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78187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207165.0
申请日:2022-03-04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G01R31/08 ,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海量电网信号的故障跳闸快速研判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预先利用有穷状态机建立设备信号监测引擎,在海量电网信号中捕捉设备的待监测信号;获取D5000系统告警信息,获取遥测遥信的量测信息,以及获取PMS设备管理系统接口的拓扑信息;采用所述设备信号监测引擎监测设备信号,结合所述D5000系统告警信息、所述遥测遥信的量测信息以及所述PMS设备管理系统接口的拓扑信息,识别线路故障、主变故障和开关偷跳三类事故,确定停电范围。本发明可以实现快速识别故障跳闸风险,并展示停电范围,缩短调度响应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4565299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206851.6
申请日:2022-03-04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电网健康水平智能评价方法,包括:获取D5000系统拓扑信息、D5000系统量测及告警信息,以及获取PMS设备管理系统中的检修/抢修工作信息;计算电网管辖区域内全部线路、主变实时负荷与容量、母线实时电压及零序电压、厂站通道实时状态,以识别当前区域电网存在的风险点;根据预先设置的各风险点的权重以及各风险点所归属的评价指标类型,计算当前区域电网的若干个评价指标的评分;根据所述若干个评价指标的评分,计算当前区域电网的整体健康水平。本发明可以优化电网健康水平综合评价体系,准确描述地区电网的健康水平,指导电网最优运行和电网经济性可靠性规划。
-
公开(公告)号:CN112688336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110003560.2
申请日:2021-01-04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H02J3/16 , G06F3/048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AVC系统的电容器控制策略智能解闭锁方法,包括:提供一操作界面,通过操作界面接收自动化运维人员输入的闭锁电容器控制策略指令或解锁电容器控制策略指令;当接收到闭锁电容器控制策略指令后,屏蔽电容器控制策略,不对电容器的动作进行控制,仅根据有载变压器分接头控制策略,通过控制有载变压器分接头进行无功电压优化控制;当接收到解锁电容器控制策略指令后,恢复电容器控制策略,同时根据电容器控制策略和有载变压器分接头控制策略,通过控制电容器和有载变压器分接头进行无功电压优化控制。本发明实现对目标区域内的电容器的无功控制策略的一键解闭锁,减少工作时间,避免工作失误,提高电网运行水平和设备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212525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510765.2
申请日:2019-06-13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子区域全口径负荷计算方法和系统,包含以下步骤:获取用户指定区域的区域范围信息,在图形服务器上对所述指定区域进行划分子区域;通过IDP接口从IDP设备中获取所述子区域35千伏以下用户负荷数据;或者通过读取PMS2.0,根据拓扑计算得到所述子区域35千伏及以上大用户负荷;根据获取的用户负荷数据计算所述子区域实时负荷。其优点是:该系统基于PMS2.0电网网架拓扑并集成IDP设备负荷和电流数据,通过电站出线百分比将负荷分配至各区域,通过IDP接口获取电站负荷,计算出指定区域各子区域全口径负荷,为“智慧城市能源云平台”提供全口径负荷数据,便于在地图上维护指定区域范围以及各子区域地理范围的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07798139A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711184954.2
申请日:2017-11-23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nventor: 袁嘉博 , 王沁 , 吴世敏 , 唐勇岗 , 吴俊杰 , 张晋 , 陈志樑 , 史勇杰 , 朱佳杰 , 李春杰 , 童克诚 , 胡年平 , 钱昊宏 , 盛佳蓉 , 缪仁国 , 孙蕊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30914 , G06F17/22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CIM/XML的主备数据异构方法,设计了从信息模型到CIM/XML文件的模式映射、CIM/XML与关系数据库的数据格式映射、异构数据库间借助于CIM/XML实现大对象数据交换以及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个基于CIM/XML实现异构数据库数据交换的三层模型,能够较容易地实现对各异构数据库的描述以及数据源之间的数据转换,从而解决目前异构数据集成中存在的优化查询欠缺,以及对基于Web的异构数据库数据集成扩展性较差等问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