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
    1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681046B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0880016695.5

    申请日:2008-02-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由多个像素(10)构成的CPA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具有多个像素电极的有源矩阵基板(20);具有共用电极(33)的对置基板(30);和设置在两基板间的液晶层(40),像素电极(23)与共用电极(33)相互隔开一定的间隔配置,各像素电极(10)具有:进行反射模式显示的反射显示区域(R);和进行透过模式显示的透过显示区域(T),在反射显示区域(R)设置有取向控制部(4),其使反射显示区域(R)的液晶层(40)的一部分的厚度(d2)比透过显示区域(T)的液晶层(40)的厚度(d1)小,并控制液晶层(40)的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由此,在具有透过显示区域和反射显示区域的CPA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防止透过模式和反射模式的显示品质的恶化,并使两模式的响应速度均匀化。

    液晶显示装置
    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395525B

    公开(公告)日:2010-11-10

    申请号:CN200780007388.6

    申请日:2007-02-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7 G02F1/133707 G02F2001/133776

    Abstract: 在通过形成获得放射状倾斜取向的液晶聚集微区而进行显示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能够防止按压面板表面时的显示不均的残留,从而实现高质量的显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第1基板、与第1基板对向设置的第2基板、以及设置在它们之间的垂直取向型的液晶层。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还具有在第1基板的液晶层一侧规则配置的壁状结构体,液晶层在施加了规定电压时,在被壁状结构体实质上包围的区域内形成获得放射状倾斜取向状态的至少一个液晶聚集微区。第2基板在与液晶聚集微区相对应的区域,具有向液晶层一侧突出的凸起部分,液晶层含有手性试剂。液晶层的厚度dLC、液晶层的自然手性间距p及从凸起部分的中心到壁状结构体的距离dRW满足dRW>p及dLc/p≥0.15的关系。

    液晶显示装置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874226A

    公开(公告)日:2010-10-27

    申请号:CN200880117647.5

    申请日:2008-10-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707 G02F1/136209 G02F1/139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MVA方式中通过改善对比度而提高显示品质的透过型和半透过型的液晶显示装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是具备一对基板和被该一对基板夹持的液晶层的液晶显示装置,上述一对基板中的一个具有在从显示面一侧看时为矩形的像素电极(15),上述一对基板中的另一个具有在从显示面一侧看时与像素电极(15)的角落部(10)重叠的线状的电介质突起物(24),上述一对基板中的至少一个在像素电极(15)的角落部(10)与线状的电介质突起物(24)重叠的区域具备角落部遮光部件(18)。

    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681043A

    公开(公告)日:2010-03-24

    申请号:CN200880015682.6

    申请日:2008-02-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555 G02F1/1337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在具有透过显示区域和反射显示区域的液晶显示面板(1)中,当与面板面垂直地观看时,各像素(PIXji)的反射显示区域(21)形成为呈大致矩形状的区域,与上述呈大致矩形状的区域的1条以上的端边对应而设置有线状突起构造(51),该线状突起构造(51)设置在上述呈大致矩形状的区域的整个一条端边上、从液晶层的厚度方向的一端向上述液晶层内突出、并且以在面板面内与上述一条端边正交的方向为线的宽度方向。由此,能够实现包括用于以垂直取向模式驱动液晶的取向控制用突起、并能够使反射显示的响应特性更接近透过显示的响应特性的、具有透过显示区域和反射显示区域的液晶显示面板。

    液晶显示装置
    1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965537B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0980108255.7

    申请日:2009-02-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55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口率高的半透过型液晶显示装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依次具有:第一基板;液晶层;和第二基板,上述第一基板具有包括主干部和从上述主干部分支的多个支部的像素电极,上述液晶显示装置具有包括支部和狭缝交替配置的区域的显示区域,上述显示区域包括反射区域和透过区域,在上述反射区域配置有:配置在像素电极下的反射膜;和λ/4相位差板。

    显示装置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483658A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080037539.4

    申请日:2010-04-27

    Inventor: 藤冈和巧

    Abstract: 第1电极(62c)形成于显示面板的具有显示面的第1基板(2),并且连接到共用电极(com),场效应晶体管(62b)是形成于第2基板(1)并且在背沟道侧离开而配置第1电极(62c)的场效应晶体管,栅极端子和第1漏极/源极端子连接到第1配线(Vrstn),第1配线(Vrstn)被施加用于进行复位的电压,开关(62a)的一端连接到第2漏极/源极端子(62bs),另一端连接到取出场效应晶体管(62b)的输出的第2配线(Vom)。

    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681043B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0880015682.6

    申请日:2008-02-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555 G02F1/1337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在具有透过显示区域和反射显示区域的液晶显示面板(1)中,当与面板面垂直地观看时,各像素(PIXji)的反射显示区域(21)形成为呈大致矩形状的区域,与上述呈大致矩形状的区域的1条以上的端边对应而设置有线状突起构造(51),该线状突起构造(51)设置在上述呈大致矩形状的区域的整个一条端边上、从液晶层的厚度方向的一端向上述液晶层内突出、并且以在面板面内与上述一条端边正交的方向为线的宽度方向。由此,能够实现包括用于以垂直取向模式驱动液晶的取向控制用突起、并能够使反射显示的响应特性更接近透过显示的响应特性的、具有透过显示区域和反射显示区域的液晶显示面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