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湿独立处理的TBAB相变蓄冷/载冷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519097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413296.6

    申请日:2011-12-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47 Y02P20/124

    Abstract: 一种温湿独立处理的TBAB相变蓄冷/载冷空调系统,包括:制冷环节、CHS制浆和蓄冷环节以及冷量输送和使用环节,其中,制冷环节包括水冷冷水机组;CHS制浆和蓄冷环节包括CHS制浆系统和CHS蓄浆槽;冷量输送和使用环节包括冷辐射顶板毛细管和用户侧新风除湿机表冷段;水冷冷水机组与CHS制浆系统连接,形成回路;CHS制浆系统与冷辐射顶板毛细管以及用户侧新风除湿机表冷段相互并联;CHS蓄浆槽与CHS制浆系统连接,且分别与冷辐射顶板毛细管以及用户侧新风除湿机表冷段连接,形成回路。本发明使制冷机COP大大提高、运输能耗低、载冷剂载冷量的利用效果好且实现了温湿独立控制理念,节能效果好。

    基于相变蓄冷的太阳能吸附式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893299A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1010255495.4

    申请日:2010-08-17

    Inventor: 翟晓强 李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2 Y02B10/20 Y02B10/24 Y02E60/147

    Abstract: 一种太阳能热技术领域的基于相变蓄冷的太阳能吸附式空调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系统、热水蓄存系统、蓄冷及辐射吊顶加独立除湿空调系统、生活热水系统、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热水蓄存系统分别与太阳能集热系统、蓄冷及辐射吊顶加独立除湿空调系统、生活热水系统、地板辐射采暖系统四个系统并联循环连接。本发明通过太阳能集热器收集热量,并将热量用于地板采暖,蓄冷和辐射吊顶加独立除湿空调系统,处理了建筑的冷、热负荷,并在过渡季提供生活热水。从而实现了对太阳能的综合,高效利用。

    闭式循环太阳能制冷系统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706178A

    公开(公告)日:2010-05-12

    申请号:CN200910310787.0

    申请日:2009-1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能技术领域的闭式循环太阳能制冷系统,包括:热水回路、冷却水回路、吸附式制冷机和中央控制器,热水回路包括:太阳能集热器阵列、热水循环泵、定压罐、电动阀、自动放气阀、手动闸阀,压力调节阀、补水阀以及温度传感器,冷却水回路包括:冷却塔和冷却泵,其中:热水回路与吸附式制冷机闭式相连,冷却水回路与吸附式制冷机闭式相连,中央控制器分别与热水回路和冷却水回路相连传输温度信号和控制信号。本发明通过闭式循环连接结构,将太阳能的动态特性跳过制冷机直接传递到用户供冷末端,从而提高了热驱动制冷的综合效率,并且通过节省热水箱来降低了系统的成本。

    可再生卫生间吸附除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703791A

    公开(公告)日:2010-05-12

    申请号:CN200910310626.1

    申请日:2009-1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再生卫生间吸附除臭装置,包括:壳体、第一级过滤芯、第二级过滤芯和两层缓流滤料,其中:第一层缓流滤料、第一级过滤芯、第二层缓流滤料和第二级过滤芯依次填充于壳体内。本发明在采用了可再生的吸附材料,整体装置简洁有效,低成本高效率,针对卫生间的H2S和NH3的去除有很好的效果。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复合能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144632A

    公开(公告)日:2008-03-19

    申请号:CN200710047676.6

    申请日:2007-11-01

    Abstract: 一种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复合能量系统,属于节能领域。本发明包括:太阳能集热系统,热水蓄存系统,辐射吊顶加独立除湿空调系统,生活热水系统,地板采暖系统,及控制系统。太阳能集热系统与热水蓄存系统2通过管道连接起来。辐射吊顶加独立除湿空调系统,生活热水系统,地板采暖系统相互之间并联,并通过管路与热水蓄存系统连接。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以及继电器与太阳能集热系统,热水蓄存系统,辐射吊顶加独立除湿空调系统,生活热水系统,地板采暖系统连接。本发明实现了太阳能的供热、供冷、供热水复合利用,具有运行稳定、高效等特点,可与现有空调方式配合广泛用于公共建筑以及住宅小区。

    适用于高热密度数据中心的微通道液冷耦合风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333989B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011256538.0

    申请日:2020-11-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高热密度数据中心的微通道液冷耦合风冷系统,包括:微通道液冷耦合风冷的高效余热收集系统、太阳能集热/蓄热器系统和基于转轮吸附除湿机及露点蒸发冷却器的空调系统,其中,微通道液冷耦合风冷的高效余热收集系统与太阳能集热/蓄热系统通过管道连接;太阳能集热/蓄热系统与基于转轮吸附除湿及露点蒸发冷却器的空调系统通过管道连接;本发明采用微通道液冷耦合风冷的技术对数据中心高热密度和低热密度区域分别冷却,并利用微通道空气与水换热器,将微通道液体冷却系统和空调风冷系统有机结合起来,利用微通道液体冷却系统的余热加热机柜排风,同时机柜排风作为冷源冷却液冷系统工质,实现了数据中心余热的高效利用。

    适用于高热密度数据中心的微通道液冷耦合风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333989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256538.0

    申请日:2020-11-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高热密度数据中心的微通道液冷耦合风冷系统,包括:微通道液冷耦合风冷的高效余热收集系统、太阳能集热/蓄热器系统和基于转轮吸附除湿机及露点蒸发冷却器的空调系统,其中,微通道液冷耦合风冷的高效余热收集系统与太阳能集热/蓄热系统通过管道连接;太阳能集热/蓄热系统与基于转轮吸附除湿及露点蒸发冷却器的空调系统通过管道连接;本发明采用微通道液冷耦合风冷的技术对数据中心高热密度和低热密度区域分别冷却,并利用微通道空气与水换热器,将微通道液体冷却系统和空调风冷系统有机结合起来,利用微通道液体冷却系统的余热加热机柜排风,同时机柜排风作为冷源冷却液冷系统工质,实现了数据中心余热的高效利用。

    用于太阳能空调的蓄冷供冷一体化的辐射换热板

    公开(公告)号:CN104534592B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410821020.5

    申请日:2014-12-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太阳能空调的蓄冷供冷一体化的辐射换热板,包括金属箱体、金属盘管、加液口和相变材料;金属箱体具有顶部和底部,金属盘管设置在该顶部的外表面并与该顶部的外表面紧密接触,加液口位于该顶部的外表面的正中间的位置,加液口贯穿该顶部并延伸至金属箱体的外部;相变材料设置在金属箱体的内部。本发明充分利用相变材料的具有的高相变潜热和恒定的凝固/融化温度的特性,有效地解决辐射板由于太阳能供冷的不稳定性而产生的结露问题,同时也起到蓄冷及供冷的作用。

    地铁车站地源热泵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997361B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210585495.X

    申请日:2012-1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铁车站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包括:地源热泵机组、地埋管换热器、储水箱、若干地铁车站空调末端和若干周边建筑空调末端,地源热泵机组包括地源侧换热器和负载侧换热器,地埋管换热器与地源侧换热器连接,储水箱和地铁车站空调末端均通过管路与负载侧换热器连接,且储水箱和地铁车站空调末端并联,周边建筑空调末端通过管路与储水箱连接。本发明能够满足地铁车站空调负荷需求,具有噪音低、经济性好、使用范围广泛、高效节能,运行稳定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