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67465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080077474.X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IPC: G02B1/111 , G02B1/14 , G02B5/30 , G02F1/1335 , G02F1/1336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膜,其能够在不提高面内相位差的情况下抑制裸眼观察时的彩虹不均。一种光学膜,其在塑料膜上具有低折射率层,所述塑料膜为面内相位差在2500nm以下的双轴拉伸塑料膜,所述光学膜是所述低折射率层位于最表面而成的,其中,所述光学膜具有ΔEab满足特定的条件的区域,所述ΔEab是根据在特定条件下测量包含所述光学膜、偏光件以及面光源的层叠体1所得到的L*值、a*值以及b*值、与在特定条件下测量包含所述偏光件和所述面光源的层叠体2所得到的L*值、a*值以及b*值的差分而算出的。
-
公开(公告)号:CN111051264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880058438.1
申请日:2018-07-30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液晶堆积或空隙发生的夹层玻璃、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另外,提供能够防止密封件老化的夹层玻璃。夹层玻璃(1)将第一玻璃板(33A)、第一中间膜(31A)、液晶膜(10)、第二中间膜(31B)、第二玻璃板以该顺序层叠配置,第一玻璃板(33A)和第二玻璃板(33B)被形成为外形形状大于液晶膜(10)的外形形状,在第一玻璃板(33A)和第二玻璃板(33B)夹着的、且没有配置液晶膜(10)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配置间隔物(32)。
-
公开(公告)号:CN110062909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780076882.1
申请日:2017-12-22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IPC: G02F1/1339 , G02F1/133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取向层与珠状间隔物的固定力较强的调光构件及调光构件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调光构件(1)的特征在于,包括:第1层叠体(12),其包含基材(21A)及取向层(23A);第2层叠体(13),其包含基材(21B)及取向层(23B),并相对于上述第1层叠体(12)而被配置为使彼此的取向层相对;液晶层(14),其被配置在上述第1层叠体(12)与上述第2层叠体(13)之间,且取向通过被设置于上述第1层叠体(12)及上述第2层叠体(13)中的至少一者的电极的驱动来控制;以及多个珠状间隔物(24),其被配置在上述液晶层内;在上述第1层叠体(12)的取向层(23A)及上述第2层叠体(13)的取向层(23B)中的至少一者的取向层,形成有向上述液晶层(14)侧凸出的多个凸部(30),上述珠状间隔物(24)的至少一部分被保持于上述凸部(30)。
-
公开(公告)号:CN109073923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780024336.3
申请日:2017-04-20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IPC: G02F1/13 , E06B3/66 , E06B9/24 , G02F1/1339
Abstract: 一种调光膜(10),与以往相比更加提高间隔件相关的可靠性。调光膜(10)利用至少包括取向层(23A)、(23B)的第1及第2层叠体(13)、(12)来夹持液晶层(14),通过被设置在第1及/或第2层叠体(13)、(12)上的电极(22B)、(22A)的驱动来控制液晶层(14)的液晶分子(14A)的取向,从而控制透射光。第1层叠体(13)在由透明膜材料构成的基材(21B)上设置有保持液晶层(14)的厚度的间隔件(24),第1及第2层叠体(13)、(12)中,间隔件(24)的维氏硬度值Xs为16.9以上40.2以下,间隔件(24)的前端所抵接的第2层叠体(12)的部位的维氏硬度值Xf为11.8以上35.9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8351559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680056601.1
申请日:2016-09-29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IPC: G02F1/1339 , G02F1/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 , G02F1/1339
Abstract: 调光单元具有一对偏光板(第1偏光板及第2偏光板)、配置于一对偏光板(第1偏光板及第2偏光板)间的一对电极(第1透明电极及第2透明电极)、以及配置于一对电极(第1透明电极及第2透明电极)间的一对取向膜(第1取向膜及第2取向膜)。其设有支承一对取向膜中的至少任一者且二维地接触于一对取向膜中的至少任一者的多个间隔物。多个间隔物中的至少一部分距最相近的其它间隔物的距离不固定。
-
