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067036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210409121.2
申请日:2012-10-24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 深圳市国电科技通信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4B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连续频谱的射频接收装置及其方法,其装置包括依次串联的射频带通滤波电路I、低噪声放大器、分路器、滤波控制电路、合路器、低通滤波电路、AD转换电路和基带电路;滤波控制电路的个数至少为一组,每组滤波控制电路之间并联;滤波控制电路包括串联的射频带通滤波电路II和电子开关。射频带通滤波电路I接收信号后经过低噪声放大器放大后通过分路器传给至少一组的滤波控制电路进行滤波,再将滤波后的信号经过合路器合成一路,通过低通滤波电路进行滤波,并传给AD转换电路和基带电路。本发明既能接收电力无线设备的有用信号,又能抑制除这三簇以外的其他干扰信号。并且本发明的装置结构简单,系统稳定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052076A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210308073.8
申请日:2012-08-28
Applicant: 深圳市国电科技通信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7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散窄带实现宽带数据传输的方法,包括步骤有:(1)对电力系统专用无线频段建模;(2)根据频谱感知技术确定频谱信息并找到无线资源空闲频段;(3)将找到的所述空闲频段进行载波聚合。本发明通过频谱感知技术了,改变了电力现有的通信频带的离散窄带的条件,均衡频点资源,将空闲信道进行载波聚合,有效的利用了频率资源;本发明满足了电力无线通信用电信息采集,电力视频/图像监控电力施工现场、输电线路重点地段、应急指挥和事故处理现场、变电站等重要运营和操作场所等业务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037376B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210562823.4
申请日:2012-12-21
Applicant: 深圳市国电科技通信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动态分配的自适应时分双工系统及其方法,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初始设置,实时监测,更新业务通信带宽需求设置来实现自适应通信信道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带宽需求,提高了通信链路的效率,满足频谱资源紧缺条件下,频谱资源重复有效利用。根据信道的带宽需求为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传输灵活和动态地分配时隙。使用预定的带宽需求参数设置,并连续监测通信链路带宽。根据信道要求配置通信信道以具有对称或非对称的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带宽。
-
公开(公告)号:CN102843700A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210298897.1
申请日:2012-08-21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 深圳市国电科技通信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TE230M电力无线通信的流量模型及实现方法,包括依次连接的电网环节解析模块S1、权重系数确定模块S2以及流量计算模块S3。电网环节解析模块S1用于确定数据源或目标终端所述的电网环节。权重系数确定模块S2,确定数据的传输方向,各个传输方向上数据占所述流量的比重,以及电网各个环节所传输的数据量占所述流量的比重。流量计算模块S3根据上述两个模块确定的数据传输方向、源或目标电网环节,以及各自所占流量权重,依据流量计算公式,最终计算确定LTE230M电力无线通信传输的流量。本发明模型结构简单,对于LTE230M电力无线宽带通信系统的规划及部署有指导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064385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210562865.8
申请日:2012-12-21
Applicant: 深圳市国电科技通信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5B19/418 , H04W84/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信息监控系统及其无线组网方法,电力信息监控系统包括通信终端、接入设备、核心网、监控系统主站、网管系统和操作台;通信终端向上与接入设备相连,通过接入设备与核心网通信,组建数据传输的无线通道;通信终端、接入设备和核心网分别与网管系统连接,通过网管系统实现电力信息监控系统设备的在线管理;核心网分别与监控系统主站和操作台连接,向监控系统主站上传监控信息并由主站侧进行信息处理。本发明充分利用电力行业已有的230MHz频段的授权频点,借鉴4G移动通信LTE技术的载波聚合技术,实现离散窄带的宽带传输;同时选用低频段建设专用的电力信息无线监控系统,更有利于建设“低成本、广覆盖”的电力信息监控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3037447A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210562832.3
申请日:2012-12-21
Applicant: 深圳市国电科技通信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动态带宽分配的自适应双工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1)根据一个区域长期的上下行速率之比统计值来确定上、下行链路的单位带宽;2)将所有上行(下行)频率按上行(下行)单位带宽划分成上行(下行)频点,所有上行(下行)链路的可用频点组成上行(下行)频率池;3)用户单元建立频带申请系统,向自适应频率资源管理平台申请频带带宽信息;4)建立自适应频率资源管理平台,一是快速链接和拆除符合用户带宽需求的业务平台,二是对于已经建立的业务;5)用户单元申请释放频点,用户单元发出拆除连接的请求,及时释放频点。本发明实现频率动态带宽的分配,提高了频率使用效率,解决了上下行链路非对称性传输分配。
-
公开(公告)号:CN102298834B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110274841.8
申请日:2011-09-16
Applicant: 国网信息通信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及方法。由具有无线传感模块的采集终端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从具有无线传感模块的智能电表采集用电信息;所述采集终端通过宽带电力线将用电信息发送到所述采集网关。本发明中用户信息传输速率高、采集周期短、可靠性高、工程实施维护难度小。
-
公开(公告)号:CN102221381B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110154537.X
申请日:2011-06-10
Applicant: 国网信息通信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W1/06 , G01N17/00 , G01W1/02 , G01W1/14 , H02J13/0075 , Y02E60/74 , Y02E60/7853 , Y04S10/30 , Y04S10/54 , Y04S40/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网输电线路监测方法和系统,涉及输电设备技术领域。其中,用于电网输电线路的监测系统,包括:第一综合传感器,布设于两个杆塔之间输电线路的中间位置,包括高度计、第一加速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和雨量传感器;第二综合传感器,布设于输电线路电缆接头处,包括泄漏电流传感器、拉力传感器和风速风向传感器;第二加速度传感器,布设于输电线路电缆接头到第一综合传感器之间输电线路的中间位置。通过结合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优势,提出基于传感器多维感知技术的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方法和系统,有效预防和减少电网输电线路事故。
-
公开(公告)号:CN102591275B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210015539.5
申请日:2012-01-18
Applicant: 国网信息通信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5B19/418 , H02J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23 , Y02E60/7853 , Y02P90/02 , Y04S10/16 , Y04S40/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辅助管理方法和系统,涉及自动化管理领域,使用无线传感器采集变电站中设备的数据,获取并分析无线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对变电站中的设备进行控制。本发明公开的方法和系统,实现了对变电站的自动化管理,可以进行全方位的状态监测与资产、人员的管理,为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02403794A
公开(公告)日:2012-04-04
申请号:CN201110287770.5
申请日:2011-09-26
Applicant: 国网信息通信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电网一体化管理系统,包括:多个传感器终端,通过传感器网络相连,用于获取输电、变电、配电及用电各环节的设备或环境信息;前置应用服务器,通过MIS总线相连,用于与所述传感器网络进行信息交互,根据所述输电、变电、配电及用电各环节的设备或环境信息提供各环节自身及跨环节的应用服务;管理应用平台,用于与所述多个前置应用服务器交互,提供所述输电、变电、配电及用电各环节自身及跨环节的应用服务的一体化作业和数据共享。本发明基于传感器网络建立起输电、变电、配电及用电各环节的数据共享和一体化处理体系,实现对电力资源的管理和监控,减少工作流程的冗余,提高工作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