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77511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50148.7
申请日:2024-02-02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T接负荷的有源配电网虚拟三端差动保护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根据被保护线路两端故障前的正序电压相量和正序电流相量,得出等效T接点的位置系数;根据线路两端故障前的正序电压相量和正序电流相量,以及位置系数,得出等效T接阻抗;根据被保护线路两端故障后的正序电压相量和正序电流相量、位置系数以及等效T接阻抗,得出虚拟的第三端正序电流相量;根据被保护线路两端故障后的正序电流相量以及第三端正序电流相量,计算虚拟三端差动保护的差动电流和制动电流;根据差动电流和制动电流判断是否发生区内故障。本发明无需测量线路中T接负荷的数据,在配电网线路内部T接负荷的容量较大时仍可有效判别区内与区外故障。
-
公开(公告)号:CN116505776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373760.6
申请日:2023-04-10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新型双向DC/DC变流器的保护方法及装置,涉及电力设备维护领域,包括:对采集的变流器内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阻容吸收回路的高频电流波型进行波形特征分析,得到对应的频域分布特征;将所述频域分布特征输入预先训练的变流器故障分类模型,得到对应的故障类型;其中,所述故障类型包括变流器外部故障及变流器内部故障;若所述故障类型为所述变流器外部故障,控制所述变流器执行短时闭锁。本申请能够在变流器内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发生故障时,区分该故障属于换流器外部故障还是换流器内部故障,避免外部的短时故障冲击造成联结两个电压等级的新型双向DC/DC变流器发生自动跳闸。
-
公开(公告)号:CN116388200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267295.8
申请日:2023-03-15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泽森 , 李奇 , 刘瑛琳 , 赵天骐 , 夏雪 , 李维宇 , 梁浩 , 赵志宇 , 郝婧 , 罗婧 , 张思琪 , 张涵之 , 易淑娴 , 严乙桉 , 曹天植 , 张璐 , 刘苗 , 谢欢 , 黄天啸 , 吴涛 , 李雨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实现新能源消纳目标的需求侧调节方法及装置,包括:根据含新能源电力系统的负荷数据及系统参数确定各负荷的最大调节量;根据所述负荷数据、所述系统参数及所述最大调节量构建需求侧资源调节模型;根据获取的实际负荷数据、实际系统参数及所述需求侧资源调节模型对需求侧进行调节。本申请能够确定实现新能源消纳目标所需的需求侧调节量,进而对需求侧的用电量进行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6093994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143087.7
申请日:2023-02-14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泽森 , 李奇 , 赵志宇 , 刘瑛琳 , 梁浩 , 李维宇 , 孔帅皓 , 王亚娟 , 李宗翰 , 张璐 , 夏雪 , 赵天骐 , 郝婧 , 罗婧 , 张涵之 , 易淑娴 , 谢欢 , 黄天啸 , 刘苗 , 李烜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自平衡目标的配电区域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根据各资源的投入容量、火电发电功率、火电启停容量、储能充电放电功率、需求侧响应功率、新能源缺额量和碳减排缺额量建立总成本模型;根据新能源出力值、负荷功率、储能充电放电功率和新能源缺额量建立新能源渗透率约束模型;根据火电发电功率和碳减排缺额量建立碳排放约束模型;根据联络线功率和负荷功率建立配电网自平衡约束模型;根据总成本模型、新能源渗透率约束模型、碳排放约束模型和自平衡约束模型确定最小总成本下各资源以进行配置,可以满足配电网自平衡能力,实现多类型灵活性资源在未来多个演化阶段的综合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980503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777391.8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模型补偿和卡尔曼滤波的多源数据状态估计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获取电力系统中的多源量测数据,并利用插值法在相邻量测数据之间生成伪量测数据;对获取的多源量测数据和伪测量数据,利用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进行滤波,得到初步状态估计值;建立实际电网数学模型和简化模型,计算两模型的差值作为补偿量;将补偿量叠加到初步状态估计值上得到最终状态估计值。本发明缩短了采样步长,减小了差分化导致的离散化误差,通过使用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使得滤波结果尽可能和模型一致。