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流式送风机
    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25602C

    公开(公告)日:2005-11-02

    申请号:CN00118058.4

    申请日:2000-04-20

    Abstract: 一种具有转向板的斜流式送风机,能够尽可能地抑制翼面分离引起的噪音增大和送风性能的下降。在具有斜流式叶轮1、喇叭口2、隔离该斜流式叶轮1的吸入侧和吹出侧的隔板3以及在所述斜流式叶轮1的吹出侧设置的转向板4的斜流式送风机中,将所述斜流式叶轮1的叶片角度设定成,根据叶片入口角βb1和叶片出口角βb2由“βb2-βb1”所表示的转向角Δβ成为最大时的叶轮出口侧半径R相对于所述斜流式叶轮1的吹出侧轮毂部半径Rh和吹出侧顶部半径Rt成为“Rh<R<Rt”。采用这种构成,可获得低噪音和高送风性能的斜流式送风机。

    空调室内机
    1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024751B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280053299.6

    申请日:2012-10-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3/10 F24F1/0011 F24F11/79 F24F13/14 F24F2221/28

    Abstract: 提供空调室内机,其能够改变附壁气流的方向。根据空调室内机(10),控制部(40)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通过使附壁叶片(32)的姿势成为第一姿势而使附壁气流的方向成为第一方向,并通过使附壁叶片(32)的姿势成为与第一姿势不同的第二姿势而使附壁气流的方向成为与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此时,也可以使风向调整叶片(31)的姿势分别相对于附壁叶片(32)的第一姿势和第二姿势而不同。另外,能够借助于遥控器(50)选择附壁叶片(32)的姿势。

    空调室内机
    1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608628B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280030907.1

    申请日:2012-06-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3/10 F24F1/0011 F24F11/79 F24F13/15 F24F2221/28

    Abstract: 提供能够使吹出空气流更宽范围地遍及到左右的空调室内机。在壁挂式的空调室内机(4)中具有主体壳体(5)和风向调节部(6)。主体壳体(5)具有调和空气的吹出流路(8)。风向调节部(6)配置在吹出流路(8)的出口附近,具有调节风向的外侧垂直挡板(61)和内侧垂直挡板(62)。离吹出流路(8)的第1侧壁(87)最近的外侧垂直挡板(61)具有这样的部分:在处于采取越到调和空气的空气流的下游侧越接近第1侧壁(87)的姿势的状态下,下游侧的端部的一部分即中央部分(61a)与第1侧壁(87)之间的间隙为10mm以下,而且,下游侧的端部的中央部分(61a)以外的上方部分(61b)、下方部分(61c)与第1侧壁(87)之间的间隙大于10mm。

    空调室内机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024751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280053299.6

    申请日:2012-10-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3/10 F24F1/0011 F24F11/79 F24F13/14 F24F2221/28

    Abstract: 提供空调室内机,其能够改变附壁气流的方向。根据空调室内机(10),控制部(40)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通过使附壁叶片(32)的姿势成为第一姿势而使附壁气流的方向成为第一方向,并通过使附壁叶片(32)的姿势成为与第一姿势不同的第二姿势而使附壁气流的方向成为与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此时,也可以使风向调整叶片(31)的姿势分别相对于附壁叶片(32)的第一姿势和第二姿势而不同。另外,能够借助于遥控器(50)选择附壁叶片(32)的姿势。

    空调室内机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906981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280053268.0

    申请日:2012-10-02

    Abstract: 提供空调室内机,其即便没有以往制品那样的导风板也能够产生向避免短路的方向行进的附壁气流。在空调室内机(10)中,在附壁叶片(32)的外侧面(32a)形成有弯曲成凸状的弯曲面(320)。由于附壁叶片(32)的姿势成为随着从吹出口(15)离开而从壳体前面部离开的姿势,因此沿着附壁叶片(32)的弯曲面(320)的附壁气流能够一边从壳体前面部离开一边向上行进。与附壁叶片(32)是平板状的情况比较,附壁叶片(32)前端部的角度成为向上的角度,不使附壁叶片(32)的倾斜角度陡急就能够产生向上的气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