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097761B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010908793.2
申请日:2020-09-02
Applicant: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李栋 , 冯国松 , 张俊刚 , 刘闯 , 冯咬齐 , 樊世超 , 杨江 , 王睿 , 刘召颜 , 朱建斌 , 董宇辉 , 杜晓舟 , 张君 , 于丹 , 刘明辉 , 何玲 , 杨艳静 , 孙浩 , 王潇峰 , 马功泊
IPC: G01C2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与航天器对应的传感器安装方向自动识别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传感器安装方向记录工作效率低、准确率低的问题。所述传感器安装方向自动识别方法,基于内置陀螺仪的手持终端,在建立手持终端坐标系、航天器坐标系及传感器坐标系后,通过扫码识别当前传感器的类型和坐标系,通过内置陀螺仪识别当前传感器姿态,由手持终端得到当前传感器的转换坐标系,再由内置陀螺仪自动计算当前传感器的转换坐标系相对于航天器坐标系的转动角度,确定当前传感器的方向,并进行记录。本发明实现了基于手持终端的传感器方向判断,可以适用于多类传感器,有效提高与航天器对应的传感器安装方向的识别准确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人力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4065583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353801.2
申请日:2021-11-16
Applicant: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IPC: G06F30/23 , G06F119/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连续损伤力学的共振疲劳加速因子的确定方法,所述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根据逆幂率模型构建正弦载荷激励量级与疲劳寿命之间的关系式;步骤S2、建立工程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初始化结构的材料参数,并将结构的初始损伤值设置为0,本发明中,基于连续损伤力学对结构的疲劳损伤累积过程进行了模拟,可以实现定量表征损伤量的非线性演化过程,能够更加准确地预测结构的疲劳寿命,与传统的正弦载荷激励的共振状态相比,正弦载荷的激励频率考虑了因损伤的产生而导致结构宏观频率的变化,以使得共振疲劳过程更加符合工程实际。
-
公开(公告)号:CN112393866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2011335361.3
申请日:2020-11-25
Applicant: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航天器微振动地面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包括传感器网络、中继器及工控计算机,所述中继器连接在传感器网络和工控计算机之间,所述中继器通过屏蔽电缆与传感器网络连接,中继器通过网线与工控计算机连接;所述传感器网络包括若干激光陀螺传感器,每个所述激光陀螺传感器分别通过屏蔽电缆与中继器连接;所述中继器包括电源系统、陀螺伺服组件及控制器;所述电源系统用于对中继器及传感器网络供电;所述陀螺伺服组件用于控制传感器网络中的各激光陀螺传感器。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在激光陀螺传感器和工控计算机之间连接中继器,使得工控计算机远离被测航天器,消除其对微振动角位移测试结果的影响,有效地提高了微振动角位移测试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084664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0960194.5
申请日:2020-09-14
Applicant: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3/2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锯齿形内聚力模型及构建方法、复合材料损伤仿真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复合材料损伤仿真耗时长、不完备、普适性低的问题。所述损伤仿真方法,基于所构建的锯齿形内聚力模型,所述内聚力模型的构建方法,基测试标准件进行裂纹扩展实验,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双线性型内聚力模型和指数型内聚力模型的内聚力刚度,再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断裂模拟实验计算Ⅰ型断裂能、Ⅱ型断裂能并获得Ⅲ型断裂能,再计算相应断裂模式下的内聚力强度,构建完备的双线性型内聚力模型,最后通过解析转换,获得完备的锯齿形内聚力模型。本发明能够对复杂的复合材料进行损伤模拟,提高了复合材料损伤仿真分析的有效性、准确度和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776787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838097.7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天器力学环境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航天器在轨自由悬浮状态模拟装置及构建方法,包括微振动试验基座、航天器平台支撑卸载机构、载荷支撑机构、载荷主悬吊卸载机构、载荷辅悬吊卸载机构和载荷零刚度支撑卸载机构,航天器平台支撑卸载机构用于支撑卸载航天器平台的重力。载荷主悬吊卸载机构适用于与载荷的中部连接,用于悬吊卸载载荷的中部的重力。载荷辅悬吊卸载机构用于悬吊卸载载荷的一侧的重力。载荷零刚度支撑卸载机构用于支撑卸载载荷的另一侧的重力。如此,能够对局部存在较大偏心的多级非对称式载荷的重力进行卸载,以模拟航天器在轨自由边界条件,较好地解决了多级非对称式载荷的重力如何平稳卸载的技术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097761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908793.2
