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触式10kV真空断路器真空度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405714A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510828273.X

    申请日:2015-11-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H33/66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非接触式10kV真空断路器真空度测试装置,包括:耦合电容探头、信号处理单元、信号传输单元、现场显示器以及远程通讯接口;所述的耦合电容探头、信号处理单元和信号传输单元依次相连接,所述的现场显示器和远程通讯接口安装在所述信号传输单元上。本申请能够承受高电压、强电场、断路器操作的冲击与振动以及工作时有温升条件下的环境温度,同时该装置中的耦合电容探头的安装不影响真空断路器的各项性能指标。该装置能够正确反应真空断路器真空度的优劣情况,通过远程通讯接口连接监控室,能够同步、直观的显示装置采集和传输的数据信息。

    一种自动智能化高效节能全纤维台车式真空退火炉

    公开(公告)号:CN107779582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1710790897.6

    申请日:2017-09-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智能化高效节能全纤维台车式真空退火炉,包括炉体和炉门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配合进料台车和动力装置使用,炉门结构采用上开启炉门的结构形式,并利用炉门顶推装置对退火炉炉门进行锁紧,保证了炉门密封的气密性,减少了退火炉加热过程中热量的散失,节约了资源,安装板和加强板能够保证炉门升降气缸安装的稳定性。炉体采用无内胆结构,在对待加热的加热元件进行加热的时候不会出现炉体内胆变形的现象,能够保证进料台车的顺利进出,退火炉炉体内形成一个密闭、恒温的加热环境,能够大大的提高加热的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更加的节能环保。

    一种采用上开启加气动密封的真空退火炉炉门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7447078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1710791366.9

    申请日:2017-09-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上开启加气动密封的真空退火炉炉门结构,包括支撑架、炉门,支撑架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滑槽,炉门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与滑槽配合使用的滚轮,炉门的上端两侧固定连接有耳板,支撑架的外侧设有竖直设置的炉门升降气缸,炉门升降气缸的活塞杆端固定连接有动滑轮,支撑架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横梁,横梁上转动连接有定滑轮,所述横梁上固定连接有钢丝绳的一端,钢丝绳的另一端依次绕过动滑轮、定滑轮后与对应侧的耳板固定连接,支撑架内的上下两端均设有炉门顶推装置。该退火炉炉门保证了炉门密封的气密性,减少了退火炉加热过程中热量的散失,节约了资源,安装板和加强板能够保证炉门升降气缸安装的稳定性。

    一种螺母预紧器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524091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765883.5

    申请日:2021-07-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母预紧器,包括基座,基座上设有沿基座上下方向贯穿的圆孔,圆孔上靠近基座前端设有开口槽;圆孔内设有旋转环,旋转环与基座转动连接;旋转环的内圈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有套筒头,套筒头上设有与螺母配合的内孔,旋转环及套筒头上与开口槽对应处设有进入槽;旋转环的外圈固定设有齿圈,基座内还设有传动齿轮组,传动齿轮组与旋转环的齿圈啮合连接,传动齿轮组另一侧设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与传动齿轮组也啮合连接;驱动齿轮上还设有用于同驱动部连接的连接部。本发明整体轻便,高效,运转平稳,使螺母快速在螺杆上快速走完螺母接近行程,可以提高施工现场的施工速度和效果,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效率。

    一种电流互感器实验辅助工具

    公开(公告)号:CN107796964B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711224357.8

    申请日:2017-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流互感器试验辅助工具,包括绝缘杆,在绝缘杆的顶端连接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连接在绝缘杆顶端的底座,在底座上一体设有第一夹持板,在底座上铰接有第二夹持板,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相互作用夹持在铝绞线上,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之间的空间为内,在第一夹持板内侧面底部铰接有第一直杆,在第二夹持板上设有用于穿过第一直杆的通孔,第一直杆穿过通孔且与第二夹持板滑动连接,在第一直杆上配有蝶形螺母,蝶形螺母位于第二夹持板的外侧且在蝶形螺母与第二夹持板外侧面之间的第一直杆上套设有第一压簧,在第一夹持板的底部上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杆,该工具方便装配和拆卸,方便携带与使用,大大提高了试验效率和人员安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