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37880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111490214.8
申请日:2021-12-08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F9/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CG&S分布式计算方法的灵活性资源规划方法及终端,包括步骤:步骤S1、建立多阶段随机灵活性资源规划模型;步骤S2、使用丹茨‑沃尔夫公式将多阶段随机灵活性资源规划模型的目标函数分解并重新表述为主问题和子问题;步骤S3、求解分解后的主问题和子问题,得到目标函数的最优规划策略。本发明通过建立多阶段随机灵活性资源规划模型并使用丹茨‑沃尔夫公式分解并重新表述为主问题和子问题求解,实现对复杂的资源规划问题的求解,得到电力系统中灵活性资源的最优规划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5130838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210680070.0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8/20 , G06F18/15 , G06Q10/063 , G06Q50/06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的暂态失稳模式识别方法及终端,计算暂态功角失稳指标和暂态电压失稳指标,根据量化指标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并且分别构造功角失稳指标判断矩阵和电压失稳指标判断矩阵、计算功角失稳和电压失稳评估指标得分,从而根据得分差值对实际电力系统的主导失稳模式进行识别。以此方式,能够提高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中主导失稳模式识别的准确性,且计算过程相较于现有的基于动态理论的识别方法更加简单实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74037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809317.X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H02M3/335 , G06F17/1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隔离级直流变换器传递函数构建方法、设备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确定直流变换器的输出功率的计算模型,并基于所述输出功率的计算模型确定输入平均电流和输出平均电流的计算模型;建立直流变换器的平均开关等效模型,在所述平均开关等效模型中引入扰动量,并将扰动量带入所述输入平均电流和输出平均电流的计算模型,得到扰动输入电流模型和扰动输出电流模型;将所述平均开关等效模型转换为小信号模型,并基于小信号模型得到直流变换器的电压传递函数。本发明能够降低模型的复杂度且能够统一地表述变换器在整个开关周期的行为。
-
公开(公告)号:CN11913427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055767.4
申请日:2024-08-02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 H02J3/38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纯电船舶充电负荷的新能源消纳能力评估方法及装置,对流域中纯电船舶的充电负荷进行概率建模,得到全流域的总年负荷,基于风电与光伏电站联合出力概率分布模型和全流域的总年负荷确定新能源消纳概率空间,并根据新能源消纳概率空间确定新能源发电的平均弃电功率、弃电率、消纳率与平均消纳功率,基于平均弃电功率、弃电率、消纳率与平均消纳功率评估流域内区域电网未来的新能源消纳能力,以此专门针对集中投入纯电船舶负荷且包含新能源电站的区域电网进行了建模、概率模拟以得到新能源消纳能力的评估结果,从而能够准确评估未来流域内区域电网的新能源消纳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362246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210039837.1
申请日:2022-01-13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网可接入分布式光伏容量测算方法。包括:明确待评估区域电网范围并测算分电压等级设备等效负载率最小值。从高到低电压等级次序,依次测算220千伏主变低压侧10千伏母线、110‑千伏主变、35千伏主变、10千伏线路、低压台区的分布式光伏最大可接入容量;区域电网可接入容量在分电压等级电网设备测算结果基础上,取各个电压层级设备均满足的原则取最小值作为区域电网可接入容量。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网可接入分布式光伏容量的测算方法是开展区域配电网规划及分布式电源接入的基础,引导光伏有序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781109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606193.0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用户负荷不确定性的微电网容量配置方法及终端,结合建立的微电网中的用户电热负荷模型、风光出力模型以及储能系统荷电模型,构建含源荷储的微电网综合状态概率模型,能够考虑到微电网规划中源荷储预测概率的多重不确定性;基于微电网综合状态概率模型,以微电网全寿命周期经济性最高为目标构建微电网容量配置优化模型,之后通过求解微电网容量配置优化模型,得到微电网的容量配置方案,因此能够根据微电网规划中源荷储预测概率的多重不确定性进行微电网的容量配置,提高微电网容量配置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767343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528127.6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海上风电柔直并网的电压支撑强度量化方法及设备,包括:获取待评估海上风电项目的海上汇集系统参数、陆上电网参数以及柔直并网系统参数;根据所述陆上电网参数计算陆上交流电网影响因子;根据所述海上汇集系统参数以及柔直并网系统参数计算海上风电柔直输电系统的最小支撑功率调整因子;最后根据所述陆上交流电网影响因子、最小支撑功率调整因子以及电网参数计算得到所述待评估海上风电的柔直并网短路比指标。该方法考虑了陆上电网有功、无功源及柔直输电系统对并网点电压稳定的影响关系,为海上风电经柔直输电系统并网的电压支撑强度提供量化分析标准,为实际工程中分析电网电压稳定性提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4056157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111342843.6
申请日:2021-11-13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停车场的电动汽车充电场,包括支撑座以及多个位于支撑座前面且等距分布的停车框,所述支撑座前面上方内部设置有用以将充电柜沿支撑座长度方向移动至不同停车框后面的平移机构,所述支撑座前面下部设置有第一防撞缓冲机构,所述支撑座内部设置有用以调节充电柜的线缆长度的收放卷机构。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巧妙,使用方便,通过设置平移机构,使得充电柜具有移动的能力,通过设置第一防撞缓冲机构,使得充电柜具有防撞缓冲能力,通过设置第二防撞缓冲机构,可以避免车辆与充电柜造成进一步损失,通过设置收放卷机构,使得该充电柜在平移过程中具有收放卷的功能,解决了现有的电动汽车充电场当车辆充电完毕后,还需要再启动汽车进行移位,且充电设备容易损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217569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0956603.8
申请日:2023-08-0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9 , H02J3/00 , G06Q50/06 , G06F17/16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碳电协同供需不平衡风险指标评估及量化方法,涉及电力系统风险评估领域,旨在解决目前传统的电力系统风险评估理论不能完全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问题,包括以下步骤:S1,对待评估电力系统初始数据进行预处理操作,得到预处理数据;S2,构建评估指标集与量化方案,对预处理数据进行指标计算,并对指标计算结果进行数据后处理;S3,根据指标进行加权与权重组合,得到加权方案;S4,计算决策矩阵,进行可视化处理,并计算得到最终评估结果。本发明提出的模型评估指标与量化方法,有效对待评估对象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估,并对发展成果进行量化。
-
公开(公告)号:CN117055695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210491683.X
申请日:2022-05-07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区域综合能源运行优化系统及其运行方法,该优化装置包括装置整体、外壳和控制箱,装置整体的中间固定连接有外壳,外壳的内部中间固定连接有控制箱,外壳的内部右侧中间固定连接有蓄电池二,外壳的左侧顶部活动连接有主门,外壳的左侧底部活动连接有副门,主门的左侧底部固定连接有密码锁,密码锁会将液压筒关闭,使得液压筒将活塞卡柱从副门处的卡槽收回,而活塞卡柱收回后,副门就会因所连接的合页柱而向左侧旋转打开,然后工作人员再将主门通过合页柱旋转打开,就能对外壳内部的控制箱进行操作,通过密码锁、指纹锁和螺纹销三种验证方式将主门和副门打开,多重验证避免了非工作人员打开外壳对控制箱进行操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