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31488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110370962.6
申请日:2021-04-06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力无线专网的精准切负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控制主站层、控制子站层、终端接入层,控制主站层包括控制主站装置和光纤/E1转换设备;控制子站层包括控制子站装置、光纤/E1转换设备以及无线接入设备;终端接入层主要包括无线核心网、无线基站、CPE以及负控终端;所述控制主站层、控制子站层、终端接入层依次连接。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基于专用光纤的精准切负荷系统的投资成本高、覆盖难、后期维护困难等问题,节省了投资和维护成本,适合海量负荷的灵活接入。
-
公开(公告)号:CN116094165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065998.2
申请日:2023-01-16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稳控离线策略多层级同步更新方法、装置及介质,其方法包括基于安全稳定控制系统构建稳控离线策略的多层级更新架构;基于多层级更新架构进行稳控离线策略的同步更新;本发明保证稳控离线策略各站点之间策略的同步更新,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3131488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110370962.6
申请日:2021-04-06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力无线专网的精准切负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控制主站层、控制子站层、终端接入层,控制主站层包括控制主站装置和光纤/E1转换设备;控制子站层包括控制子站装置、光纤/E1转换设备以及无线接入设备;终端接入层主要包括无线核心网、无线基站、CPE以及负控终端;所述控制主站层、控制子站层、终端接入层依次连接。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基于专用光纤的精准切负荷系统的投资成本高、覆盖难、后期维护困难等问题,节省了投资和维护成本,适合海量负荷的灵活接入。
-
公开(公告)号:CN114637236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210207029.1
申请日:2022-03-03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颜云松 , 李生虎 , 周慧敏 , 张奥博 , 任建锋 , 韩伟 , 王计林 , 肖超 , 徐捷 , 徐特 , 朱赟 , 吴骏 , 王雷 , 郭勋 , 许高阳 , 司庆华 , 陈永华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混合型频率稳定控制系统的时延计算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其方法包括:以站点为基本单元,构建混合型频率稳定控制系统的拓扑模型;基于拓扑模型构建用于描述拓扑结构的邻接矩阵;基于邻接矩阵通过深度优先搜索算法求取协控总站的路径矩阵;基于路径矩阵获取所有路径中的协控总站可控容量期望值;基于协控总站可控容量期望值确定备用方案并更新路径矩阵;基于拓扑模型、备用方案、更新后的路径矩阵计算混合型频率稳定控制系统模型的时延;本发明能够计算出各控制总站至各执行站的时延,为混合型频率稳定控制系统设计和配置提供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3949454B
公开(公告)日:2023-02-14
申请号:CN202111050107.3
申请日:2021-09-08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4B1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E1转换设备、安全稳定控制系统站间通信方法,包括:至少一路光纤接口、至少一路E1接口、央处理器CPU和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所述光纤接口用于接收及发送光纤数据;所有所述E1接口分别与站内SDH相连,用于接收及发送以太网数据;FPGA包括至少一组光纤收发模块和至少一组E1收发模块,光纤收发模块与光纤接口一一串行连接,E1收发模块E1接口一一串行连接;CPU通过并行总线与FPGA连接。优点:光纤/E1转换设备能够通过FPGA、E1接口和光纤接口实现数据的收发,适用于实际工程,能够解决安全稳定控制系统站间2M通信的问题,降低了稳控装置软硬件设计的复杂度,提高了系统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1971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452005.8
申请日:2024-10-17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南分部
IPC: H03M1/34 , G06F18/24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稳控装置的多AD通道校验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所述方法包括:使用三路AD通道分别从电力系统采样,相应获得的采样信号,使用测试通道采集测试模式信号;进行双AD校验,并根据校验得到的正常或异常的结果,将相应的异常标志设置为对应正常或异常的数值;根据测试模式信号,并基于异常标志的结果数值,进行相应的多AD通道逻辑运算校验。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引入的AD3通道,在双AD通道校验的基础上,能够进行三AD通道的两两校验,避免了双AD异常直接闭锁装置,增强了稳控装置容错性,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1181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457835.X
申请日:2024-10-18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南分部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稳控装置的中断间隔监测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进入中断服务程序时,读取中断时间Tint(k),并将中断时间Tint(k)保存在环形循环序列中;其中,k=0,1,2,3,…;计算环形循环序列中的中断间隔时间差ΔTintN=Tint(k)‑Tint(k‑N),k≥N;判断是否满足ΔTintN≤N×Ts‑δint1或者ΔTintN≥N×Ts+δint2,式中,δint1和δint2均表示人为设定的正负误差极限,若满足,则认为中断服务程序间隔产生了错误;若不满足,则认为中断服务程序间隔未产生错误;本发明通过结合主板上RTC芯片的绝对时间,对中断触发信号进行统计学意义上的校核,同时通过从板定中断间隔给主板发送报文的方法实现了对整个安全稳定控制装置各板卡中断间隔的系统级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88294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654153.8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南分部
IPC: G06F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灵活配置的适用于安全自动装置的背板及安全自动装置,该背板包括背板本体,其上设置信息交互单元和n个插槽,n个插槽用于任意连接安全自动装置中的n个功能板卡;信息交互单元内部设置n个通信通道,每一插槽的相同位置设置接口,n个通信通道与n个插槽中的接口一一对应连接;来自于功能板卡的数据包通过相应的通信通道发送至信息交互单元,信息交互单元对数据包类型进行判断后,根据判断结果将数据包通过其余一个或多个通信通道发送至其余一个或多个功能板卡。本发明能够有效解决传统安全自动装置机箱内各功能板卡位置固定问题,实现安全自动装置机箱内各功能板卡的灵活配置,提高安全自动装置多场景应用需求的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646709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1910930196.7
申请日:2019-09-29
Applicant: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次同步振荡监控装置的数据汇集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过程:根据采样间隔分别采集线路电气量,并在采集的电气量中增加采样时标;从某采样时刻采集到的所有电气量的采样时标中选取同步时标,采用小于采样间隔的时间间隔从所有电气量中寻找与同步时标一致的电气量,作为此采样时刻同步的采样数据;并将此同步的采样数据进行汇集;在同步时标的基础上相加一个采样间隔时间作为下一采样时刻的同步时标,不断重复上述过程逐步实现采样数据汇集。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易于实现,实用性强,解决了次同步振荡监控装置无法上送实时采样数据上送监控后台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495064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0989767.6
申请日:2022-08-18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稳控策略可视化编程自动生成装置代码的方法、装置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构建稳控策略统一描述文件,包括稳控策略输入/输出文件及稳控策略逻辑描述文件;利用有限状态机理论构建稳控策略模型;构建所述稳控策略统一描述文件与稳控策略模型之间的映射关系;定义所述稳控策略模型转换为目标代码的转换规则;从所述稳控策略模型提取与目标代码生成相关的信息,并基于所述转换规则采用可视化编程技术自动生成装置代码。本发明能够有效降低控制系统开发周期,提高可靠性,降低开发人员对装置开发的不利影响,实现装置开发维护成本的降低和可靠性的提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