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40107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198252.0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北京京研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杨林 , 傅守强 , 姜宇 , 石振江 , 陈翔宇 , 王畅 , 张立斌 , 郭昊 , 敖翠玲 , 谢景海 , 刘素伊 , 许芳 , 田镜伊 , 高杨 , 付玉红 , 仝冰冰 , 赵旷怡 , 陈蕾 , 王守鹏 , 孙密 , 郭嘉 , 卢诗华 , 苏东禹 , 肖巍 , 许颖 , 张金伟 , 李栋梁 , 刘洪雨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智能软开关的主动配电网稳定性控制方法,包括:建立直流配电网的AVSG控制方程:将直流配电网中直流侧的boost换流器中的电容器类比做虚拟同步发电机中的转子,在功率发生波动时,吸收或者放出电能,以此达到稳定电压的效果,类比交流系统中转子转速变化时频率与功率的关系,以电容的无功功率类比电机中的转子动能,得到直流配电网的AVSG控制方程;针对AVSG控制中使用的boost换流器,得到boost变换器在一个开关周期内运行的状态平均方程,给出传递函数计算公式;通过对PI控制中比例系数与积分系数的分析,将AVSG控制与PI控制相结合,做出其伯德图与零极点图,判断控制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971721A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111352442.9
申请日:2021-11-16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北京京研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孙密 , 袁敬中 , 谢景海 , 杨有行 , 姜宇 , 苏东禹 , 郭嘉 , 陈雨楠 , 何曦 , 王少荣 , 张立斌 , 韩锐 , 高杨 , 许颖 , 吕科 , 肖巍 , 敖翠玲 , 傅守强 , 付玉红 , 陈蕾 , 张金伟 , 李栋梁 , 刘沁哲 , 赵旷怡 , 王守鹏 , 陈翔宇 , 刘素伊 , 许芳 , 王畅 , 杨林 , 田镜伊 , 肖林 , 刘洪雨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智能化领域,提供一种变电站设备数字孪生体的轻量化表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根据设计图纸构建变电站三维线框模型;步骤2,基于所述三维线框模型构建变电站设备实体模型;步骤3,分区结构化存储变电站设备数字孪生体的所述三维线框模型和实体模型;步骤4,鼠标指针所在邻域内的电气设备采用实体模型,其余设备采用线框模型,实现数字孪生体的轻量化表征。本发明能够在满足模型使用功能及模型精度的前提下,实现数字孪生体的轻量化表征,有效降低了变电站设备数字孪生体对计算机资源的消耗,加快了数字孪生体模型的运行速度,进而有利于实现变电站设备的实时可视化监控。
-
公开(公告)号:CN113704944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1098201.6
申请日:2021-09-18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北京京研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道亨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苏东禹 , 袁敬中 , 石振江 , 谢景海 , 姜宇 , 孙密 , 郭嘉 , 卢诗华 , 张立斌 , 高杨 , 许颖 , 敖翠玲 , 傅守强 , 付玉红 , 陈蕾 , 张金伟 , 李栋梁 , 刘沁哲 , 赵旷怡 , 王守鹏 , 陈翔宇 , 刘素伊 , 许芳 , 王畅 , 杨林 , 田镜伊 , 刘洪雨 , 隗刚 , 韩念遐 , 祖国华 , 孙志明
IPC: G06F30/18 , G06F30/20 , G06F11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移动终端输电线路的设计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移动设备采集各测量点的坐标数据,并基于采集的坐标数据绘制得到输电线路的初步设计图,移动设备将初步设计图发送至PC端的输电线路设计软件,PC端的输电线路设计软件再依据路径图设计标准,对初步设计图进行调整,得到线路的最终设计图。本发明由移动设备自动绘制出输电线路的设计图,极大减少了内外业设计人员的工作内容,提高了工作效率,由PC端的设计软件依据路径图设计标准,对初步设计图进行调整,以及PC端和移动设备数据实时回传,对最终设计图进行再次调整,提高了线路设计图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327051B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1811360170.5
申请日:2018-11-15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北京京研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傅守强 , 葛俊 , 沈卫东 , 袁敬中 , 石振江 , 李红建 , 张立斌 , 王丰 , 曹天植 , 王晓斐 , 高杨 , 陈翔宇 , 陈蕾 , 赵旷怡 , 苏东禹 , 陈瑞 , 刘沁哲 , 李煊 , 谢景海 , 韩锐 , 吕科 , 许颖 , 肖巍 , 刘素伊 , 许文秀 , 路妍 , 许芳 , 贾祎轲 , 杨朝翔 , 敖翠玲 , 张金伟 , 孙密 , 卢诗华 , 李栋梁 , 王硕 , 郭嘉 , 侯珍 , 吴小明 , 运晨超 , 赵微 , 何慧 , 赵佳
