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182493A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711470635.8
申请日:2017-12-29
申请人: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发明人: 张鑫 , 摆世彬 , 李媛媛 , 钟海亮 , 马世英 , 蒙金有 , 郑超 , 田志浩 , 项丽 , 宋云亭 , 唐晓骏 , 王琦 , 李惠玲 , 林伟芳 , 申旭辉 , 谢岩 , 罗红梅 , 吉平 , 陈湘 , 李晶 , 张志强 , 李晓珺 , 林俊杰 , 陈得治 , 王青 , 丁剑 , 吕思卓 , 张恺 , 张晨 , 霍启迪
CPC分类号: G06Q10/043 , G06Q50/06
摘要: 一种供电分区互联点的选址方法及系统,包括:根据供应能力将供电分区确定为送端电网供电分区或受端电网供电分区;将供电分区内的站点设置为备选节点,其中所述送端电网供电分区中的备选节点为送端备选节点,所述受端电网供电分区中的备选节点为受端备选节点;对所述送端备选节点、受端备选节点按照预先设定的筛选条件,进行筛选,分别确定所述送端电网和受端电网的互联点。本发明可快速评估接入方案,计算量小,考虑了备选节点的送、受电能力;为柔性直流送受端电网的具体站址选择提供了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3427427B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310215544.5
申请日:2013-05-31
IPC分类号: H02J3/16
CPC分类号: Y02E40/3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电网暂态电压支撑能力的网源稳态调压优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所述电网仿真计算的稳态模型与暂态模型;(2).评估所述电网暂态电压恢复特性;(3).收集发电机及静止补偿电容器数据;(4).确定增强电网暂态无功支撑能力的调节趋势;(5).制定对应不同网源稳态无功出力的稳态调压方案;(6).确定发电机与静止补偿电容器稳态调压优选方案。本发明提供的提高电网暂态电压支撑能力的网源稳态调压优化方法,可以在满足稳态调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发电机组的暂态无功输出能力,改善电网暂态电压恢复特性,提升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3346561A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310283663.4
申请日:2013-07-08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大区电网与省级电网振荡耦合的广义驱动能量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互联电网的静态潮流模型与稳定计算模型;(2).扫描小干扰频域特征根,筛选特高压互联电网及省级电网的主导机电振荡模式;(3).确定特高压交流通道落点电网与其他各省级电网间的联络线;(4).定义特高压电网与省级电网大扰动振荡的广义驱动能量;(5).确定特高压电网与省级电网振荡耦合的关联性;(6).分析广义驱动能量大小的影响因素,并制定相关措施。通过本方法,分析特高压电网与省级电网振荡耦合特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降低广义驱动能量缓解关联耦合效应的措施,可提高跨大区互联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7026476B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1710341019.6
申请日:2017-05-16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东南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抑制电磁环网功率环流的方法和装置,包括:计算电磁环网的开口电压;获取第一逆变器和第二逆变器的附加控制信号,并得到第一逆变器和第二逆变器的熄弧角调制信号;计算第一逆变器和第二逆变器的触发角,并确定第一逆变器和第二逆变器的输出功率。本发明基于换流站功率快速可调的特点对直流输电系统的第一逆变站和第二逆变站分别进行熄弧角调制,能够动态抑制高低压电磁环网中的无功环流,能响应交流系统实时的变化;且本发明基于直流分层接入方式的特点,设计了协调控制器减轻了逆变站在改变无功功率输出时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相互耦合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7026476A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申请号:CN201710341019.6
申请日:2017-05-16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东南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抑制电磁环网功率环流的方法和装置,包括:计算电磁环网的开口电压;获取第一逆变器和第二逆变器的附加控制信号,并得到第一逆变器和第二逆变器的熄弧角调制信号;计算第一逆变器和第二逆变器的触发角,并确定第一逆变器和第二逆变器的输出功率。本发明基于换流站功率快速可调的特点对直流输电系统的第一逆变站和第二逆变站分别进行熄弧角调制,能够动态抑制高低压电磁环网中的无功环流,能响应交流系统实时的变化;且本发明基于直流分层接入方式的特点,设计了协调控制器减轻了逆变站在改变无功功率输出时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相互耦合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4269854B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410406035.5
