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
    1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792357B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180012660.6

    申请日:2011-01-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45 G02F1/136286 G09G2310/0286 G11C19/28

    Abstract: 本发明是由第2基板(2)的栅极驱动器(13)对开关元件(15)进行导通/截止控制,利用基准信号线(12)对必需位置的像素电极(10)通电,向第1基板(1)的数据电极(3)施加数据信号的方式。将与上述栅极驱动器的驱动用信号端子连接的输入端子接触部(18)与第1基板侧的信号线接触部(7)电连接,将该信号线接触部与第1基板侧端子集合部(5)连接。从外部向第1基板侧端子集合部输入必需的信号,由此进行:栅极驱动器所进行的扫描线的选择;和向数据电极施加信号。上述输入端子接触部包括数根连接线,因此,无需针对全部扫描线在第1基板和第2基板之间取得导通。

    保管容器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459954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280017255.8

    申请日:2012-04-05

    Abstract: 使保管容器的外部与储藏室的内部的绝热性能有效地提高。保管容器具备:具有开口的容器主体;能够开闭地封闭开口的门部件;和温度管理部,其具有使由容器主体和门部件包围的储藏室(2)内的温度为与储藏室外的温度不同的温度的功能,容器主体具有:第一绝热件(14);第二绝热件(15),其设置在相对于第一绝热件(14)与储藏室(2)相反的一侧的一部分,并且热传导率比第一绝热件(14)小;和蓄热件(16),其在相对于第一绝热件(14)与储藏室(2)相同的一侧,设置在从第一绝热件(14)的厚度方向看没有设置第二绝热件(15)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由在储藏室(2)外的温度与利用温度管理部的功能产生的储藏室(2)内的温度之间发生液相与固相之间的相变的1种以上的材料形成。

    保管容器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229010A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180055889.8

    申请日:2011-11-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D11/00 F25D11/006 F25D16/00

    Abstract: 即使停止了运转也能以储藏室内的温度不产生温度分布的方式维持一定时间的保管容器。具有电冷却功能的储藏物的保管容器(1)具有容器主体(10)和门部件(20),被容器主体(10)和门部件(20)包围的空间形成储藏室(100),容器主体(10)和门部件(20)具有隔热部(12、22)和蓄热部(14、24),蓄热部(14、24)使用在储藏室(100)内的能控制的温度与周围的生活温度之间的温度时产生液-固相变的1种以上的材料形成,配置于在由于停止冷却后的经时变化而在储藏室(100)内形成的温度分布中容易接近生活温度的第1区域附近的蓄热部(14、24)与配置于不易接近生活温度的第2区域附近的蓄热部(14、24)相比,材料的温度传导率除以储藏室(100)的壁面的每单位面积的材料的使用量而得的值较小。

    调湿材料、调湿装置以及调湿材料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79479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180018053.4

    申请日:2021-02-04

    Abstract: 提供一种容易把握吸收的水分量或放出的水分量的调湿材料。另外,提供一种调湿装置,其具有上述的调湿材料,容易掌握吸收的水分量或放出的水分量。另外,提供一种调湿材料的制造方法,其容易掌握吸收的水分量或放出的水分量,具有高调湿性能。此外,调湿材料包括:调湿性液体,其包含吸湿性物质;以及保持部,其将所述调湿性液体保持为规定形状,所述保持部将高分子材料作为形成材料,吸湿性物质包含吸湿性的金属盐,调湿性液体包含pH指示剂,且颜色根据调湿性液体所包含的水分量颜色发生变化。

    雾化装置及调湿装置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118914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1980032150.1

    申请日:2019-05-15

    Abstract: 提供一种可以以高雾化效率分离水的雾化装置和调湿装置。该雾化装置具备:设置有吸气口和排气口的壳体;对包含存储在壳体中的吸湿性物质的吸湿性液体的至少一部分照射超声波,生成含有水分的雾状液滴的超声波产生部;在壳体的内部空间的气液界面的至少一部分上调整相对湿度,使得由相对湿度决定的水蒸气压力相较吸湿性液体的饱和水蒸气压力变低的调整部。

    蓄热容器
    1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502753B

    公开(公告)日:2016-10-19

    申请号:CN201280020738.3

    申请日:2012-04-23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温度保持能力高、并且能够高效率地对潜热蓄热件进行冷却的蓄热容器和保温库。蓄热容器(100)具有:规定容积的密闭空间区域(1);配置在密闭空间区域(1)的内壁,用于对密闭空间区域内(1)的温度进行控制的使热移动的热移动区域(10);配置在热移动区域的潜热蓄热件(3);和没有配置潜热蓄热件(3),热移动区域(10)露出的热移动区域露出部(6)。冷藏库(501)具有:产生温度比周围温度低的冷气的热交换装置(537);使该冷气强制对流产生冷风并且输送该冷风的送风机(506);和通过相变蓄积或放出热能的潜热蓄热件(503),该潜热蓄热件(503)以该冷风直接吹到该潜热蓄热件(503)的方式配置,或者以直接吹到受热部的冷风的冷热经由该受热部间接地传递至该潜热蓄热件(503)的方式配置。

    保管容器
    1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459954B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280017255.8

    申请日:2012-04-05

    Abstract: 使保管容器的外部与储藏室的内部的绝热性能有效地提高。保管容器具备:具有开口的容器主体;能够开闭地封闭开口的门部件;和温度管理部,其具有使由容器主体和门部件包围的储藏室(2)内的温度为与储藏室外的温度不同的温度的功能,容器主体具有:第一绝热件(14);第二绝热件(15),其设置在相对于第一绝热件(14)与储藏室(2)相反的一侧的一部分,并且热传导率比第一绝热件(14)小;和蓄热件(16),其在相对于第一绝热件(14)与储藏室(2)相同的一侧,设置在从第一绝热件(14)的厚度方向看没有设置第二绝热件(15)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由在储藏室(2)外的温度与利用温度管理部的功能产生的储藏室(2)内的温度之间发生液相与固相之间的相变的1种以上的材料形成。

    保管容器
    2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229010B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180055889.8

    申请日:2011-11-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D11/00 F25D11/006 F25D16/00

    Abstract: 即使停止了运转也能以储藏室内的温度不产生温度分布的方式维持一定时间的保管容器。具有电冷却功能的储藏物的保管容器(1)具有容器主体(10)和门部件(20),被容器主体(10)和门部件(20)包围的空间形成储藏室(100),容器主体(10)和门部件(20)具有隔热部(12、22)和蓄热部(14、24),蓄热部(14、24)使用在储藏室(100)内的能控制的温度与周围的生活温度之间的温度时产生液-固相变的1种以上的材料形成,配置于在由于停止冷却后的经时变化而在储藏室(100)内形成的温度分布中容易接近生活温度的第1区域附近的蓄热部(14、24)与配置于不易接近生活温度的第2区域附近的蓄热部(14、24)相比,材料的温度传导率除以储藏室(100)的壁面的每单位面积的材料的使用量而得的值较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