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2085235U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21224104.8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驻马店市华宇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水平接地网装置,属于接地装置领域。包括固定连接的多根水平接地极,该些根水平接地极导电连接,水平接地极包括包覆在第二导体表面的第一导体,第一导体为空心纯铝导体或空心铝合金导体,第二导体为圆钢,第一导体厚度为0.2mm~0.5mm,第一导体的外表面采用导电氧化法处理形成导电保护层;或者,水平接地极包括实心纯铝导体或实心纯铝合金导体形成的第一导体,第一导体的横截面为圆形,圆形的直径为10mm~12mm,第一导体的外表面采用导电氧化法处理形成导电保护层。它可以兼顾接地线的耐腐蚀性、导电性和散热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12085234U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21223463.1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驻马店市华宇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接地网系统,属于接地网领域。它包括水平接地极和垂直接地极;垂直接地极的导电体部分由第一导体构成,第一导体为空心纯铝导体或空心铝合金导体,第一导体的横截面为圆环形,圆环形的外径为40mm~50mm,圆环形的壁厚为3.5mm~5.0mm,第一导体的表面采用导电氧化法处理形成导电保护层。或者,垂直接地极包括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第一导体包覆在第二导体表面并与第二导体不可拆卸连接,第一导体为空心纯铝导体或空心铝合金导体,第二导体为角钢或扁钢,第二导体厚度为0.2mm~0.5mm,第二导体的外表面采用导电氧化法处理形成导电保护层。它能兼顾耐腐蚀性、导电性和散热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77741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085313.X
申请日:2025-01-20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河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四拼的输电线路装配式微型桩基础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建筑预制结构技术领域。该发明的四拼的输电线路装配式微型桩基础包括:第一连接主体,第一连接主体上设有第一配合部、第二配合部和第三配合部;第二连接主体,第二连接主体上设有第四配合部,多个第一连接主体用于绕竖直方向环绕第二连接主体设置,相邻两个第一连接主体的第一配合部用于和第二配合部沿竖直方向卡合,第四配合部用于与第三配合部沿竖直方向卡合;可拆卸连接件,可拆卸连接件用于连接第二连接主体与第一连接主体,和/或相邻两个第一连接主体;微型桩,微型桩用于与第一连接主体可拆卸连接。该微型桩基础可有效提升施工效率,同时保证输电线路杆塔的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7758778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782566.X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力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降低河道壅水的高压输电线路杆塔桩基础型式,其包括用于安装杆塔的安装台,所述安装台的底部固接有用于支撑安装台的若干组桩体,所述桩体插入河道河床,所述桩体的外侧具有用于减少河道水流壅水的接触部。本申请实施例是通过提高水流通过桩体的流动长度与水流冲击投影面积比值的方式,减小水流穿过桩体时的动能损失以及停留时间,显著降低了河道壅水的高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224517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276823.6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郑州祥和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IPC: G02B6/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直线塔光纤复合架空地线光缆引下金具结构,包括悬挂箱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悬挂箱体上的光缆固定夹具、牵引紧固装置和光缆接续装置;所述悬挂箱体的顶部通过U型金具固定于杆塔地线挂线孔;所述光缆固定夹具设置有两个,包括环箍,分别位于所述悬挂箱体一面的两侧,用于固定光纤复合架空地线光缆;所述牵引紧固装置包括紧固螺栓,位于两个所述光缆固定夹具之间;所述光缆接续装置设置有两个,设置于所述悬挂箱体上,对应所述光缆固定夹具的下侧,将光纤复合架空地线光缆纤芯引出熔接。在不改变直线塔的结构和负荷的情况下,使架空线路的OPGW的光纤接续位置更具灵活性,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8533150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288613.8
申请日:2018-03-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洛阳华兴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综合管廊电力舱防火门,包括隧道本体,隧道本体内侧靠近隧道本体内侧壁设置隔墙,隔墙上设置电缆架,隔墙之间设置防火门;防火门包括与隔墙接触的侧门轴,侧门轴的上端和下端与隧道本体通过螺栓连接,两个侧门轴之间设置框架,框架内设置门体,门体的中部上方设置中门轴,中门轴下端设置横梁,横梁与框架连接,中门轴的上端与隧道本体通过螺栓连接。本发明在展放电缆时,通过拆除防火门轴螺栓,可快速整体移除防火门和防火门轴部门,待电缆固定后,恢复拆除的防火门轴螺栓,可快速恢复防火门和防火门轴部门,与以往工程相比,具有施工便捷,避免在综合管廊内进行电焊作业,降低施工成本和作业安全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928796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70964.2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河南工业大学
Inventor: 郑月松 , 郭兆翔 , 李明阳 , 鲍俊立 , 齐道坤 , 席小娟 , 武东亚 , 周怡 , 胡鑫 , 唐亚可 , 杨敏 , 王文辉 , 郭雷 , 肖波 , 郭正位 , 徐焓娱 , 周铁军 , 徐志军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输电线路工程用装配式微型桩基础,包括构成正方形承台的第一连接主体,第二连接主体及微型桩。所述第一连接主体为中间带有长方形凹槽的正方体,由相同的两部分组成。所述第二连接主体为带有四个螺栓孔的正方体,与第一连接主体中间正方形凹槽相互嵌合拼装。所述第三连接主体为塔脚,置于第二连接主体上方,且第三连接主体上的螺栓孔与第二连接主体螺栓孔相对应,第一第二第三连接主体通过预埋螺栓和螺母连接固定。本发明设计的装配式输电线路微型桩基础均由工厂预制,现场拼接组装,运输尺寸小,施工简单便捷,对环境影响小,节省人力物力,方便运输,实现了输电线路基础工程的全机械化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7856138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782573.X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河南省地质局矿产资源勘查中心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输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自适应调节悬垂串结构及输电杆塔,包括用于安装在杆塔上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活动连接有线缆悬垂串,在所述连接件固定在杆塔的情况下,所述线缆悬垂串与连接板的连接位置可调。本申请实施例是通过线缆悬垂串顶部与杆塔位置可调节的方式,使得线缆悬垂串能够自适应输电杆塔的倾斜,减少因杆塔倾斜而造成杆塔对线缆悬垂串的牵扯力,减少了线缆悬垂串损坏的概率,提高了线缆悬垂串结构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449124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276813.2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郑州祥和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架空线路导线状态实时监控装置,包括固定装置、感应电源、电桥测量装置和报警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安装于架空线路的导线与线夹接触处的两侧,通过环箍固定;所述电桥测量装置和所述报警装置位于所述导线与所述线夹接触处的中间位置;所述电桥测量装置分别与所述固定装置和所述报警装置连接;所述感应电源包括环绕所述导线的线圈,所述线圈分别与所述电桥测量装置和所述报警装置连接。利用线夹两侧接触电阻通过电桥判别导线缺陷,以灯光报警信号显示导线状态,实现对导线状态实时监控,防止导线缺陷影响电力系统运行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3328439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600401.0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平顶山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LCLLC并联有源滤波器,滤波器包括网侧电感、滤波器侧电感、滤波电容、串联谐振滤波电容、串联谐振滤波电感,滤波电容串联连接有阻尼电阻,与LCL滤波器和LCLL滤波器相比,既具有吸收特定开关次频率谐波的优点,又具备在高频段快速衰减的效果,并采用阻尼电阻抑制高频谐振尖峰。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LCLLC并联有源滤波器的控制方法,对负载电流指定次谐波采用PR控制器进行补偿,对其余次谐波采用PI控制器进行补偿,PR加PI控制提高了谐波补偿的灵活性,解决了对负载主要次谐波分量补偿不充分的问题,提高了补偿的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