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65682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453334.9
申请日:2022-04-27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运行边界搜索方法及终端,包括:初始化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稳态模型,构建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各节点的电压方程及运行约束;构建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运行边界搜索模型,将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运行域确定问题转化为输出有功功率及无功功率的上下限优化问题;构建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运行工况集合,并采用运行边界搜索模型计算运行工况集合中不同工况下的输出功率上下限值,得到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运行边界。本发明通过优化计算得到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输出功率的上下限值,进而直接确定系统运行边界,避免通过逐点校核确定运行范围,有效节省计算开销,并直观给出系统运行区域,为系统规划及运行调度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8868215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18268.X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风电机组调频能力的风电自适应紧急控制方法及终端,当电网频率低于风电场参与调频的启动阈值时,则采用虚拟惯量协同控制方法基于风电场群的调频能力系数和协同控制系数控制风电场群参与一次调频,接着当预估得到的频率跌落最大值的估计值大于预设安全阈值时,则对风电场群中风电机组的剩余可调节能力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排序,按照排序结果和评估结果确定各个风电场中风电机组的二次调节补偿功率值,根据其下发二次调节指令至各个风电场,以此充分利用了风电机组富余的调节能力,从风电场群角度挖掘了风电机组在紧急状态下参与系统调节的能力,有效提升了系统应对紧急工况的能力,提高了电网运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569561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29725.0
申请日:2024-05-21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N3/0464 , G06N3/045 , G06N3/0475 , G06N3/094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布鲁棒优化方法的能源基地调度方法及终端,将利用历史负荷‑风电数据训练完成基于wasserstein距离的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用于生成服从真实数据分布的风电出力数据,然后基于其生成典型场景,将能源基地优化模型转化为基于wasserstein距离的数据驱动分布鲁棒优化模型,并基于典型场景对基于wasserstein距离的数据驱动分布鲁棒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调度策略,分布鲁棒优化方法能够考虑到各种极端场景下的情况并进行对应的调整调度方案,并且基于历史的真实数据,所得到的调度策略不至于过分地被极端场景所影响以至于策略过分保守,使得系统更具有应对各种情况的能力,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从而确保能源基地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421972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211200.7
申请日:2023-09-19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负荷模型参数的辨识方法及终端,建立综合负荷模型的模型响应曲线和参数模式库,在线辨识的时候,根据实时量测信息与模式库的匹配结果确定初始参数,能够提升后续寻优迭代的效率;之后,基于深度学习构建综合负荷模型的参数校正模型,根据实时量测信息对初始参数进行迭代校正,进而确定最终的模型参数辨识结果。因此,结合匹配和校正来进行参数辨识,能够提高参数辨识的效率,而对模型进行校正的过程中,能够扩大全局寻优能力、避免陷入局部最优就停止寻优迭代的问题,以得到更加准确的综合负荷模型参数辨识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78064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674824.6
申请日:2023-06-08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计及灵活性的电力系统资源优化调度方法及终端,构建可控机组的灵活性资源模型,基于可控机组的灵活性资源模型对灵活性资源进行日前调度、日内滚动调度和日内实时调度,得到日前调度计划、日内滚动调度计划和日内实时调度计划,以此使得电力系统按照多时间尺度调度计划运行,有更充足的灵活性资源来应对系统净负荷的波动,能够实现在负荷低谷期尽可能的消纳风电、负荷高峰期平衡系统的灵活性需求,减少系统的弃风率,并且能够减少系统总运行成本,从而有效地提升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986698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448750.6
申请日:2022-11-18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短路电流抑制方法、终端及系统,包括:将电力网络分区为多个电力子网络,并将所述多个电力子网络进行互联,使得每个电力子网络与至少一个其它电力子网络互联;根据所述各个电力子网络的潮流调控需求对通过各个电力子网络对应的互联通道输送的潮流进行动态调节;判断所述各个电力子网络中是否发生短路故障,若是,则根据短路电流确定是否对存在短路故障的电力子网络对应的互联通道执行预设的开断策略;能够快速抑制短路区域短路电流的增加,提高各个电力子网络电力传输的灵活性和可靠性,维持电力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5912340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48741.7
申请日:2022-11-18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包含风电能的电力网络潮流优化方法及终端,将电力网络划分为多个区域子网络,并将所述多个区域子网络进行互联,至少一个所述区域子网络设置有风电场;确定所述风电场生成的风电能的大小,根据所述风电能的大小确定针对所述风电场所在的区域子网络进行的潮流调控方式;根据所述潮流调控方式、所述风电场所在的区域子网络对应的各个互联通道的断面输电能力、与所述风电场所在的区域子网络互联的其它区域子网络的消纳能力及其包含的电网设备类型进行潮流调控;实现了对风电能的最优化利用,同时也能够对风电场所在的区域子网络进行适当的能源补充,实现了潮流分布的均匀,在促进电力供需平衡的同时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5907157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67643.8
申请日:2022-11-22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H02J3/38 , G06Q10/06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资源联合规划的选址定容优化方法及终端,考虑不同类型储能及需求响应等灵活性资源调节能力,根据电化学储能、抽水蓄能和氢储能的投资及运维成本、发电机组的运行成本以及切负荷成本得到综合成本,构建以综合成本最小为目标的可调资源联合规划模型,提出一种高比例风电渗透下考虑多种可调资源联合规划选址定容优化方法,获得不同储能系统的最优容量配置及选址布局,可有效缓解高比例风电渗透下电网灵活性不足的问题,在提高风电利用率的同时降低电网的投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800364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440607.2
申请日:2022-11-17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驱风机控制电流参考值确定方法及终端,根据直驱风机内部的风轮轴系、同步发电机、机侧变流器和网侧变流器的控制策略,建立直驱风机系统的简化时域模型,所述控制策略包括电流环、电压环和锁项环;根据通用低电压穿越响应曲线,建立不同故障阶段下风机的有功和无功功率响应模型;根据直驱风机系统的简化时域模型和不同故障阶段下风机的有功和无功功率响应模型,计算得到不同故障阶段下风机的有功电流参考值和无功电流参考值。其考虑并网直驱风机内部的控制环节,建立直驱风机简化时域模型,对不同故障阶段下风机的功率响应进行解析近似,以此推导直驱风机网侧变流器控制电流参考值,实现了计算不同故障阶段下的电流参考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660471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288150.8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区域新能源并网的电网规划方案评价方法及系统,统计不同区域的能源历史出力情况,并建立能源出力模型,基于能源出力模型计算不同区域的能源出力方式及其负荷情况,形成不同的电网运行场景;在基于生成的电网运行场景对电网规划方案进行指标量化计算,并根据指标计算出电网规划方案的评价因子,进而得到评价结果。因此能够在能源电源高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进行电网规划方案的指标量化计算并进行优劣评判,克服了高比例新能源海量规划方案造成的电网规划方案安全校核及比选分析困难的问题,能够准确地进行电网规划方案的评价,对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规划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