在低真空环境下,通过热丝加热甲烷、氢气的混合气体,热解产生石墨烯生长所需的碳原子,碳原子吸附在金刚石表面成核后二维重构,最终得到平行结构的石墨烯‑金刚石复合材料。本发明所公开的方法避免了石墨烯转移技术带来的破坏。该复合结构的表面可以表现出导体或半导体特性,在半导体芯片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