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处置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15569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979999.3

    申请日:2022-08-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处置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属于固废环保技术领域。本发明以丝瓜络纳米纤维微晶、稻壳灰、氢氧化钠和水为原料制备固化剂,可有效实现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重金属的安全处置与固化,对重金属Pb2+、Zn2+、Cd2+、Cr3+和Cu2+的最高固化率分别可达到99.7%、99.4%、99.5%、98.7%和99.5%。本发明的固化剂,充分利用丝瓜络纳米纤维微晶特殊的三维交联网状结构、稻壳灰优良的物理化学吸附性能和离子交换能力等特性,显著降低垃圾焚烧飞灰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在生态环境的迁移渗滤,有效提高固废的资源化再利用水平。

    一种纳米纤维素晶体复合粉煤灰地聚物材料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80845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756968.1

    申请日:2022-06-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危险固体废弃物处理与生态材料领域,涉及一种纳米纤维素晶体复合粉煤灰地聚物材料,用于固化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中的重金属离子。其原材料为:纳米纤维素1‑5份、粉煤灰80‑180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20‑120份、水玻璃40‑80份、氢氧化钠:10‑14份、拌合水:40‑120份。本发明采用纳米纤维素晶体与固废材料为原材料,经济适用,操作工艺简单,有效利用纳米纤维素晶体的短路扩散、空间位阻效应促进地聚物反应的进行,在优化固化体的物理、力学性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纳米纤维素晶体所具有的静电吸附、络合反应和离子交换作用,并与地聚物水化产物特有的类沸石结构协同固化飞灰中的重金属,显著提升固化体对飞灰中重金属离子的固化效率。

    一种基于纳米氧化铝的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重金属固化材料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38839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136729.6

    申请日:2022-02-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固废处理与生态环境材料领域,提供一种基于纳米氧化铝的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重金属固化材料及制备方法,其原材料为: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100~400份,氢氧化钠10~50份,水玻璃50~300份,纳米氧化铝5~15份,拌合水250~400份,其中纳米氧化铝为γ相,亲水型,颗粒粒径10nm。本发明采用固体废弃物为原材料,绿色环保,操作工艺简单,同时充分利用纳米氧化铝的纳米级尺寸、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和易溶于碱液中的高活性的特征,可有效固化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中的重金属离子,显著降低有害重金属离子的浸出率,获得优异的力学性能,有利于实现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利用。

    一种基于石墨炔的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重金属固化材料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36796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0848699.7

    申请日:2021-07-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固废处理与生态环境材料领域,提供一种基于石墨炔的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重金属固化材料及制备方法,其原材料为: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200~400份,偏铝酸钠20~40份,水玻璃70~250份,石墨炔2~6份,二甲基甲酰胺10~30份,拌合水270~380份。本发明采用固体废弃物为原材料,绿色环保,操作工艺简单,同时充分利用石墨炔的纳米尺寸、大比表面积、三维多孔通道和极高活性的叁键特征,可有效固化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中的重金属离子,显著降低有害重金属离子的浸出率,获得优异的力学性能,有利于实现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利用。

    一种基于稻壳灰-赤泥复合胶凝材料的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固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22108B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1911247260.8

    申请日:2019-12-09

    Abstract: 一种基于稻壳灰‑赤泥复合胶凝材料的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固化方法,属于低碳胶凝材料和固废环保领域。本发明首先采用稻壳灰、氢氧化钠和适量拌和水混合均匀,并置于高温浴锅中强化激发反应,待冷却至室温,将其倒入搅拌锅中,加入赤泥直至浆体搅拌均匀,再加入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继续搅拌2‑5min后,所得均匀浆体即为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固化体。本发明提供的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固化技术,利用赤泥的高碱特性、稻壳灰和赤泥优良的物理化学吸附性能和阳离子交换能力等性能特征,大幅降低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同时本发明生产工艺简单,以废治废,成本低廉,高效环保,具有显著的经济环保意义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一种基于磷酸镁水泥混凝土的耐久生态型人工鱼礁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26669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10913659.9

    申请日:2019-09-25

    Abstract: 一种基于磷酸镁水泥混凝土的耐久生态型人工鱼礁及其制造方法,属于人工鱼礁制备技术领域。首先,将磷酸镁水泥、微硅粉、粉煤灰与细骨料混合均匀,在常温下加入水、硅溶胶进行搅拌成均匀的浆体;其次,当浆体变得均匀时加入粗骨料继续搅拌得到均匀的混凝土浆体;最后,将混凝土浆体注入人工鱼礁模具,常温下静置养护1-3d,拆模制得人工鱼礁坯体。本发明采用的磷酸镁水泥混凝土材料是一种低碳环保的胶凝材料,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和结构稳定性,可实现粉煤灰的资源化再利用,且该人工鱼礁整体呈低碱性,可提高生物在鱼礁表面的相容性,优化生物在表面的附着性,还可有效固化原材料中的有害重金属离子,对海洋环境和海洋生物非常友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