IPC: H02J5/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交直流配电网设计参数确定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根据配电网中设备与设备之间连接关系,建立配电网模型;获取配电网设计中历史设计参数,以及待设计配电网的设计要求;从历史设计参数中筛选符合设计要求的参数,作为待选参数;将待选参数输入配电网模型,验证待选参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将符合设计要求的待选参数确定为交直流配电网的设计参数。本申请可以确定交直流配电网的设计参数,为交直流配电网的设计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9586593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910090271.3
申请日:2019-01-30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立斌 , 沈卫东 , 袁敬中 , 李红建 , 傅守强 , 陈蕾 , 高杨 , 陈翔宇 , 杨朝翔 , 付玉红 , 谢景海 , 韩锐 , 杨一鸣 , 梅念 , 薛英林 , 吕科 , 许颖 , 肖巍 , 刘沁哲 , 赵旷怡 , 敖翠玲 , 张金伟 , 李栋梁 , 刘素伊 , 许文秀 , 路妍 , 许芳 , 侯珍 , 贾祎轲 , 孙密 , 卢诗华 , 郭嘉 , 苏东禹 , 黄毅臣 , 秦砺寒 , 吴小明 , 运晨超 , 赵微 , 何慧 , 王硕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阀厅及换流站,该阀厅包括:布置于阀厅内第一区域的换流阀塔、布置于阀厅内第二区域的直流断路器,以及用于隔断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第一隔离墙;其中,换流阀塔直流侧的直流极线与直流断路器的一端连接,直流断路器的另一端与阀厅的直流极线进出端口连接;换流阀塔直流侧的直流中性线与阀厅的直流中性线进出端口连接。本发明不仅解决了换流站中换流阀塔和直流断路器不同时停电检修的安全问题,而且大大降低了换流站占地面积和设备投资。
-
公开(公告)号:CN114611253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210102415.4
申请日:2022-01-27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北京京研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苏东禹 , 谢景海 , 贾祎轲 , 孙密 , 郭嘉 , 卢诗华 , 姜宇 , 张立斌 , 韩锐 , 敖翠玲 , 许颖 , 高杨 , 吕科 , 傅守强 , 刘素伊 , 张金伟 , 付玉红 , 许芳 , 李栋梁 , 赵旷怡 , 刘沁哲 , 王守鹏 , 仝冰冰 , 陈蕾 , 陈翔宇 , 杨林 , 王畅 , 肖林 , 田静伊 , 刘洪雨
IPC: G06F18/25 , G06F16/215 , G06F16/25 , G06F16/29 , G06F30/18 , G06Q50/06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输电线路云设计的多源数据融合方法,包括以下工序步骤:第一步:数据收集;进行数据收集,收集的数据种类较多,数据种类包括:卫星影像、实景三维模型、激光点云、基础地理数据和GIM等通道数据;第二步:数据清洗;第三步:数据转换;第四步:数据融合。输电线路规划设计工作能在线路建设前通过对周边地物及环境综合考虑,有效优化线路走向,减少纠纷和舆情,降低工程成本,并且后期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该工作来得到有效的数据信息;多源数据融合技术作为新型技术之一,不仅能够对各种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的整合,而且还能在此基础上得到全面且准确的数据信息资料,能够有效提
-
公开(公告)号:CN110889158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1911184925.5
申请日:2019-11-27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北京京研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高杨 , 李红建 , 张立斌 , 谢景海 , 韩锐 , 许颖 , 吕科 , 肖巍 , 敖翠玲 , 傅守强 , 付玉红 , 陈蕾 , 贾祎轲 , 张金伟 , 李栋梁 , 刘沁哲 , 赵旷怡 , 王守鹏 , 孙蜜 , 路研 , 侯珍 , 陈翔宇 , 郭嘉 , 卢诗华 , 苏东禹 , 刘素伊 , 许芳 , 王畅 , 杨林