申请日:2020-09-02
Applicant: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李栋 , 冯国松 , 张俊刚 , 刘闯 , 冯咬齐 , 樊世超 , 杨江 , 王睿 , 刘召颜 , 朱建斌 , 董宇辉 , 杜晓舟 , 张君 , 于丹 , 刘明辉 , 何玲 , 杨艳静 , 孙浩 , 王潇峰 , 马功泊
IPC: G01C2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与航天器对应的传感器安装方向自动识别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传感器安装方向记录工作效率低、准确率低的问题。所述传感器安装方向自动识别方法,基于内置陀螺仪的手持终端,在建立手持终端坐标系、航天器坐标系及传感器坐标系后,通过扫码识别当前传感器的类型和坐标系,通过内置陀螺仪识别当前传感器姿态,由手持终端得到当前传感器的转换坐标系,再由内置陀螺仪自动计算当前传感器的转换坐标系相对于航天器坐标系的转动角度,确定当前传感器的方向,并进行记录。本发明实现了基于手持终端的传感器方向判断,可以适用于多类传感器,有效提高与航天器对应的传感器安装方向的识别准确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人力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1721568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612773.0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航天器结构故障诊断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与第一航天器的至少一个测试通道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一振动响应数据集,确定与每个测试通道对应的第一共振频率漂移数据对和第一共振峰值漂移数据对;当任一第一共振频率漂移数据对指示的坐标点在预先确定的共振频率漂移包络所在的坐标区域之外时,或者当任一第一共振峰值漂移数据对指示的坐标点在预先确定的共振峰值漂移包络所在的坐标区域之外时,确定第一航天器结构发生故障。可以利用卫星平台的振动特征,对采集的第一航天器的振动响应曲线进行分析,提高第一航天器结构的故障检测效率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708900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811555187.6
申请日:2018-12-19
Applicant: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IPC: G01M17/007 , B64G1/16 , B64G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火星地表模拟环境整备系统,包括刮土板、滑轮、滑轨、落料斗、动力装置、纵长平台、踏板与护栏组成,平台底部对应土槽尺寸设置滚轮以沿着土槽挡板移动,平台长边立墙上铺设滑轨且平台与落料斗通过滑轨连接,落料斗沿着滑轨滑动,实现火壤通过落料斗铺设在土槽中,动力装置设置在落料斗周围,刮土板设置在落料斗内部,通过改变刮土板在落料斗内部的位置,实现落粉量的调整。本发明能控制模拟火壤的密实度,将试验用模拟火壤均匀喷洒到土槽中且可实现对料斗的人工加料和预防卡死的操作,提高整备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708899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811555165.X
申请日:2018-12-19
Applicant: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IPC: G01M17/007 , B64G1/16 , B64G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火星地表模拟环境的可变角度坡道,包括水平平台、倾斜升降平台、水平升降平台、液压装置、控制装置和安全防护装置,水平平台和水平升降平台之间设置倾斜升降平台,三者构成平地-坡道-平地结构的坡道装置。液压装置按照控制装置的指令,进行坡道角度调整,调整完成后,紧固安全防护装置,保障坡道角度不因漏油等意外情况发生变化。本发明可承载火壤面积大,结构合理完善,自动化程度高,角度调节操作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2084664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010960194.5
申请日:2020-09-14
Applicant: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3/2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锯齿形内聚力模型及构建方法、复合材料损伤仿真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复合材料损伤仿真耗时长、不完备、普适性低的问题。所述损伤仿真方法,基于所构建的锯齿形内聚力模型,所述内聚力模型的构建方法,基测试标准件进行裂纹扩展实验,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双线性型内聚力模型和指数型内聚力模型的内聚力刚度,再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断裂模拟实验计算Ⅰ型断裂能、Ⅱ型断裂能并获得Ⅲ型断裂能,再计算相应断裂模式下的内聚力强度,构建完备的双线性型内聚力模型,最后通过解析转换,获得完备的锯齿形内聚力模型。本发明能够对复杂的复合材料进行损伤模拟,提高了复合材料损伤仿真分析的有效性、准确度和精确度。
-
-
-
-
-
-
-
-
-