最后,通过误差补偿模型,将简化模型的补偿修正量叠加到卡尔曼滤波算法的初步估计结果中,从而提高模型精度,降低过程噪声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978732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871531.8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相不平衡潮流系统的电动汽车集群协调控制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三相不平衡潮流系统的电网运行参数;通过预先构建的三相不平衡潮流线性化方程,根据电网运行参数,生成三相不平衡潮流系统的系统关键参数;通过预先构建的电动汽车集群的广义储能模型,根据系统关键参数,生成各电动汽车集群的储能剩余能量;通过预先构建的实时需求响应优化模型,根据系统关键参数和储能剩余能量进行计算,生成各电动汽车集群的协调控制参数,能够提高系统的灵敏度、实时性和电压稳定性、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整体效率,为电动汽车的普及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976536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758728.0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配电网分布式电压优化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布式配电网动态分区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进行以下迭代操作,直至分布式配电网当前时刻的模块度、电压调节能力、隶属度与当前时刻的上一时刻的模块度、电压调节能力、隶属度之间的差值不大于预设阈值:根据分布式配电网的模块度、电压调节能力、隶属度以及预生成的聚类中心确定模型确定分布式配电网的聚类中心;根据预生成K‑means模型将分布式配电网中的节点划分至对应的聚类中心,以对分布式配电网进行分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涵盖更多指标、提升算法能力并且根据配电网不同时刻特征动态变化的区域划分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335569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445625.9
申请日:2024-10-16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佳林 , 徐广达 , 李国武 , 王泽众 , 马鑫晟 , 许竞 , 马原 , 龙飞 , 李雨 , 李烜 , 李蕴红 , 宗瑾 , 赵志宇 , 李维宇 , 蒋鑫 , 王亚娟 , 梁伟宸 , 易姝娴 , 余志森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无人机高精度定位系统,涉及电数字数据处理领域,包括传感检测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数据融合模块和定位计算模块,所述传感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无人机的基础数据,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将检测的基础数据传输至同一终端、所述数据融合模块用于将基础数据进行融合,所述定位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得到无人机的高精度定位信息;本系统通过融合和修正对定位信息进行两次高精度化处理,在不提高硬件检测能力的条件下获得更加精确的定位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629863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75687.6
申请日:2023-04-10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赵志宇 , 曹天植 , 孔帅皓 , 李维宇 , 易姝娴 , 王晓斐 , 陈瑞 , 王丰 , 刘瑛琳 , 王泽森 , 李奇 , 赵天骐 , 梁伟宸 , 王亚娟 , 刘博 , 李烜 , 田琪
IPC: G01R31/00 , G01R31/26 , G01R27/26 , G06V10/76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新型双向DC/DC变流器中杂散电感的识别方法及装置,涉及电力设备维护领域,包括:控制变流器内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上电至轻载运行状态,并利用设置于所述变流器特型母排上的磁显贴纸获取所述变流器中杂散电感的轻载分布图;基于所述轻载分布图及预先训练的图像变换器得到对应的预测分布图;基于所述预测分布图进行杂散电感削弱或屏蔽。本申请能够有效识别新型双向DC/DC变流器中的杂散电感。
-
公开(公告)号:CN11902989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19934.7
申请日:2024-08-15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配电网电压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其中的方法包括通过获取目标配电网中的目标节点的实时观测数据;将实时观测特征输入目标节点对应的目标电压调控模型,输出目标节点对应的目标输出功率;基于目标输出功率对目标节点进行控制。通过上述配电网电压的控制方法,可以在目标配电网低感知度进而出现观测数据不足的情况下实现目标节点的目标输出功率的精准、实时的控制。此外,在训练目标电压调控模型时,结合特征提取网络提取目标节点的观测特征,并在利用价值网络对策略网络进行优化时,可以结合特征提取网络提取的观测特征实现,可以提升在大规模配电网的适用性,配电网电压控制的准确性、可靠性更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