IPC: G06F3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站区外部排水系统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得变电站坐标数据;根据变电站坐标数据,确定变电站站区外部设定范围内的地理信息数据;其中,地理信息数据包括:地形数据、管网数据、路网数据和河道数据的其中之一或任意组合;在变电站站区外部设定范围内的地理信息数据中没有已建排水管道信息时,根据变电站站区外部设定范围内的地理信息数据和需求数据,确定第一排水管道的排布信息;根据第一排水管道的排布信息,确定排水池和蓄水池的位置;根据变电站站区外部设定范围内的地理信息数据和排水池的位置,确定第二排水管道的排布信息,本发明可以提高设计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597890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210102419.2
申请日:2022-01-27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北京京研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谢景海 , 苏东禹 , 贾祎轲 , 孙密 , 郭嘉 , 卢诗华 , 姜宇 , 张立斌 , 韩锐 , 许颖 , 敖翠玲 , 高杨 , 吕科 , 傅守强 , 刘素伊 , 张金伟 , 付玉红 , 许芳 , 李栋梁 , 赵旷怡 , 刘沁哲 , 王守鹏 , 仝冰冰 , 陈蕾 , 陈翔宇 , 杨林 , 王畅 , 肖林 , 田静伊 , 刘洪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全息数据系统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收集输电线路数据;2)对收集的输电线路数据进行预处理;3)对预处理后的输电线路数据进行概念模型建立、逻辑模型建立和物理模型建立,以生成输电线路数据库;4)建立输电线路平台,将所述输电线路平台与所述输电线路数据库进行数据连接。本发明中,输电线路工程的各参建单位能够通过本方法构建的输电线路平台和输电线路数据库进行协同工作,且便于对输电线路工程进行全程精准管控,降低了输电线路工程执行过程中的沟通成本,显著提高了输电线路工程的推进效率和过程质量,具有很高的经济性,极为适合在业界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327051A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811360170.5
申请日:2018-11-15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北京京研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傅守强 , 葛俊 , 沈卫东 , 袁敬中 , 石振江 , 李红建 , 张立斌 , 王丰 , 曹天植 , 王晓斐 , 高杨 , 陈翔宇 , 陈蕾 , 赵旷怡 , 苏东禹 , 陈瑞 , 刘沁哲 , 李煊 , 谢景海 , 韩锐 , 吕科 , 许颖 , 肖巍 , 刘素伊 , 许文秀 , 路妍 , 许芳 , 贾祎轲 , 杨朝翔 , 敖翠玲 , 张金伟 , 孙密 , 卢诗华 , 李栋梁 , 王硕 , 郭嘉 , 侯珍 , 吴小明 , 运晨超 , 赵微 , 何慧 , 赵佳
IPC: H02J5/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交直流配电网设计参数确定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根据配电网中设备与设备之间连接关系,建立配电网模型;获取配电网设计中历史设计参数,以及待设计配电网的设计要求;从历史设计参数中筛选符合设计要求的参数,作为待选参数;将待选参数输入配电网模型,验证待选参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将符合设计要求的待选参数确定为交直流配电网的设计参数。本申请可以确定交直流配电网的设计参数,为交直流配电网的设计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4139362B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111406442.2
申请日:2021-11-24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北京京研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杨林 , 傅守强 , 姜宇 , 陈翔宇 , 王畅 , 张立斌 , 郭昊 , 肖林 , 敖翠玲 , 谢景海 , 刘素伊 , 许芳 , 田静伊 , 高杨 , 付玉红 , 仝冰冰 , 赵旷怡 , 陈蕾 , 王守鹏 , 孙密 , 郭嘉 , 卢诗华 , 苏东禹 , 肖巍 , 许颖 , 张金伟 , 李栋梁 , 刘洪雨
IPC: G06F30/18 , G06F30/20 , G06Q50/06 , H02J3/28 , H02J3/38 , H02J15/00 , G06F111/0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及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的智能软开关优化配置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智能软开关模型;步骤2:建立制氢与储氢模型,将制氢与储氢场视为负载;步骤3:建立整体的双馈线模型,双馈线模型由两条馈线构成,每条馈线中均含有分布式发电节点与相应的负载节点,每个节点可以有多个线路流入及流出功率,且两条线路有且只有一个节点连入电网;步骤4:确定可接入SOP的位置,开关可接入位置为分布式发电场至另一馈线的负载之间,由此得到第i条SOP线路上传输的功率Xi,并配合负载功率和可再生电源功率,计算出每条线路上的功率;步骤5:确定所需要的智能软开关的接入位置及容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