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17523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0945335.X
申请日:2023-07-2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R4/20 , H01R4/66 , H01R4/14 , H01R43/033 , H01R43/0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石墨接地材料螺旋压接系统,包括第一柔性石墨接地体、第二柔性石墨接地体及压接装置;第二柔性石墨接地体一端螺旋缠绕于连接于所述第一柔性石墨接地体的端头,其截面面积小于所述第一柔性石墨接地体,且其相对于第一柔性石墨接地体更易变形。压接装置包括两个活动连接的半圆筒,两个所述半圆筒能够对接并包裹所述第一柔性石墨接地体及第二柔性石墨接地体的螺旋缠绕连接处。本发明的优点是,本系统可以实现不同截面几何尺寸的柔性石墨接地体彼此间的压接安装;可以实现大段多个柔性石墨体的一次性压接安装,且通过调整压接装置的数量和分布间距,提高了压接力的均匀性,降低了压接的接触电阻。
-
公开(公告)号:CN116822145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580003.6
申请日:2023-05-2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30 , G06F111/04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电阻设计方法,并公开了具有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电阻设计方法的系统及存储介质,其中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电阻设计方法基于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电阻的设计应满足对输电线路反击跳闸率的控制指标要求,结合杆塔接地设计的工程实施方面的要求,提炼出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电阻优化设计中的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并利用蒙特卡洛法求解目标函数最大值,从而计算出接地电阻的优化设计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5963349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0394650.3
申请日:2022-04-1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08 , G01R19/1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直流配电网电压暂降的检测方法和系统,包括:获取直流配电网的电压信号;根据预设的分解尺度,对所述电压信号进行多分辨度分解,获得最大层高频系数;求取所述最大层高频系数的极大值、极小值和平均值,及所述极大值和极小值对应的时刻;获取所述极大值和平均值的差值,计算所述差值与所述平均值的比值,若所述比值大于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直流配电网检测到电压暂降。解决现有检测方法适用性差,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901870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0224966.8
申请日:2022-03-0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武汉大学
IPC: G01N27/04 , G01N33/24 , G06F30/2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海洋直流接地极区域土壤结构的建模方法及系统,属于防雷接地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获取海洋直流接地极在不同测量极距下的视在土壤电阻率;确定海洋直流接地极,在不同位置和测试极距下的海水影响修正系数;使用所述海水影响修正系数对所述视在土壤电阻率进行修正,获取海岸土壤真实视在电阻率;根据所述海岸土壤真实视在电阻率,获取海岸土壤的分层结构;根据获取的海岸土壤的分层结构,建立海洋直流接地极区域土壤结构的模型。本发明能够实现对海岸及海水电阻率结构的精确模拟,可提高海洋直流接地极设计计算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864017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0893204.7
申请日:2022-07-27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土壤电阻率地区预制杆塔基础与垂直接地体的一体化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采用导电混凝土预制装配式预制基础并预留短接地体作为杆塔基础;将杆塔基础及杆塔基础内的钢筋做自然接地;将杆塔基础通过预留短接地体搭配垂直接地体进行组合接地。本发明综合运用导电混凝土接地技术、自然接地技术、垂直接地技术,利用杆塔基础内钢筋作为接地装置的一部分,并外敷导电混凝土,进一步降低杆塔基础自然接地电阻的阻值,同时,搭配垂直接地体与杆塔基础组合接地,进一步增强组合接地装置的散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855790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111254406.9
申请日:2021-10-2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17/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石墨金属复合接地结构中金属材料的腐蚀速率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测量石墨复合接地材料中硫元素的释放率和释放速率。根据释放率和释放速率获得石墨复合接地材料周围介质中硫酸根的等效浓度。根据等效浓度调配模拟土壤液,然后将金属材料置于模拟土壤液中进行腐蚀速率测量试验,接着按照式(D)获得金属材料的腐蚀速率:式(D)中,VW为腐蚀速率。S为金属材料与模拟土壤液的接触面积。t为金属材料与模拟土壤液的接触时间。w0为进行腐蚀速率测量试验前金属材料的质量,w为进行腐蚀速率测量试验后金属材料的质量。本申请实现更科学、更准确地测量金属材料的腐蚀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358217B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1811427379.9
申请日:2018-11-2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三峡大学
IPC: G01R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大电流冲击发生器,包括供电电源、一体式充电装置、冲击发生器本体、测量采集单元、被测试品、控制单元;所述冲击发生器本体包括成H型分布的不少于8级的主电容,设定所述冲击发生器本体最下层为第一级;所述冲击发生器本体包括八个主电容、四个放电球隙、充电电阻、波头电阻、波尾电阻。在保证绝缘要求的同时,减小装置体积和重量,运输和移动方便,提高现场试验的经济性和可靠性;操作简单,通过计算机实现充、放电以及数据采集、存储的自动控制;安全可靠,通过隔离变压器、光纤传输等措施进行不同电位之间的安全隔离。
-
公开(公告)号:CN113295567B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110694543.8
申请日:2021-06-22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接地极附近土壤电渗透系数测量装置和试验方法,可以正确模拟直流接地极附近土壤的电流场情况,同时可以通过控制与烘干土壤混合的溶液体积控制土壤的含水率,通过控制与干土混合溶液的含盐量来控制土壤水的含盐量,通过稳压直流电源设置恒定电流输出控制电流密度大小等,可以得到更贴合实际的电渗透系数测量结果,同时可以通过改变电流密度参数,得到实际工程中符合直流接地极附近土壤条件的电流密度阈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923958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406157.9
申请日:2022-04-1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反向渗流效应的直流接地极电流密度限值计算方法,首先对样本土壤以设计的直流接地极运行时可达到的最大电流密度进行电渗透实验,获取样本土壤的含水率‑时间曲线,得到拐点时间和拐点的含水率;配置拐点处的含水率的土壤样本,测量其土壤电阻率;计算在拐点前的时间内以该土壤电阻率持续运行的土壤样本温度,若土壤样本温度未达到土壤最高温度限制,则在设计的最大电流密度下持续进行单极运行不会因为电渗透失水造成失稳;否则,减小设计的直流接地极运行时可达到的最大电流密度,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土壤样本温度未达到土壤最高温度限制。能够为目前标准对所有接地极提出的1A/m2的统一的较为严苛的限制值提供选择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2563844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011409486.6
申请日:2020-12-0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石墨/连续碳纤维复合导电接地材料的制备方法,方法包括:制备连续碳纤维网面;将多层的连续碳纤维网面浸置于鳞片石墨分散剂的水溶液中,使得鳞片石墨的分散剂的水溶液充分分散于多层的连续碳纤维网面;将混合鳞片石墨的分散剂的水溶液的多层的连续碳纤维网面进行高温烘干,使得鳞片石墨的分散剂的水溶液中的鳞片石墨经过高温膨化成柔性石墨;柔性石墨穿过多层的连续碳纤维网,形成复合导电接地材料的预制体;将复合导电接地材料的预制体进行多层叠合,对多层的复合导电接地材料的预制体进行施压,多层的复合导电接地材料的预制体通过柔性石墨的自铆形式进行稳定,生成包括柔性石墨和连续碳纤维的复合导电接地材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