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891458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410111869.3
申请日:2014-03-21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01C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宽窄行高速水稻插秧机支撑臂调节机构,包括有同轴正反向双螺旋调节的丝杠和偏心轮锁紧装置,丝杆穿过分插机构支撑臂,丝杠左右两端螺纹处分别旋合有移动块,移动块的后端面固定安装有支撑臂,支撑梁前后两端的上下各开了两个滑槽,通过螺栓穿过支撑臂前端面的通孔和支撑梁后端面的滑槽将支撑臂固定在支撑梁的后端面上;偏心轮锁紧装置由偏心轮、上下前后四块垫板、把手、支撑轴和连接轴组成,所述偏心轮锁紧装置由螺栓穿过移动块、支撑臂、支撑梁的滑槽将其固定在支撑梁前端面上。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可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土壤状况下秧苗的种植密度,同时结合农艺上的需要,提高同一插秧机的适应范围,达到插秧行距无级可调。
-
公开(公告)号:CN103535143B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310485368.7
申请日:2013-10-16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齿轮齿条式高速水稻插秧机移箱机构,包括动力输入轴、齿轮传动组、纵向送秧轴、不完全齿轮、不完全圆锥齿轮、圆锥齿轮、齿条、归位弹簧和壳体,动力输入轴通过齿轮传动组将动力传递给两个不完全齿轮和一个不完全圆锥齿轮,两个不完全齿轮的转向相反,齿条导向安装在两个不完全齿轮正下方的壳体内,两个不完全齿轮均与齿条间歇式啮合,使齿条左右运动,纵向送秧轴转动安装在不完全圆锥齿轮正下方的壳体之间,不完全圆锥齿轮与纵向送秧轴上的圆锥齿轮啮合,纵向送秧轴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归位弹簧。本发明与螺旋轴式移箱机构相比,同等速度要求和精度要求下,本发明撞击、摩擦、磨损程度低,传动平稳,寿命长,制造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3535143A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310485368.7
申请日:2013-10-16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齿轮齿条式高速水稻插秧机移箱机构,包括动力输入轴、齿轮传动组、纵向送秧轴、不完全齿轮、不完全圆锥齿轮、圆锥齿轮、齿条、归位弹簧和壳体,动力输入轴通过齿轮传动组将动力传递给两个不完全齿轮和一个不完全圆锥齿轮,两个不完全齿轮的转向相反,齿条导向安装在两个不完全齿轮正下方的壳体内,两个不完全齿轮均与齿条间歇式啮合,使齿条左右运动,纵向送秧轴转动安装在不完全圆锥齿轮正下方的壳体之间,不完全圆锥齿轮与纵向送秧轴上的圆锥齿轮啮合,纵向送秧轴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归位弹簧。本发明与螺旋轴式移箱机构相比,同等速度要求和精度要求下,本发明撞击、摩擦、磨损程度低,传动平稳,寿命长,制造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3477766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370285.3
申请日:2013-08-22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01C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全自动油菜移栽机的钵苗载苗台,包括有支架,支架上架设有可移动的倾斜的载苗台台面,载苗台台面上分布有多个载苗单元,且每个载苗单元之间设有隔板,载苗单元的载苗台台面上分别分布有导轨,且每个载苗单元上的导轨下端面通过连接板配合,每个载苗单元上分别设有与之配合的苗盘,苗盘中分布有数个油菜钵苗腔,苗盘底部设有与其配合的抽板,载苗台台面的下端口处分布有苗门梁,苗门梁上分别设有与每个载苗单元对应的出苗口,载苗台底端面连接有横向和纵向送苗机构。本发明与现有半自动油菜移栽机相比,克服了油菜移栽时,人工单个手工输送油菜钵苗,大大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并提升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3788696U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420135465.3
申请日:2014-03-21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01C1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分体组合式秧箱结构,包括有三个并列的秧箱单元,在三个秧箱单元安装上导轨和加强梁的位置上通过铆钉固定一块垫板,垫板中间有一垂直折出的平面,用以固定螺母,垫板上有卡槽,上导轨和加强梁与中间秧箱单元固定,其两端安装在垫板的卡槽里,左右秧箱单元可沿上导轨和加强梁水平移动;左右秧箱单元的垫板上的螺母配合,且其中一个正反向双螺旋丝杠轴一端与摇把配合,另一端装有链轮;另一个正反向双螺旋丝杠轴一端装有链轮,两链轮通过链条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实际的插秧要求,方便地调节出匹配的秧箱行距,保证送秧的连续性和可靠性,提高了整机的性能,扩大了整机的适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204350661U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420805268.8
