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并联式下肢外骨骼康复训练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167960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510658268.9

    申请日:2015-10-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并联式下肢外骨骼康复训练装置,包括腰部支撑架、髋关节回旋环转单元、髋关节内收外展单元、髋关节屈伸单元,膝关节屈伸单元,髋关节回旋环转单元在回转电机的驱动下可以实现髋关节旋内、旋外及环转的动作;髋关节内收外展单元通过控制收展电动缸推杆伸缩量实现髋关节的内收和外展动作;髋关节屈伸单元通过控制屈伸电动缸推杆伸缩量实现髋关节的屈曲和伸展动作;膝关节屈伸单元通过控制膝关节屈伸电动缸推杆伸缩量实现膝关节的屈曲和伸展运动。本发明可实现下肢所有基本动作的康复训练即:髋关节绕三个基本轴的运动,其基本运动方向有:屈曲、伸展、内收、外展、内旋、外旋及环转,膝关节屈曲、伸展。

    一种外骨骼式手臂康复训练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434469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826997.6

    申请日:2014-12-2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骨骼式手臂康复训练装置,包括移动机架、肩关节驱动单元、大臂长微调机构、肘关节驱动单元、前臂长微调机构,腕关节驱动单元。肩关节及驱动单元主要由肩回转电机、回转横肩杆、摆动竖肩杆、肩摆动电机构成,在两组电机的控制下可以实现肩关节的水平回转和上下摆动;大臂和前臂的微调机构可根据不同训练者的实际臂长进行调整,在可满足不同人群使用需求的同时,长度微调机构尽量靠近机架端布置,最大程度的降低机械手臂末端的负载;肘关节和腕关节采用柔性的同步带驱动方案,降低手臂康复装置末端负载,并有效的保护训练者以避免二次伤害。本发明降低了机械臂末端的负载,手臂康复装置可操控好。

    一种三自由度踝关节康复训练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640736B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510889071.6

    申请日:2015-12-0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自由度踝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外壳、踝关节回转单元、踝关节背伸跖屈单元、踝关节内翻外翻单元。踝关节回转单元主要由回转电机、外壳、小齿轮、大齿轮、大齿轮连接板、下层支架等构成,在回转电机的驱动下可以实现踝关节旋内、旋外及环转的动作;踝关节背伸跖屈单元主要由踝关节屈伸电动缸、中层支架、脚踏板等构成,通过控制屈伸电动缸推杆伸缩量实现踝关节的背伸和跖屈动作;踝关节内翻外翻单元主要包括踝关节翻转电动缸、中层支架、下层支架等构成,通过控制翻转电动缸推杆伸缩量实现踝关节的内翻和外翻动作。本发明可实现踝关节所有基本动作的康复训练。

    一种左右手两用式上肢康复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04473751B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410826999.5

    申请日:2014-12-2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左右手两用式上肢康复机器人,包括调高立柱、肩部调整机构、肩关节运动单元、大臂调长机构、肘关节运动单元、前臂调长机构、腕关节运动单元。肩部调整机构可以实现左右移动,可根据不同训练者调整肩部宽度,同时为手臂康复机构提供安装位置。肩关节运动单元具有肩部水平回转和大臂上下摆动两个自由度。本发明结构紧凑,具有左手和右手两种康复训练模式,由一套机器人系统实现左手或者右手的肩、肘、腕关节的康复训练,“一机两用”降低了医疗康复设备的成本。

    一种水平翼风力发电机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781890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150427.9

    申请日:2016-03-1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平翼风力发电机,通过两个叶片的受风力上下运动,使得曲轴转动,曲轴发电机转动发电,电动缸调节叶片角度更好的迎风受力,可根据风场情况对风力机进行控制,整机转到到迎风的方向,以提高风力机的启动能力和发电效率。每组叶片独立运动,由电动缸调节叶片角度,受风力驱动后,沿滑轨上下往复运动,通过导杆与曲轴相连。两组叶片机构上下对称布置,共同驱动曲轴转动,能够起到重力补偿的效果。机架上端安装有风向风速传感器,感知风向,通过机架下端的电机来旋转整机,使得风机叶片能够更好的迎风受力运转。本发明可以根据风向调整整机,电动缸驱动叶片转动到更好的迎风角度,以实现较高的风能利用率。

