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653858A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210168199.X
申请日:2012-05-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控溅射与后续氧化制备MnCo尖晶石保护膜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准备基板;步骤二、优化磁控溅射制备Mn/Co膜层工艺条件,设置本底真空度、基板加热温度、辉光清洗偏压、溅射气压、溅射功率、溅射基板偏压,所述溅射基板偏压是从小到大至少变化一次的电压;溅射靶材:多膜层成分处理、渐进式加元素法:先镀一层Cr,再镀MnCo合金,Mn/Co摩尔比小于1:1;步骤三、氧化处理生成(Mn,Co)3O4尖晶石。本发明直接购买不同比例的Mn/Co靶材,突破传统共溅射的局限,同时克服水溶液电镀法膜层质量和成分比例不易控制的的缺陷;膜层厚度可以得到优化,减少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8172739B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1711400153.5
申请日:2017-12-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IPC: H01M50/403 , H01M50/411 , H01M50/451 , H01M50/414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硫电池的附加自组装层的羧基化隔膜,所述隔膜是由普通电池隔膜经羧基化处理作为基底材料,在所述基地材料表面引入至少一层自组装层形成的阻隔层,所述自组装层成分是聚苯乙烯磺酸钠、极化的聚偏氟乙烯或羧甲基纤维素钠。所述自组装层和隔膜上的羧基对硫正极在充放电过程中形成的多硫化锂中间体具有双重阻隔作用,而自组装层进一步可保护隔膜的稳定性。本发明的附加自组装层的羧基化隔膜可将电化学反应中活性物质硫限制在正极一侧,防止硫正极因循环过程中形成的多硫化锂中间体溶于电解液发生不可逆容量衰减,提高硫正极的循环性能。本发明还包括所述附加自组装层的羧基化隔膜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6784659B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611090188.9
申请日:2016-11-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IPC: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池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尖晶石层状异质结构材料以及制备方法;所述尖晶石层状异质结构材料系LiMn1.5Ni0.5O4包覆Li1.2Mn0.54Ni0.13Co0.13O2后形成的复合材料,其中所述Li1.2Mn0.54Ni0.13Co0.13O2的粒径为100‑500 nm,所述LiMn1.5Ni0.5O4包覆层的厚度为2‑40 nm。这种材料能够带来意想不到的电化学性能,其显著的提高了材料的循环性能,倍率性能以及中值电压。
-
公开(公告)号:CN106328983B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611063804.1
申请日:2016-11-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IPC: H01M10/052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锂硫电池阻隔层的制备方法,涉及锂硫电池技术领域。其包括以下步骤:S1、棉花的溶解:将棉花浸泡在含氯化锌的盐酸溶液中密封保温,之后对混合物保温处理,得到粘稠浆料;S2、带类石墨烯结构的多孔碳基质的制备:对粘稠浆料依次进行碳化处理和酸化处理,之后洗涤、干燥及煅烧,得到带类石墨烯结构的多孔碳基质;S3、阻隔层的制备:将带类石墨烯结构的多孔碳基质与PVDF混合,加入NMP制得浆料,涂覆于光滑表面,干燥、滴加酒精浸润,取下、干燥即可获得阻隔层。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采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备而成的锂硫电池阻隔层及锂硫电池。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能够有效抑制多硫化锂的穿梭现象,提高锂硫电池容量和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602112B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611167943.9
申请日:2016-12-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IPC: H01M8/1088 , H01M8/1041 , H01M8/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全钒液流电池的质子交换膜的改性方法,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其包括以下步骤:S1、氧化石墨的制备:用天然石墨作为原料,添加浓硫酸和磷酸混合,在低温下反应,加入高锰酸钾进行氧化,冷冻干燥,获得氧化石墨;S2、磺化氧化石墨的制备:用对氨基苯磺酸通过重氮盐置换作用在氧化石墨上接上磺酸基,获得磺化氧化石墨;S3、改性羧甲基纤维素钠薄膜的制备:将磺化氧化石墨分散在去离子水中,添加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混合均匀,涂布成膜并干燥,获得改性羧甲基纤维素钠薄膜。本发明方法简单可靠,可操作性强,采用该方法制备的改性羧甲基纤维素钠薄膜成本低,吸水性和钒离子渗透率低,离子交换容量、质子导电性和选择性高,综合性能佳。
-