申请日:2014-08-18
申请人: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分类号: H02J3/16
CPC分类号: Y02E40/3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直流逆变站稳定测度指标的电压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设置电压控制参数;输入与直流逆变站连接的交流电网的等值电气参数;测量直流逆变站运行参数;计算直流逆变站临界电压和电压稳定测度指标;判断是否满足直流功率控制判据;实施直流电流回降控制。通过本发明提供的直流逆变站电压稳定测度定量评估指标以及直流功率调控方法,利用特高压直流功率快速调控特性,降低逆变站无功功率需求,甚至向交流电网输出无功功率,从而在不额外增设动态无功补偿等一次设备的前提下,提升受端电网电压稳定裕度和电压运行水平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3887810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090735.8
申请日:2014-03-12
申请人: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分类号: H02J3/36
CPC分类号: Y02E60/6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短路比动态跟踪的直流系统持续换相失败判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计算交流系统正常运行方式下,交流系统的有效短路比ESCR和多馈入短路比MSCRi;计算线路故障断开情况下交流系统的有效短路比和多馈入短路比对线路故障进行排序;组合最恶劣的连锁故障集;计算连锁故障下的交流系统的有效短路比ESCRl和多馈入短路比MSCRl;判断是否发生换相失败。本发明提供通过对现行和规划的交直流混联电网可能存在的暂态电压失稳事故进行特征分析,可以依据交流故障对直流系统稳定运行的危害程度实现有效的故障筛选和排序,结合故障后潮流转移情况实现了连锁故障集的合理构建,可对故障后直流系统持续换相失败和受端电网电压失稳风险进行快速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03560525B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310439533.5
申请日:2013-09-24
CPC分类号: Y02E40/3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失稳特征量的追加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A、确定追加紧急控制目标及要求;B、确定运行方式和特征量定值,提出追加控制预判规则,生成追加控制策略表;C、测量及计算线路特征量,确定线路稳定状态;D、判定失步后,实施分级定时差按比例的追加控制;E、检测线路特征量变化情况,决定后续追加控制措施;F、确定系统稳定后完成追加控制任务;或者确定追加控制失败,停止追加控制任务。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失稳特征量的追加控制方法在第二道防线和第三道防线之间,阻止一些第二道防线稳控措施失配和较严重故障引起的系统失步;具有原理简单、效果好、可操作性及实用性强的优点,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良好的市场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337853B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310283534.5
申请日:2013-07-08
CPC分类号: Y02E60/6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抑制交直流耦合弱化稳定性的直流功率调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特高压直流送端交直流混联电网仿真模型;(2).评估大扰动冲击下送端电网暂态稳定性和机电振荡阻尼特性;(3).确定交直流耦合弱化稳定性的关键因素;(4).直流配置功率调控控制器;(5).验证功率调控的效果。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利用特高压直流功率快速调控的特性,抑制大扰动后电气量大幅波动过程中交直流系统相互耦合作用对电网稳定性的不利影响,提升特高压直流送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能力和特高压直流大容量平稳送电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4158194A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410406371.X
申请日:2014-08-18
CPC分类号: Y02E40/3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直流逆变站为动态无功源的电压稳定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直流受端交直流混联电网仿真模型;评估受端电网暂态稳定性并设置控制参数;循环测量逆变站高压母线电压并判断是否满足控制启动判据和持续时间的要求;计算直流电流回降指令并执行控制;循环测量逆变站高压母线电压并判断是否满足恢复控制判据;计算直流电流恢复提升指令并执行控制。通过本发明提供的直流指令电流调控方法,利用直流功率快速调控功能,改善直流逆变站动态无功特性,使其作为动态无功源向交流电网输出容性无功,发挥电压支撑作用,从而在不额外追加一次设备投资的前提下,实现提升直流受端电网大扰动冲击下电压稳定水平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