    一种三自由度踝关节康复训练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640736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510889071.6

    申请日:2015-12-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H1/0214 A61H1/0237 A61H2001/0203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自由度踝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外壳、踝关节回转单元、踝关节背伸跖屈单元、踝关节内翻外翻单元。踝关节回转单元主要由回转电机、外壳、小齿轮、大齿轮、大齿轮连接板、下层支架等构成,在回转电机的驱动下可以实现踝关节旋内、旋外及环转的动作;踝关节背伸跖屈单元主要由踝关节屈伸电动缸、中层支架、脚踏板等构成,通过控制屈伸电动缸推杆伸缩量实现踝关节的背伸和跖屈动作;踝关节内翻外翻单元主要包括踝关节翻转电动缸、中层支架、下层支架等构成,通过控制翻转电动缸推杆伸缩量实现踝关节的内翻和外翻动作。本发明可实现踝关节所有基本动作的康复训练。

    一种下肢康复训练椭圆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167958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655368.6

    申请日:2015-10-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H1/0214 A61H1/0237 A61H2201/1215 A61H2205/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下肢康复训练椭圆机装置,包括装置机架、驱动传动单元、椭圆轨迹实现单元、脚踏板连接单元,装置机架由扶手架,底座,立板组成。驱动传动单元主要由驱动电机、小带轮、大带轮、同步带组成。椭圆轨迹实现单元由转盘,椭圆滑槽,滑块及直线滑轨,以及一组导轮等构成。脚踏板连接单元由连接件、脚踏板、法兰盘、轴承等组成。本发明可以实现按椭圆轨迹带动患者进行康复,更加符合人正常步态。本发明由带传动连接直线导轨滑块配合椭圆轨道,从而实现下肢沿椭圆轨迹训练。本发明装置结构紧凑,形成椭圆轨迹的机构是单自由度驱动,具有较好的下肢康复训练效果。

    一种左右手两用式上肢康复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204394926U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420837887.5

    申请日:2014-12-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左右手两用式上肢康复机器人,包括调高立柱、肩部调整机构、肩关节运动单元、大臂调长机构、肘关节运动单元、前臂调长机构、腕关节运动单元。肩部调整机构可以实现左右移动,可根据不同训练者调整肩部宽度,同时为手臂康复机构提供安装位置。肩关节运动单元具有肩部水平回转和大臂上下摆动两个自由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具有左手和右手两种康复训练模式,由一套机器人系统实现左手或者右手的肩、肘、腕关节的康复训练,“一机两用”降低了医疗康复设备的成本。

    一种多功能步态康复训练器

    公开(公告)号:CN205163560U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20788704.X

    申请日:2015-10-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步态康复训练器,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步态康复训练机器人,其具有步长可调、脚踝姿态可控、趾骨关节可训练的多功能的步态康复训练机器人结构。本实用新型包括四大组成部分,即起支撑作用的机架、实现步态轨迹的步态运动模拟机构、实现脚踝姿态实时调整的脚踝姿态调整机构和进行趾骨关节康复训练的趾骨康复机构。一种多功能步态康复训练机器人可以应用于下肢患有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步态轨迹行走、踝关节康复训练及趾骨关节康复等一系列下肢康复训练。

    一种轮椅助力转向装置
    2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698283U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20203043.4

    申请日:2016-03-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椅助力转向装置,手握管与长竖管通过销轴相连,手握管和长竖管设置于轮椅车架的右侧边管上,长竖管上安装第一同步带轮,中间轴上安装第二同步带轮和第三同步带轮,减速电机的伸出轴上安装第四同步带轮,第一同步带轮和第二同步带轮上缠绕第一同步带,第三同步带轮和第四同步带轮上缠绕第二同步带,长连杆的第一端连接转向片,转向片与中间轴相连,长连杆的第二端连接转向杆,转向杆与转向舵相连,转向舵的两个端部分别连接第一短连杆和第二短连杆,第一短连杆连接第一前脚轮,第二短连杆连接第二前脚轮。本实用新型减轻了患者使用时的费力程度,提高了转向安全性和灵活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