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60582C
公开(公告)日:2006-06-21
申请号:CN02120104.8
申请日:2002-05-17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Inventor: 关口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B21/6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背面投射型屏幕中使用的菲涅尔透镜片及利用该菲涅尔透镜片的透过型投射屏幕。菲涅尔透镜片其特征是包括至少具有形成菲涅尔透镜形状的透镜层与基底材料层的层状结构,在透镜层和基底材料层之间设置有全反射面,在由所述透镜层一侧或所述基底材料层一侧中任一侧入射光时,对由透镜层向基底材料层透过的投射光的一部分进行全反射。其效果是不论透镜层的厚度如何,都可以得到能够减轻双重图像,并能够容易固定,使双重图像不明显的菲涅尔透镜片。
-
公开(公告)号:CN112334831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1980041952.9
申请日:2019-07-18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一种反射屏幕和影像显示装置,反射屏幕与影像源的相对位置的自由度高,并且能够显示出良好的影像。反射屏幕(10)将从影像源(Ls)投射出的影像光的一部分反射来显示影像,其中,该反射屏幕(10)具有:第1光学形状层(12),其具有透光性,并且在背面侧的面上排列有多个单位光学形状(121);以及反射层(13),其形成于单位光学形状(121)的至少一部分,将入射光的一部分反射,并使入射光的其他至少一部分透射,光在单位光学形状(121)的排列方向上的扩散作用大于光在与排列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扩散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003529B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1580064035.4
申请日:2015-04-03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Abstract: 半透过型反射片(20)具有:第1光学形状层(22),其具有多个单位光学形状(30);以及第2光学形状层(23),其在第1光学形状层上从通过单位光学形状而形成的面侧层叠而成。单位光学形状具有:第1面(30a),其相对于第2光学形状层的朝向第1光学形状层的相反侧的出光侧面(23b)倾斜;以及第2面(30b),其不与所述出光侧面平行。对在半透过型反射片内行进的影像光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反射的反射层(25)被设置在第1面上。
-
公开(公告)号:CN103650020B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380002055.X
申请日:2013-03-26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IPC: G09F9/40 , G02F1/1333 , G09F9/00 , G09F9/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10 , F21V33/0052 , G02B6/0015 , G02B6/0078 , G02F1/1333 , G02F1/13336 , G02F1/1335 , G02F2001/133331 , G09F9/30 , G09F9/3026 , G09F9/33 , G09F9/35
Abstract: 提供显示装置间的非显示区域的视觉辨认大幅地降低、图像的连续性高、能够显示良好的图像的排列型显示装置。排列型显示装置(100)具备在显示部(11A)的外周侧具有非显示部(12A)的多个显示装置(10A~10D)和配置于观察者侧的透明板(20A~20D)。透明板具备设置于与非显示部相当的位置、将从显示部出射的光的至少一部分向显示部的正面方向出射的出光侧偏转部(22A)和设置于观察者侧的面的角部、将透射透明板而来的光的至少一部分向正面方向出射的第二偏转部(23A)。出光侧偏转部的宽度(W1)比非显示部的宽度(W)大,具备向观察者侧凸出的曲面或者多个斜面,曲面的切面与所述显示面构成的角度(γ1)或者斜面与显示面构成的角度(γ3)随着朝向外周侧而变大。
-
公开(公告)号:CN103778859B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410042040.2
申请日:2013-03-26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IPC: G09F9/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10 , F21V33/0052 , G02B6/0015 , G02B6/0078 , G02F1/1333 , G02F1/13336 , G02F1/1335 , G02F2001/133331 , G09F9/30 , G09F9/3026 , G09F9/33 , G09F9/35
Abstract: 提供显示装置间的非显示区域的视觉辨认大幅地降低、图像的连续性高、能够显示良好的图像的排列型显示装置。排列型显示装置(100)具备在显示部(11A)的外周侧具有非显示部(12A)的多个显示装置(10A~10D)和配置于观察者侧的透明板(20A~20D)。透明板具备设置于与非显示部相当的位置、将从显示部出射的光的至少一部分向显示部的正面方向出射的出光侧偏转部(22A)和设置于观察者侧的面的角部、将透射透明板而来的光的至少一部分向正面方向出射的第二偏转部(23A)。出光侧偏转部的宽度(W1)比非显示部的宽度(W)大,具备向观察者侧凸出的曲面或者多个斜面,曲面的切面与所述显示面构成的角度(γ1)或者斜面与显示面构成的角度(γ3)随着朝向外周侧而变大。
