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119509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1980032940.X
申请日:2019-05-24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一种作为自发光型显示体等中的发光元件的密封用合适的密封材料片。一种自发光型显示体用或直下型背光源用的密封材料片,其是以聚烯烃为基础树脂的树脂片,在温度120℃下测定的剪切速度2.43×10sec‑1下的熔融粘度为5.0×103泊以上1.0×105泊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6795383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580052911.1
申请日:2015-09-30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IPC: C09D11/00 , B32B7/02 , B32B27/00 , B32B27/20 , C09D7/12 , C09D175/04 , H01L31/04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D11/037 , B32B7/02 , B32B27/00 , B32B27/20 , B41M7/009 , C09B56/14 , C09D5/004 , C09D7/40 , C09D11/101 , C09D11/322 , C09D11/328 , C09D175/04 , H01L31/049 , Y02E10/50
Abstract: 为了满足外观设计性相关的需求者的要求,提供一种红外线透过性暗色油墨,其即是具有黑色的外观的外观设计性高的红外线透过性暗色油墨,也是具有充分的红外线透过性的红外线透过性暗色油墨。红外线透过性暗色油墨是透过波长750nm以上1500nm以下的近红外线的红外线透过性暗色油墨,其含有树脂成分和颜料成分,该颜料成分包含苯并咪唑酮系颜料等茶色系颜料以及酞菁系颜料而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02576735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080043784.6
申请日:2010-09-29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IPC: H01L29/786 , B32B15/088 , G09F9/30 , H01L51/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0097 , H01L27/1218 , H01L27/3244 , H01L29/78603 , H01L29/7869 , H01L51/5253 , Y02E10/549
Abstract: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层叠了金属层与聚酰亚胺层的具有挠性的基板上制作TFT时,可抑制因金属箔表面凹凸所造成的TFT电气性能劣化,并可抑制TFT的剥离或裂痕的挠性装置用基板。此外,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表面平滑性优异、可抑制薄膜元件的特性劣化的薄膜元件用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挠性装置用基板,其特征在于,具有:金属箔;形成于上述金属箔上,并含有聚酰亚胺的平坦化层;与形成于上述平坦化层上,并含有无机化合物的密合层。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薄膜元件用基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对金属基材实施药液处理的金属基材表面处理步骤;与于上述金属基材上涂布聚酰亚胺树脂组合物以形成绝缘层的绝缘层形成步骤;上述绝缘层的表面粗糙度Ra为30nm以下。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薄膜元件用基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依使藉既定方法所算出的相对溶解氧饱和率为95%以下的方式,对聚酰亚胺树脂组合物进行脱气的脱气步骤;与于金属基材上涂布上述聚酰亚胺树脂组合物以形成绝缘层的绝缘层形成步骤;上述绝缘层的表面粗糙度Ra为30nm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912643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475675.1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IPC: G02F1/1335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密封材料片、LED背光源以及显示装置。一种扩散部件,其依次具有第1层和第2层,其中,上述第1层具有透光性和光扩散性,关于上述第2层,随着光相对于上述第2层的靠上述第1层侧的面的入射角的绝对值变小而反射率变大,随着光相对于上述第2层的靠上述第1层侧的面的入射角的绝对值变大而透射率变大。
-
公开(公告)号:CN114008521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080045890.1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IPC: G02F1/1335 , G02F1/13357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扩散部件,其依次具有第1层和第2层,其中,上述第1层具有透光性和光扩散性,关于上述第2层,随着光相对于上述第2层的靠上述第1层侧的面的入射角的绝对值变小而反射率变大,随着光相对于上述第2层的靠上述第1层侧的面的入射角的绝对值变大而透射率变大。
-
公开(公告)号:CN113380914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634869.1
申请日:2015-09-30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IPC: H01L31/049 , H01L31/056 , C09D11/037
Abstract: 为了满足外观设计性相关的需求者的要求,提供一种红外线透过性暗色油墨,其即是具有黑色的外观的外观设计性高的红外线透过性暗色油墨,也是具有充分的红外线透过性的红外线透过性暗色油墨。红外线透过性暗色油墨是透过波长750nm以上1500nm以下的近红外线的红外线透过性暗色油墨,其含有树脂成分和颜料成分,该颜料成分包含苯并咪唑酮系颜料等茶色系颜料以及酞菁系颜料而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02576735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080043784.6
申请日:2010-09-29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IPC: H01L29/786 , B32B15/088 , G09F9/30 , H01L51/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0097 , H01L27/1218 , H01L27/3244 , H01L29/78603 , H01L29/7869 , H01L51/5253 , Y02E10/549
Abstract: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层叠了金属层与聚酰亚胺层的具有挠性的基板上制作TFT时,可抑制因金属箔表面凹凸所造成的TFT电气性能劣化,并可抑制TFT的剥离或裂痕的挠性装置用基板。此外,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表面平滑性优异、可抑制薄膜元件的特性劣化的薄膜元件用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挠性装置用基板,其特征在于,具有:金属箔;形成于上述金属箔上,并含有聚酰亚胺的平坦化层;与形成于上述平坦化层上,并含有无机化合物的密合层。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薄膜元件用基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对金属基材实施药液处理的金属基材表面处理步骤;与于上述金属基材上涂布聚酰亚胺树脂组合物以形成绝缘层的绝缘层形成步骤;上述绝缘层的表面粗糙度Ra为30nm以下。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薄膜元件用基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依使藉既定方法所算出的相对溶解氧饱和率为95%以下的方式,对聚酰亚胺树脂组合物进行脱气的脱气步骤;与于金属基材上涂布上述聚酰亚胺树脂组合物以形成绝缘层的绝缘层形成步骤;上述绝缘层的表面粗糙度Ra为30nm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9126437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475677.0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IPC: G02F1/13357 , G02B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扩散部件、层叠体、LED背光源以及显示装置。一种扩散部件,其依次具有第1层和第2层,其中,上述第1层具有透光性和光扩散性,关于上述第2层,随着光相对于上述第2层的靠上述第1层侧的面的入射角的绝对值变小而反射率变大,随着光相对于上述第2层的靠上述第1层侧的面的入射角的绝对值变大而透射率变大。
-
公开(公告)号:CN11912643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475672.8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IPC: G02F1/13357 , G02F1/1335 , G02B5/02 , G02B5/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扩散部件和LED背光源。一种扩散部件,其依次具有第1层和第2层,其中,上述第1层具有透光性和光扩散性,关于上述第2层,随着光相对于上述第2层的靠上述第1层侧的面的入射角的绝对值变小而反射率变大,随着光相对于上述第2层的靠上述第1层侧的面的入射角的绝对值变大而透射率变大。
-
公开(公告)号:CN113380914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110634869.1
申请日:2015-09-30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IPC: H01L31/049 , H01L31/056 , C09D11/037
Abstract: 为了满足外观设计性相关的需求者的要求,提供一种红外线透过性暗色油墨,其即是具有黑色的外观的外观设计性高的红外线透过性暗色油墨,也是具有充分的红外线透过性的红外线透过性暗色油墨。红外线透过性暗色油墨是透过波长750nm以上1500nm以下的近红外线的红外线透过性暗色油墨,其含有树脂成分和颜料成分,该颜料成分包含苯并咪唑酮系颜料等茶色系颜料以及酞菁系颜料而形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