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电池单体性能监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8013390U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820421958.1

    申请日:2018-03-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蓄电池单体性能监测装置,属于蓄电池单体性能监测装置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对单体蓄电池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反馈、预警的蓄电池单体性能监测装置;解决该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中央控制器、蓄电池监测模块、LCD显示屏、无线通信模块,所述中央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与蓄电池监测模块相连,所述中央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LCD显示屏、无线通信模块相连;所述无线通信模块通过工业无线网络与监控计算机无线连接;所述中央控制器的电源输入端还连接有电源控制模块;所述中央控制器还通过导线分别与LED报警灯、蜂鸣器相连;本实用新型应用于蓄电池检测场所。

    一种方便履带式起重机装车与卸车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7596356U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721739274.8

    申请日:2017-12-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方便履带式起重机装车与卸车的装置,属于履带式起重机装车与卸车装置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不依赖于大型吊车即可完成在运载车辆上自由装卸的履带式起重机装车与卸车的装置;解决该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起重机车体、折叠段支腿,所述折叠段支腿的数量为四个,分别设置在载重机车体前后的四个角落中,所述折叠段支腿分为上下两节,所述上节折叠段支腿通过液压支架与起重机车体相连,还包括延长段支腿,所述延长段支腿与下节折叠段支腿固定连接;所述下节折叠段支腿与延长段支腿的支腿壁上延中心线方向等距设置有销轴孔,所述下节折叠段支腿的延伸端通过销轴与延长段支腿的一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安装应用于履带式起重机。(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尾纤穿管装置
    1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114845U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720855705.0

    申请日:2017-07-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尾纤穿管装置,属于光纤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可以同时对多根尾纤穿管且不损坏尾纤的穿管装置;解决该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尾纤穿管装置,包括牵引带、拉线,牵引带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光纤法兰,牵引带一端设置有拉环,拉环与拉线相连;拉线为钢丝;光纤法兰的法兰边为圆形;牵引带为尼龙带;牵引带外包覆尼龙丝织物;光纤法兰在牵引带中轴线上一字排列;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尾纤穿管领域。

    一种网线对线装置
    1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088979U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821860193.8

    申请日:2018-11-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网线对线装置,属于网线对线装置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网线对线装置;解决该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对线信号发射器和对线信号接收器,所述对线信号发射器的测试信号输出接口与待测网线的一端相连,所述对线信号接收器的测试信号输入接口与待测网线的另一端相连;所述对线信号发射器具体为箱体结构,所述对线信号发射器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测试信号输出接口,每个测试信号输出接口均关联有相应的夹线开关和测试指示灯,所述夹线开关设置在测试信号输出接口的一侧,所述待测网线的端头插入测试信号输出接口后由夹线开关夹持固定;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网线对线场所。

    一种配电盘
    1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615162U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520348286.2

    申请日:2015-05-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配电盘,其包括保护部件和移动部件,所述保护部件中的支撑板与第二保护板底端连接的一端下表面和所述底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压缩弹簧,另一端与所述底板铰接,支撑板的上表面还设置有第一滑槽部;移动部件用于驱动电源侧接触端子和负载侧接触端子分别与所述电源侧断路部和所述负载侧断路部建立连接,移动部件上安装有所述电源侧接触端子和负载侧接触端子的承载部的底端面设置有一滑轨,可与设置有滑道的底座配合,当电源侧接触端子和负载侧接触端子碰触到保护部件中的第一保护板和第二保护板时,随着移动部件的向前移动便沿着滑道向后滑动,避免了与其他部件的碰撞和摩擦,可以保护设备,延长使用寿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