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45850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620169.6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全直流输电系统控制方法。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高压直流母线电压由外部高压直流系统控制,中压直流母线电压由高压直流变压器控制;稳态运行光照增强时,光伏MPPT变换器输出电压升高,低压直流电压高于额定值,中压直流变压器采用固定占空比控制模式,使中压直流变压器的二极管导通,光伏的输出功率得以送出;当中压直流母线电压处于[1p.u,1.02p.u]区间时,光伏MPPT变换器采用最大功率点控制模式;当中压直流母线电压处于(1.02p.u,1.1p.u]区间时,光伏MPPT变换器采用限功率控制模式。本发明为一种不依赖通讯的应对功率暂降的新能源全直流输电系统控制方法,保证了光伏的运行可靠性,有利于未来光伏全直流输电系统的扩展。
-
公开(公告)号:CN114142463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111420240.3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3C的两端柔性低频输电系统两相运行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针对用于城市工区互联的两端低频输电系统单相电缆故障切除场景,通过拟方波输电方式利用健全相完成故障期间功率不间断传输,可有效提升系统利用率和可靠性。本发明对设置为电压基准节点的M3C采用低频侧定电压控制方法,生成低频侧拟方波电压;对设置为功率可调节点的M3C采用低频侧定电流控制方法;两类M3C的工频侧均采用定功率控制方法,实现稳态运行期间和传输功率动态变化前后对子模块电容电压的有效控制,保证装置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4336607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1647280.1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绍兴供电公司 , 浙江大学
IPC: H02J3/00 , H02J3/46 , G06Q10/0631 , G06Q50/06 , H02J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源荷双侧不确定性的电网经济运行域生成方法及系统。目前的电力系统调度方法大多给出机组出力计划曲线,难以反应不确定性对电网调度计划的影响。本发明基于tLocation‑scale分布,拉丁超立方采样和K‑medoids聚类,获取典型风电出力场景及其对应概率;根据价格型需求侧响应规则,建立需求侧响应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经济运行域定义,建立计及源荷双侧不确定性的电网经济运行域生成模型,通过商业求解器直接求解。本发明将经济运行域概念和电力系统调度相结合,生成机组的经济运行出力区间,满足并进一步完善了电力系统调度运行的需求,可定量刻画不确定性对电网调度计划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5912463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391641.5
申请日:2022-11-0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比例非同步机电源接入系统一次调频特性分析方法。本发明根据电力系统中同步机电源占比与非同步机电源中构网型换流器占比等参数,计算出稳态频率偏差因子评估指标,根据指标衡量高比例非同步机电源接入系统的一次调频特性。稳态频率偏差因子越大,高比例非同步机电源接入系统在相同功率扰动下频率偏差越小,系统一次调频特性越好。本发明提供的一次调频特性分析方法可以用来研究非同步机电源占比、非同步机电源中构网型换流器占比等因素对高比例非同步机电源接入系统稳态频率支撑能力的影响,从而指导新能源开发与并网,实施方法简单,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600874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361915.6
申请日:2022-11-02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CN)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CN)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构建多元融合的能源互联方法和平台,属于能源互联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一种构建多元融合的能源互联方法,通过构建资源辨识模型、资源可调筛选模型、资源激励引导模型、聚合控制模型,对接入的各种资源,按照资源特性进行分层分类处理以及划分,得到资源可调的集中式资源和社会分散资源,完成多元融合的能源互联,方案科学、合理,便于推广使用。进而本发明提供一种构建多元融合智慧能源互联平台架构与方法,以能源信息和电网枢纽为基础,以模型控制为手段,接入系统平台及社会分散可调节资源,通过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全要素协同运行的载体,实现全社会各类型可调节资源的灵活聚合和实时控制,有效提升全系统的调节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296324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993679.3
申请日:2022-08-1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构网型MMC向无源工业负荷供电系统控制方法及装置。本发明通过在构网型MMC的外环定电压控制器附加虚拟导纳,不改变原有控制器结构,根据所附加的虚拟电容调整外环控制器的比例增益和前馈导纳项增益。在使用本发明后,系统的小干扰电压振荡失稳现象被成功抑制,并且含虚拟导纳控制的外环控制器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在一定范围内增大虚拟导纳系数能够进一步提升系统阻尼。当并网母线处发生故障后,系统能够在MMC不闭锁的情况下实现故障穿越并继续恢复稳定运行,同时构网型MMC的暂态运行特性不受虚拟导纳控制的影响,提高了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757536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406506.7
申请日:2022-04-1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省级电网感性无功充裕度评估方法。本发明基于实际电网线路、变电站设备参数,对省级电网500kV~110kV各层级的感性无功充裕度进行评估,分电压等级评估各层级含若干变电站的供电区域或单个变电站的感性无功平衡情况,计算出供电区域或具体变电站对应的感性无功补偿缺额,确定各电压层级变电站感性无功补偿配置需求优先顺序,发现全网中感性无功补偿薄弱点,避免低谷方式下省级电网无功跨电压等级传输的现象发生。本发明的方法可用于变电站规划设计以及实际在运变电站低谷运行方式下感性无功充裕度分析,保障低谷方式下电网无功分层分区平衡和提升电网安全稳定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4742372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287747.4
申请日:2022-03-22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证交易市场分析方法,涉及电力市场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缺少对绿证交易市场分析的问题,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绿证交易系统内外影响因素,生成因果关系图;根据所述因果关系图,构建电力市场与所述绿证交易市场之间的系统流量存量图;根据所述系统流量存量图,构建所述电力市场与所述绿证交易市场交互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结合可再生机组退补情况,通过所述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所述绿证交易市场进行分析预测。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绿证交易市场分析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本发明通过对绿证交易和电力市场数据进行建模,进而对绿证交易市场进行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09638815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1811475456.8
申请日:2018-12-04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中长期电压安全稳定预防控制策略确定方法,方法首先在暂态和中长期电压安全稳定量化评估基础上,仅对暂态电压安全稳定裕度小于门槛值或发电机过励磁限制器已经启动的故障进行中长期电压安全稳定评估和预防控制,然后采用基于QSS中长期电压稳定快速仿真的中长期电压安全稳定裕度筛选进行预防控制策略计算,基于各电压稳定模式中节点参与因子和对电压安全稳定薄弱母线灵敏度定义控制性能指标,按照指标由大到小的顺序形成调整方案,继而获得满足中长期电压安全稳定裕度要求且代价较小的控制措施。在基于详细计算的中长期电压稳定仿真校核预防控制策略后,采用修正QSS中长期电压安全稳定裕度门槛值后迭代计算的方法避免两种仿真计算结果的误差。本发明可以满足在线分析计算速度和准确性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372724A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210038576.1
申请日:2022-01-13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浙江省能源业联合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弹性与恢复力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及系统。本发明的构建方法包括:通过分析和处理电网的网络结构信息、电网状态信息、重要电力用户的管理信息和地理信息,制定电力系统在灾害发生前、中、后阶段的评估指标;根据所述评估指标构建指标定义方式,得到电力系统的弹性与恢复力评估指标体系。本发明通过构建电力系统弹性与恢复力评估指标体系,能够找出可能引起大面积停电事故的直接原因,也能够挖掘出可能引起大面积停电事故的潜在因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