公开(公告)号:CN108134063A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711396791.4
申请日:2017-12-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碳复合材料,其包括:纳米硅核,包覆于所述纳米硅核外部的多孔碳壳,所述多孔碳壳是以三维层片花瓣状无定型碳的形式包围在所述纳米硅核外部,所述多孔碳壳与所述纳米硅核之间具有空隙。所述硅碳复合材料用作电池负极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相比较于硅原料的负极材料,前者的比容量循环性能有非常显著的改善,材料的三维层片花瓣状的多孔结构可大幅增加材料的比表面和导电性,增强材料的强度和韧性,有效缓解硅负极材料的膨胀问题。本发明还包含所述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7482184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576519.8
申请日:2017-07-14
Applicant: 东莞市迈科科技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东莞市迈科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东莞市迈科锂离子电池工业节能技术研究院
IPC: H01M4/36 , H01M4/485 , H01M4/62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H01M4/485 , H01M4/62 , H01M4/6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锂离子电池钛酸锂负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固相法合成钛酸锂材料的步骤和碳包覆钛酸锂复合材料的合成步骤。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对钛酸锂进行碳包覆提高了其电导率,并且降低了电阻和极化,制得的碳包覆钛酸锂负极复合材料比容量高,循环性能好,可广泛应用于各种锂离子电池,同时,通过热处理和超声处理,得到厚度均匀的碳包覆层,解决钛酸锂的高倍率性能较差和容易胀气的问题,并且不影响其尖晶石结构;此外,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成本低廉,工艺简单,适合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7226454A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710576516.4
申请日:2017-07-14
Applicant: 东莞市迈科科技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东莞市迈科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东莞市迈科锂离子电池工业节能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钛酸锂‑石墨烯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先分别配制锂源溶液和钛源溶液,再将锂源溶液缓慢滴加到钛源溶液中,并调节混合液的酸碱度,得到钛酸锂前驱体溶胶,再加入石墨烯进行烧结,从而获得钛酸锂‑石墨烯复合材料,制备方法成本低廉,工艺简单,制备过程容易控制;其中,本发明制备方法采用滴加法来混合锂源溶液和钛源溶液,这样能够有效延长反应时间以降低颗粒的团聚,增加粒子之间的导电度,有利于大倍率放电;因此,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钛酸锂‑石墨烯复合负极材料,可以极大的改善钛酸锂的导电性,提高其大倍率性能,同时可以使钛酸锂表面包覆更加均匀,包覆层紧密度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784659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90188.9
申请日:2016-11-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IPC: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池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尖晶石层状异质结构材料以及制备方法;所述尖晶石/层状异质结构材料系LiMn1.5Ni0.5O4包覆Li1.2Mn0.54Ni0.13Co0.13O2后形成的复合材料,其中所述Li1.2Mn0.54Ni0.13Co0.13O2的粒径为100‑500 nm,所述LiMn1.5Ni0.5O4包覆层的厚度为2‑40 nm。这种材料能够带来意想不到的电化学性能,其显著的提高了材料的循环性能,倍率性能以及中值电压。
-
公开(公告)号:CN106531996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1008912.9
申请日:2016-11-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IPC: H01M4/36 , H01M4/48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所述材料为m-SiO/Ni/rGO复合材料,其中m-SiO系纳米级SiO,rGO系还原氧化石墨烯,所述m-SiO围绕在作为基底的所述rGO外侧;所述Ni吸附在所述rGO外侧;本方案提供了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负极材料能显著的改善硅基负极材料的循环性能,提高其首圈库伦效率;该制备负极材料的方法条件温和、反应迅速,能够在普通实验室中合成,降低了技术门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