-
公开(公告)号:CN103778859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410042040.2
申请日:2013-03-26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IPC: G09F9/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10 , F21V33/0052 , G02B6/0015 , G02B6/0078 , G02F1/1333 , G02F1/13336 , G02F1/1335 , G02F2001/133331 , G09F9/30 , G09F9/3026 , G09F9/33 , G09F9/35
Abstract: 提供显示装置间的非显示区域的视觉辨认大幅地降低、图像的连续性高、能够显示良好的图像的排列型显示装置。排列型显示装置(100)具备在显示部(11A)的外周侧具有非显示部(12A)的多个显示装置(10A~10D)和配置于观察者侧的透明板(20A~20D)。透明板具备设置于与非显示部相当的位置、将从显示部出射的光的至少一部分向显示部的正面方向出射的出光侧偏转部(22A)和设置于观察者侧的面的角部、将透射透明板而来的光的至少一部分向正面方向出射的第二偏转部(23A)。出光侧偏转部的宽度(W1)比非显示部的宽度(W)大,具备向观察者侧凸出的曲面或者多个斜面,曲面的切面与所述显示面构成的角度(γ1)或者斜面与显示面构成的角度(γ3)随着朝向外周侧而变大。
-
公开(公告)号:CN102906489A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080067179.2
申请日:2010-12-07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IPC: F21S2/00 , G02F1/13357 , F21Y10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0038 , G02B6/0041 , G02B6/0053 , G02B6/0065
Abstract: 导光板具有主体部、在主体部上沿导光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单位形状单元、配置在主体部上的多个第一单位形状单元之间的第二单位形状单元。第一单位形状单元的宽度从导光方向的中央向端部变细。中央的第一单位形状单元的高度相对于宽度之比,大于第二单位形状单元的高度相对于宽度之比。
-
公开(公告)号:CN101661215A
公开(公告)日:2010-03-03
申请号:CN200910171367.9
申请日:2006-02-02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IPC: G03B21/60
Abstract: 反射屏(10)具备基底部(11)、在基底部(11)上设置的光透过部(12)和光吸收部(14)。光透过部(12)由影像源一侧的宽度比背面处的宽度宽的大致楔形的、沿屏面(10a)排列许多而形成的单位棱镜形状(12)构成。在单位棱镜形状(12)的背面一侧,设置有使通过了单位棱镜形状(12)的影像光反射的反射层(13)。各单位棱镜形状(12)呈直线状延伸,在各单位棱镜形状(12)之间配置有光吸收部(14)。
-
公开(公告)号:CN100445868C
公开(公告)日:2008-12-24
申请号:CN200480000743.3
申请日:2004-06-03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IPC: G03B21/6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B21/6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会聚从倾斜方向投射的光线的菲涅尔透镜片,其对外界光线的反射较少、图像的对比度较好、且较少产生波纹、并易于制造。菲涅尔透镜片(10)包括在平面状的基部(11)的入光侧形成的多个棱镜元件(12),在基部(11)的出光侧形成的多个V字形沟槽(13),以及各沟槽(13)内埋置的多个楔形的光吸收部(14)。各棱镜元件(12)包括折射面(12a)和全反射面(12b),从倾斜方向大角度入射的光线L1被折射及全反射后,沿基本与基部(11)垂直的方向前进。此外,各光吸收部(14)的折射率小于基部(11)的折射率,通过成为埋置于基部(11)的各沟槽(13)内的各光吸收部(14)与基部(11)的界面的斜面(15a),反射在基部(11)内前进的光线L1。
-
公开(公告)号:CN100357828C
公开(公告)日:2007-12-26
申请号:CN200310119828.0
申请日:2003-10-31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Inventor: 关口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3/08 , G03B21/625
Abstract: 菲涅耳透镜片具有配置在入光侧的多个单位全反射菲涅耳透镜。各单位全反射菲涅耳透镜具有入射面和对来自该入射面的入射图象光的一部分或全部进行全反射使其偏向所希望方向的全反射面。菲涅耳透镜片的水平方向长度L1(毫米)、菲涅耳透镜片的厚度T1(毫米)以及在吸湿时菲涅耳透镜片的延伸率的最大值A1(%)满足A1≤0.6T1/L1的关系。此外,菲涅耳透镜片由形成有菲涅耳透镜的菲涅耳透镜形成片、以及贴附在该菲涅耳透镜形成片的出光侧的辅助片组成,在制造菲涅耳透镜片时,实现从金属模具脱模的高效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