公开(公告)号:CN114730033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080077484.3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光学用的双轴拉伸塑料膜、偏光板及图像显示装置,并且提供光学用的双轴拉伸塑料膜的选定方法,所述光学用的双轴拉伸塑料膜能够在不提高面内相位差的情况下抑制用偏光太阳镜或偏光护目镜等观察时的黑屏。一种光学用的双轴拉伸塑料膜,其具有满足下述的条件1及条件2的区域。 通过100个测量点分别计算出在特定的测量1中得到的辉度与在特定的测量2中得到的辉度之差(L1.n‑L2.n),根据100个测量点的辉度差计算出的“辉度差的偏差3σ”为100以上。 面内相位差(Re)为2500nm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943935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780314.8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IPC: G02B5/30 , G02F1/1335 , G02F1/13363 , H05B33/02 , H10K50/80 , H10K59/00 , B29C55/02 , B32B7/023 , G02B1/111 , G02B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光学膜、偏光板、图像显示装置以及光学膜的选定方法。一种光学膜,其在塑料膜上具有低折射率层,所述塑料膜为面内相位差在2500nm以下的双轴拉伸塑料膜,所述光学膜是所述低折射率层位于最表面而成的,其中,所述光学膜具有ΔEab满足特定的条件的区域,所述ΔEab是根据在特定条件下测量包含所述光学膜、偏光件以及面光源的层叠体1所得到的L*值、a*值以及b*值、与在特定条件下测量包含所述偏光件和所述面光源的层叠体2所得到的L*值、a*值以及b*值的差分而算出的。
-
公开(公告)号:CN11943935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780310.X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IPC: G02B5/30 , G02F1/1335 , G02F1/13363 , H05B33/02 , H10K50/80 , H10K59/00 , B29C55/02 , B32B7/023 , G02B1/111 , G02B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光学膜、偏光板、图像显示装置以及光学膜的选定方法。一种光学膜,其在塑料膜上具有低折射率层,所述塑料膜为面内相位差在2500nm以下的双轴拉伸塑料膜,所述光学膜是所述低折射率层位于最表面而成的,其中,所述光学膜具有ΔEab满足特定的条件的区域,所述ΔEab是根据在特定条件下测量包含所述光学膜、偏光件以及面光源的层叠体1所得到的L*值、a*值以及b*值、与在特定条件下测量包含所述偏光件和所述面光源的层叠体2所得到的L*值、a*值以及b*值的差分而算出的。
-
公开(公告)号:CN110062909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1780076882.1
申请日:2017-12-22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IPC: G02F1/1339 , G02F1/133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取向层与珠状间隔物的固定力较强的调光构件及调光构件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调光构件(1)的特征在于,包括:第1层叠体(12),其包含基材(21A)及取向层(23A);第2层叠体(13),其包含基材(21B)及取向层(23B),并相对于上述第1层叠体(12)而被配置为使彼此的取向层相对;液晶层(14),其被配置在上述第1层叠体(12)与上述第2层叠体(13)之间,且取向通过被设置于上述第1层叠体(12)及上述第2层叠体(13)中的至少一者的电极的驱动来控制;以及多个珠状间隔物(24),其被配置在上述液晶层内;在上述第1层叠体(12)的取向层(23A)及上述第2层叠体(13)的取向层(23B)中的至少一者的取向层,形成有向上述液晶层(14)侧凸出的多个凸部(30),上述珠状间隔物(24)的至少一部分被保持于上述凸部(30)。
-
公开(公告)号:CN109643040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1780045389.3
申请日:2017-07-25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IPC: G02F1/1343 , G02F1/13
Abstract: 在基于VA方式的单畴方式、宾主方式的调光膜中,针对透射光的控制确保较高的性能。调光系统(1)包括调光膜(10)和驱动电源(2);调光膜(10)由第1层叠体(15D)和第2层叠体(15U)夹持液晶层(18),通过VA方式控制液晶层(18)的液晶分子的取向来控制透射光;第1层叠体(15D)至少包括第1基材(16)和第1电极(21);第2层叠体(15U)至少包括第2基材(25)和第2电极(26);第1电极(21)和第2电极(26)各自的薄膜电阻为50Ω/□以上300Ω/□以下;从供电点到调光膜(10)的面内最远位置的距离(L)为1500mm以下;驱动电源(2)通过240Hz以下频率的矩形波提供驱动用的电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