申请日:2014-12-17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01D46/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名优绿茶采摘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包括竖向设置的丝杠滑块,丝杠滑块中滑块连接有连接架,连接架顶部安装有旋转腕部电机,旋转腕部电机输出轴安装有三抓连接盘,三抓连接盘底部连接有支撑台,支撑台底部焊接有一对连接耳,两连接耳之间转动安装有水平的齿轮轴,齿轮轴上固定有齿轮,旋转直流电机输出轴与齿轮轴一端连接,U型上指两U型臂臂端分别与齿轮轴两端连接,U型上指的U型横梁连接有一对竖直向下延伸的下指,且两下指底端之间设置有V型槽指端,V型槽指端两侧分别连接有螺杆,两螺杆穿过下指,两螺杆杆端螺合有锁紧螺母,每个锁紧螺母与对应侧下指之间分别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每个螺杆上分别套有弹簧。
-
公开(公告)号:CN204350610U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420819560.5
申请日:2014-12-18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01C1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全自动可调行距高速水稻插秧机的秧箱装置,包括有固定秧箱单元和位于固定秧箱单元两侧的活动秧箱单元,活动秧箱单元上分别固定有秧箱固定滑道板,秧箱固定滑道板上分别设有滑道,固定秧箱单元上固定有秧箱滑道杆,秧箱滑道杆两端分别插入对应的滑道中与相应的秧箱固定滑道板滑动导向配合;活动秧箱单元上分别固定有连接块;固定秧箱单元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液压缸,液压缸的液压杆外端分别朝向对应的活动秧箱单元并铰接在对应活动秧箱单元上的连接块上。本实用新型通过液压缸来驱动秧箱之间的距离,改变行距,传动非常稳定、可靠。且液压缸有自锁作用,不需要在传动后,进行固定锁死,从而简化了机械机构,降低了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03775668U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420131954.1
申请日:2014-03-21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01C1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宽窄行高速水稻插秧机支撑臂调节机构的锁紧装置,由偏心轮、上下前后四块垫板、把手、支撑轴和连接轴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前后四块垫板构成框形结构,上下垫板的一端分别由螺钉固定在前垫板上,另一端分别设有卡入支撑梁上下端面滑槽中的台阶,所述台阶内卡装有后垫板,所述上下垫板之间安装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上转动安装有偏心轮,所述偏心轮大径对应处的轮面上安装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外端部安装有把手,所述连接轴对应位置的前垫板上开有滑槽,且连接轴穿过滑槽。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在插秧机行距调节之后锁紧支撑臂,以保证插秧机栽秧工作的稳定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203587327U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320517164.2
申请日:2013-08-22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G01M1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插秧机移箱机构性能检测试验台结构,包括有试验台主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台主架体的上端面上架设有通过连接销连接配合的传动轴和螺旋轴,所述螺旋轴上旋合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连接有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的下端连接在载荷架上,所述载荷架滑动配合在试验台主架体中部的导轨上,所述载荷架的两端分别通过载荷架连接螺栓安装有载荷质量块,所述传动轴的外端部安装有传动轮,所述传动轮由试验台主架体底端的电机驱动。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皮带传动机构将电动机产生的动力传递给插秧机移箱机构,以实现移箱机构的运转,从而对螺旋轴的旋转速度及转数和滑块的加速度及速度进行采集和分析以确定移箱机构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203249784U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320216746.7
申请日:2013-04-25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插秧机分插机构性能检测试验台结构,包括有电机、皮带轮传动副、齿轮齿条传动副、试验台机体、模拟支撑臂等,试验台上安装有可移动的支撑板和支撑台,支撑板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两并列的模拟支撑臂,模拟支撑臂的转轴伸出端安装有待测试的分插机构,支撑板上两模拟支撑臂的中部安装有防干涉挡板,支撑台上安装有驱动待测试分插机构运行的驱动轮,试验台的一侧设有检测秧针动、静轨迹的高速摄像机,待测试分插机构的秧针尖端上安装有检测秧针加速度的数字式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支撑板和支撑台的移动由齿轮齿条副机构驱动。本实用新型通过一定传动方式带动分插机构运转,然后采集分插机构秧针的加速度和动、静轨迹,经过编程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图形,以分析数据,最终确定所测分插机构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