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193816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343627.1
申请日:2018-11-13
Applicant: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IPC: H02J3/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恶意申请与超发惩罚的新能源电站实时有功控制方法,具体为,针对新能源电站的恶意申请和超发的情况,根据相应的考核时刻对新能源电站进行加出力申请与超发考核,针对考核时刻超发电量超过不同限额的新能源电站进行相应的恶意超发惩罚,针对考核时刻有功出力无法达到加出力申请目标并保持一定时间的新能源电站进行恶意申请惩罚,从而实现新能源电站发电及加出力申请的规范引导,减少新能源电站电力交易偏差,保障新能源公平参与市场交易,促进新能源消纳。
-
公开(公告)号:CN108075492A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711435416.6
申请日:2017-12-26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自动控制与应急调度控制自动切换的新能源并网控制方法,属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检查新能源并网有功控制系统闭环控制模式下指令值计算结果,校验计算指令值的合理性,在计算指令值校验失败后,自动切换到人工调度应急模式获取应急模式下的人工设置值或上一轮下发指令值,保证最终下发的指令值是的合理性,从而提高新能源有功控制系统指令下发的可靠性。本发明提高了新能源并网有功控制系统的健壮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634523A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710814561.9
申请日:2017-09-12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 , 甘肃省电力公司风电技术中心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源分级协调的新能源集中并网点无功电压控制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领域。本发明根据母线电压实际值与目标值计算控制子站无功功率目标调整量,结合控制子站及所辖新能源电站站内无功补偿设备的无功功率总可调容量计算各无功补偿设备无功功率目标调整量,当无功补偿设备的无功功率总可调容量不足且子站电压低于紧急限时,计算新能源电站有功功率需切量,实施电压紧急控制,若无功补偿设备的无功功率总可调容量不足且子站电压高于紧急限,通过调整变压器分接头提高子站电压水平。本发明提出了新能源电站集群多无功源分级协调控制以及紧急情况下有功无功协调控制的方法,增强了无功电压控制的时效性和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678460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010077.6
申请日:2016-01-08
Applicant: 云南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11 , G06Q10/0635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雷电灾害与设备过载及断面越限的关联度分析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评估电力设备故障与雷电灾害关联度指标、评估电力设备故障所引发的设备过载及断面越限与雷电灾害的关联度指标两个部分,首先根据对大量观测样本进行回归分析并建立线性化模型评估设备故障与雷电灾害的关联度,然后结合设备故障和有功变化对于过载设备或越限断面的灵敏度计算设备过载及断面越限与雷电灾害的关联度指标。本发明可为调度运行人员应对外部灾害提供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4884138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210389579.X
申请日:2022-04-14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储能电站和可控负荷参与调节的电网有功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其方法包括:计算对外联络线和电网有功节点的有功对安全稳定输电通道的有功灵敏度;确定电网安全运行约束;计算有功可调空间;构建第一阶段优化目标函数,计及有功可调空间和电网安全运行约束,计算得到第一阶段优化后的新能源场站和常规发电厂的有功指令值;更新有功可调空间;构建第二阶段优化目标函数,计及更新后的有功可调空间和电网安全运行约束,计算得到第二阶段优化后的新能源电站、储能电站和可控负荷的有功指令值;本发明能够在保障电力市场环境下电网安全经济运行基础上,利用储能电站和可控负荷调节能力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659590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110751930.0
申请日:2021-07-02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电池参与电网二次调频的参数优化方法及系统,本发明从电网区域控制偏差信号获取储能电池参数,根据储能电池参数参与二次调频的效益值,筛选储能电池参数,根据筛选出的储能电池参数参与二次调频的效果指标值,进行储能电池参数优化,增强了储能电池二次调频过程的稳定性与准确性,增强了储能电池的电网频率调整能力,从整体上提高了储能电池与电网机组的调频处理能力与电力能源控制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191489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605371.3
申请日:2022-12-14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辉 , 陈金玉 , 常康 , 刘韶峰 , 李威 , 薛峰 , 杨巧艺 , 张伟骏 , 李智诚 , 郑红旭 , 蔡强 , 周天 , 汪马翔 , 李吉晨 , 张昊天 , 肖柱 , 徐俊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电站参与电网调峰的充电时段优选方法,基于不计及储能的计划优化,以新能源消纳最大化为目标,统计各时段弃电量及受限原因;根据新能源电站与储能电站的灵敏度,并结合受限原因及其关联对象,计算各储能电站消纳新能源潜在的弃电量;最后基于储能电站关联受阻电量的时间序列,以储能电站利用效率最高为目标确定各储能站的最优充电时段。
-
公开(公告)号:CN109842160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1910053251.9
申请日:2019-01-21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两个时点协调优化发电控制的决策方法、装置及系统,根据发电厂有功调节速度自动调整发电厂相邻两个时点的可调空间,通过可调空间离散化进行不同发电厂两个时点有功组合,采用并行校核,从同时满足两个时点实时发电控制优化决策所有约束条件的发电厂有功组合中,选出两个时点实时发电控制独自优化决策目标函数值加权最优的发电厂有功组合,作为实时发电控制两个时点协调优化决策结果,实现了电网运行随机因素急剧增加下的预测校正和滚动优化,提高了实时发电控制的决策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469411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576478.9
申请日:2021-05-26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调节死区的电网有功协调优化控制决策方法及装置,根据电网状态计算电网有功设备对安全稳定输电通道的有功灵敏度,结合有功设备的综合性能指标对其进行分组并确定设备组的综合性能指标和有功灵敏度,考虑组内设备的有功调节死区,生成设备组的有功指令上限/下限和有功调节死区,以设备组间有功协调优化控制的综合性能最优为目标,生成设备组有功指令,再以设备组内设备有功协调优化控制的综合性能最优为目标,生成设备组内设备的有功指令,实现了考虑调节死区的电网有功协调优化控制。本发明采用了先组间优化、再组内优化的分步优化策略,既减少了决策变量的规模,提高了计算速度,又确保了指令的计算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378863B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1811286328.9
申请日:2018-10-31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权重与约束关联调整的电网实时发电控制优化决策方法,通过求解以反映发电厂出力对电网安全稳定影响特性及其经济环保性能、预测性能、调节性能和现货交易执行情况的综合指标为权重的发电控制优化决策模型,根据输电设备/断面是否达到限额,将输电设备/断面划分为受限类和不受限类;针对与受限设备/端面的有功灵敏度较小的发电厂,采用不考虑其电网安全性能的综合指标为权重,并只计及不受限类设备/断面的过载约束进行发电控制优化决策,实现了权重与约束关联的自适应调整,保障电网发电控制满足实时性、安全性和经济环保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