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767415B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510140917.6
申请日:2015-03-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H02M7/49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相四桥臂逆变器的并联控制方法。本发明包括:在系统上电初始阶段,进行与系统控制相关的软件和硬件初始化工作,设置主电路电力电子器件驱动信号均为关断状态电平、设置程序中相关控制器变量迭代运算初值;根据采样值计算各相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将此更新得到的频率和电压值分别作为控制程序中的频率指令信号和电压外环控制的幅值指令信号;利用ABC相电容电压瞬时值PR控制与有效值控制相结合构成外环电压的复合控制,即利用PR瞬时控制获得对正弦指令信号的良好动态跟踪性能;将ABCD各相电流控制器的输出信号用于各相的SPWM调制。本发明采用无互联线的并联控制策略,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184140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410386756.4
申请日:2014-08-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H02J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分布式发电系统中保持汇流直流母线电压稳定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为了使多个发电装置的变流器实现在无互联线通信的情况下的并联运行,电压指令信号由实际输出电流根据预先设定的下垂特性计算得到,电流指令信号由MPPT算法或由系统根据实际情况给定,由电压控制环与电流控制环运算得到的两个控制信号被送入CPU控制软件的取小环节,将该环节的输出用于进行PWM调制,保证电流控制模式时不过压,电压控制模式时不过流,实现多个电力变换装置在电流控制模式和电压控制模式下的平滑切换,并且在无互联通信线的条件下,多个变换器可根据各自可获取的功率实现稳定的并联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04158213A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410386743.7
申请日:2014-08-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基于下垂特性调整的微电网DC/DC变换器并网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各DC/DC变换器电流环的输出量作为电压环指令信号的主要分量的调整量。在电流闭环控制中,电流环控制器的指令信号来自于微电网上层能量管理系统或者由各分布式发电系统控制软件中的最大功率跟踪模块产生。电压环控制器的指令信号的主要分量由实际输出电流根据预先设定的DC/DC变换器下垂特性计算得到。通过正饱和限幅环节对合成的电压环控制器指令信号进行限幅处理,指令信号与反馈回来的实际微网母线电压的偏差经电压控制器运算后得到PWM调制的控制信号。多个分布式发电系统可运行在各自可能的最佳工作点上,根据各自可获取的功率实现稳定的并联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03219906A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310123179.5
申请日:2013-04-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H02M7/48 , H02M7/538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三相逆变器并联的有源环流抑制方法。将三相逆变器并联系统中表征各模块零序电压控制作用的时间变量Tu0N,送至数字CAN通信总线,任一逆变器模块均可接收其它逆变器模块的Tu0N分量,并在各自控制系统中完成对该分量的平均值运算,将其与自身零序电压控制作用的时间变量Tu0N之差作为本逆变器模块零序电流控制环路的前馈补偿量,结合零序电流控制通道的输出和并联系统采用dq轴解耦控制时SVPWM调制输出所得的非零电压矢量作用时间,按照线性分配机制对零电压矢量作用时间进行调整,来获得单个三相逆变器各桥臂功率器件通断控制信号。在不增加额外硬件成本和体积重量的情况下,提高各并联逆变模块的电流均衡控制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582162B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011390960.5
申请日:2020-12-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松耦合变压器及采用该变压器的水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包括由内至外布置的两个环状线圈,所述环状线圈包括沿圆周均匀设置的柱状磁芯绕组,各磁芯绕组外缠绕的导线串联连接,每个环状线圈的柱状磁芯绕组的两端分别通过环状磁芯连接在一起,两个环状线圈之间有间隙。本发明松耦合变压器的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采用模块化设计,松耦合变压器质量轻,且可实现不同功率等级设计;磁场由磁芯约束减小了电磁场在海水中的涡流损耗;采用磁路对称设计,具有较强的抗偏移能力,且对耦合机构对接精度要求低。
-
公开(公告)号:CN112054571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010806670.8
申请日:2020-08-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储能系统SOC一致性均衡方法,提出采用主动式电压均衡系统对锂电池充放电,构造出“虚拟容量”的方法,在电压平台期SOC估计精度较低,采用“虚拟容量”均衡方法进行均衡,在非电压平台期,SOC估计精度较高,对“虚拟容量”的均衡结果进行修正。本发明采用基于“虚拟容量”的SOC一致性均衡方法,避免了电压平台期SOC估计精度低导致的欠均衡或过均衡现象,实现锂电池电压平台期的准确快速SOC一致性均衡策略。降低了电压平台期对SOC的依赖程度,提高了锂电池电压平台期的SOC均衡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900877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010607435.8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耦合电感和升压电容的软开关高增益直流变换器。本发明通过基于耦合电感的倍压结构,实现了较高电压增益,并降低了所有开关管和二极管的电压应力。本发明在保证电源输入电流较低纹波的同时,可使电流正负交替通过耦合电感,防止耦合电感出现偏磁电流饱和问题,保证了变换器整体结构稳定安全。本发明加入有源钳位软开关结构,使所有开关管实现软开关,降低系统损耗,提升系统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112913B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1910454728.4
申请日:2019-05-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Fal函数滤波器的直流变换器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包括:步骤1:列写原边电流在半个周期内的状态空间方程;步骤2:离散状态空间方程,得到预测控制模型;步骤3:采集第k时刻负载输出电压和负载输出电流,预测得到第k+1时刻的电压;步骤4:在第k时刻给定参考电压作为Fal函数滤波器的输入量,计算得到输出量;步骤5:根据第k+1时刻的电压和Fal函数输出量构造目标函数Ji(k)并求导,得到第k时刻最优移相角α,进而控制PWM调制器;步骤6:判断是否结束,如果结束退出运行,否则返回至步骤3。本发明能提高控制系统的快速性与稳定性,快速跟随给定电压信号、输出电压无超调、动态变化过程短。
-
公开(公告)号:CN112054689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891306.6
申请日:2020-08-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H02M3/3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离三电平直流变换器,第一开关管集电极和第二开关管发射极分别连接第一输入电容的两端,第三开关集电极和第四开关管发射极分别连接第二输入电容两端,第二开关管极和第三开关管与变压器一次侧绕组并联,变压器一次侧绕组和第三开关管之间接入一个隔直电容,包括两个相同的有源换流辅助电路,包括一个辅助电感、一个电容和一个开关管,辅助电感一端连接电容一端,电容另一端连接开关管集电极,两个辅助电感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二开关管集电极和第四开关管集电极;两个开关管发射极分别连接第二开关管发射极和第四开关管发射极。本发明辅助电流不随占空比变化,便于参数设计且能够实现全负载范围ZVS软开关。
-
公开(公告)号:CN112054688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891293.2
申请日:2020-08-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具有双向电流能力的储能系统均衡电路,储能模组包括串联的储能单体和多绕组变压器,多绕组变压器包括与储能单体数量相等的一次侧绕组、二次侧绕组;储能单体并联一个一次侧绕组,二次侧绕组一通过二极管与储能单体串联成闭合回路;储能单体与一次侧绕组之间通过一个双向开关管控制均衡电流双向流动;二次侧绕组二通过开关管与输出电容串联成闭合回路,输出电容与半桥变换器形成闭合回路;均衡电路针对储能模组进行电流均衡;储能模组的输出电容通过半桥变换器级联连接;级联变换器通过双向DC/DC变换器连接至储能系统;本发明可在任意单体电压情况下实现大电流均衡、模组间均衡电流双向流动,模组间均衡速度快。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