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632238B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1710740380.6
申请日:2017-08-25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东北电力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WAMS系统多端传输线路故障测距方法,属于电力系统领域。该方法利用WAMS系统所测量的正常数据及故障数据对输电线路主网络及分支线路进行故障定位,该方法包括:(1)基于单端PMU量测数据的故障距离计算方法;(2)双端输电网主网络故障节点的确定方法;(3)双端分支线路故障距离的计算方法;(4)故障点的位置判断。该方法充分应用了WAMS系统数据不仅可实现对主干线路故障精确定位,也可实现对双端分支线路上的故障精确定位,扩大了WAMS系统监测应用范围,且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及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064574B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710416184.3
申请日:2017-06-06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铁岭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1R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断路器测试线挂接杆,包括有夹头和操作杆,所述的夹头插入操作杆上部的插孔内;所述的夹头包括有定夹头、动夹头和活动导杆,定夹头整体为7型,其底部与活动导杆相连、动夹头安装在定夹头的中部并与定夹头的顶部平行设置,定夹头上安装有定滑轮,传动钢丝绳的一端连接在动夹头上,另一端绕过定滑轮后连接在活动导杆上。本发明通过动夹头的向上运动与定夹头配合夹住断路器导线板,利用钢丝绳与动夹头的摩擦力使夹头保持在加紧状态。重量轻,结构牢固,夹头加紧后任何震动均不会使夹头脱落,拆装方便,彻底解决断路器特性测试时挂接测试线不安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759165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283132.9
申请日:2016-05-03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昌吉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1R3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0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实用化评测技术领域,是一种基于馈线故障状态诊断的配电自动化主站实用化评测方法,运用配电网馈线模型构建设备之间的拓扑关系,将复杂线路按照拓扑结构进行合理的划分,使其分解为数量有限的判读单元。由判读单元反映配电自动化主站各馈线目前的运行状态,再通过判读规则触发各类判读单元,以此反映目前馈线的故障。本发明采用基于规则推理的算法判定出当前配电自动化主站馈线的运行状态,给出定量结论,可操作性强,为后续配电自动化主站的改造和建设提供充分科学有效的分析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05240621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746965.X
申请日:2015-11-05
Applicant: 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带电作业中心 , 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湖南太平昌盛电器有限公司
IPC: F16L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电缆支架及其使用方法,底座支架(1)上设有支撑杆(2),所述的支撑杆(2)的上端连接有固定装置(3),所述的固定装置(3)的顶端设有轴向中心孔,球头(4)的下端设置于所述的固定装置(3)的轴向中心孔中,横梁(5)与所述的球头(4)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的横梁(5)的上方设有三个卡扣(6)。本发明是一种安全可靠、安装快捷的多功能电缆支架。该多功能电缆支架使用方法简单可行,能够用于复杂环境下电缆的固定和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05182012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522727.0
申请日:2015-08-24
Applicant: 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带电作业中心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
IPC: G01R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配电试验的方法及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进线端子组和操作端子组;箱体为由多片绝缘板连接而成的方形箱体;进线端子组设置在箱体的一个面上,操作端子设置在箱体的其他面上;进线端子组包括高压侧的A、B、C相端子、低压侧的a、b、c相和N端子以及接地端子;进线端子组通过导线与待测试的电力设备相连;操作端子组通过专用试验导线与被测试的设备相连;操作端子组包括高压侧的A、B、C相端子、低压侧的a、b、c相和N端子以及接地端子;进线端子和操作端子在箱体内一一对应;该配电试验接线装置,使用简单易于实施,测试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5137301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560369.2
申请日:2015-09-07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松原供电公司
IPC: G01R31/12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变电站电力设备局部放电空间定位的方法,属于高电压绝缘测量技术与应用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改进的能量积累函数对超高频电磁波进行信号处理,避免了迭代算法因对初值的依赖而导致计算偏差的适用于变电站电力设备局部放电空间定位的方法。本发明的步骤是:采集超高频电磁波信号后使用改进的能量积累函数进行信号处理,根据改进的能量积累函数绘制改进能量积累函数的曲线,确定传感器的信号采集时刻,采用四个传感器接收局放辐射的UHF信号,在起始时刻同时录音,局放源坐标与传感器坐标得到方程,得到两个关于未知数为局放坐标的独立线性方程,得到两组结果,这两组值中只有一个满足非线性方程组,其值就是局部放电源的坐标。本发明避免了迭代算法因对初值的依赖而导致的计算偏差。
-
公开(公告)号:CN107895936B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710893783.4
申请日:2017-09-28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东北电力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H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数字化虚拟失步继电器,通过PMU的量测数据经过处理器一系列的处理过程最后发出动作信号或者保持信号,属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领域。该继电器其系统的硬件有数据采集模块、STM32F107、数模转换模块以及相关的外接接口构成,外接的硬件包括GPS接收机、转子位置传感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等。该继电器避免传统使用阻抗式失步继电器整定值复杂的计算和分析,避免现有技术的傅里叶变换方法严重误差的问题,解决现有技术成本高、精确率低、无法实时监测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230950A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710385549.0
申请日:2017-05-26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铁岭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G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G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架空电缆绝缘破损快速补强法,其包括下述步骤:油污或者灰尘彻底清理干净,并且保持金属表面干燥无明显沟痕毛刺;将生料带均匀的缠绕在导线的破损部位,采用往复环绕,所有切口部位必须在覆盖范围内;取高压绝缘胶带在生料带上进行缠绕,直至全部覆盖生料带表面积,达到标准后用剪刀断开胶带;重复上述步骤,至全部补强工作完成。本发明修复效果好,材料成本极低,修复方法简单,修复速度快。
-
公开(公告)号:CN106025612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567847.7
申请日:2016-07-19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铁岭供电公司
IPC: H01R11/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万向防脱落接地线夹,包括上下两部分,上部设有钩子和支撑件,下部设有轴,支撑件通过转轴连接钩子,支撑件的内部设有传动丝杠,传动丝杠的一端连接传动轴的一端,传动轴的另一端与钩子端部相连,传动丝杠的另一端开设长孔;轴的顶端通过销轴与传动丝杠的长孔连接,轴的外部套装套筒,套筒下部采用卡簧固定,套筒侧壁连接圆转向节,圆转向节与长转向节活动连接。本发明导电接触好,强度高,不易变形;杜绝线夹脱落现象;挂接灵活可靠,提高安全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5956772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283133.3
申请日:2016-05-03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昌吉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电力行业设备模型异动分析技术领域,是一种基于配电网模型数据的设备异动分析方法,包括步骤图模文件导入并存入到对应的数据表中;异动检测初始化,生成多个异动单;异动检测,通过对图模文件目录定时扫描,确定是否创建新的异动单,进入文件处理进程;模型入库,对入库的模型文件进行校验;设备异动分析采用基于map的异动分析算法,分析出设备异动差异信息;导出异动分析结果数据,用户对异动差异信息进行确认和审核;异动信息确认后,实现异动模型同步。本发明有效提高异动分析结果的精准度和可用度,更方便用户使用,提高设备模型异动分析的效率,缩短异动分析的时间,增强用户异动分析的体验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